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和演變

(一)佛教的傳入和經典的翻譯

1.問: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答: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現在很難考定。最初傳入時,不過在少數人中奉行,未必為上層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西元前二年,大月支國(原居我國甘肅的一個強盛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國家)國王的使者伊存到了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錄。我們可推斷,由於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漢武帝開闢西域交通的結果,當時由印度傳佈到中亞細亞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過行旅往來而向東方漸進。也有傳說:在與印度阿育王(約西元前272—226在位)同時的秦始皇(西元前246-210在位)時代,已有印度的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來到我國咸陽。阿育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約在西元前250年,會後派大德赴各國傳教,前來中國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認為宋玉《高唐賦》和《史記□始皇本紀》中的‘羨門’即沙門的,但因無譯述學說傳世,無從確考。

2.問:佛教最初傳入的年代既是傳說紛紜,很難考定,為什麼一般公認是開始於漢明帝的求法呢?

答:史籍記載,漢明帝永平七年(西元64)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西元67年他們同了兩位印度的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就是現存的《四十二章經》,是《阿含經》的節要譯本。同時在首都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就是今天還存在的白馬寺。這個寺據說也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根據這個傳說來看,佛教的傳入中國雖不始於漢明帝,而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認崇信,在中國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礎和規模,可以說是始於漢明帝年代。西元73年班超使西域,以後三十六國內屬,西域道路暢通,當時著名科學家和文學家張衡(78-139)寫的《西京賦》就提到‘桑門’(即沙門),可見那時佛教僧徒的存在已開始成為引起文人學士注意的社會現象了。

3.問:佛教入中國的途徑除了最初由陸路從西域而到關中之中,有無經由海路到達吳楚的可能?根據漢明帝的弟弟楚王劉英信奉佛教的情況來看,可以證明這一點。

答:我同意這個看法。據史籍的記載看來,當時楚地佛教的傳播比起中原,似乎更盛一些。

4.問:中國佛教什麼時候開始有自己的出家佛教徒的?

答:中國很早就有了本國出家佛教徒,漢明帝聽許陽成侯劉峻出家是最早的記載。但最初那些僧人僅是從師出家,剃除鬚髮,照戒律生活,還沒有受戒的制度;到西元250年來自中印度的曇柯迦羅在洛陽白馬寺正式建立戒壇傳戒,中國才開始有了如法的比丘。由於沒有外國比丘尼到來,最初女人出家為尼的也只是剃髮罷了;稍後從大僧受戒,還不具備完全的受戒制度。到西元429年,由斯里蘭卡先後來了以鐵薩羅為首的十九位比丘尼,才使她們的受戒具備完全的條件;從此,中國才有了如法如律的比丘尼。

5.問:佛經的翻譯始於何時?

答:佛教在中國的弘傳是和佛經的翻譯事業分不開的。最早的翻譯,前面已經提到,摩騰、竺法蘭在漢明帝時開始翻譯過《四十二章經》,據說還有一些別的經。這就是最早的翻譯。

6.問:以後,漢代還有哪些著名的翻譯家?

答:在初期(西元二、三世紀)的譯師中,我們不能不提到安息國(在今伊朗一帶地方)的安世高,月支國的支婁迦讖,康居國(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地區)的康僧鎧、康僧會,和一位有月支人血統的最早西行求法之一的中國僧人竺法護,同時還有朱士行於西元260年西行求法。由於他們的努力,不少聲聞乘的和大乘的經藉被翻譯為漢文。

7.問:這些譯師所傳譯的經典有什麼不同?

答:他們中間主要有兩個系統:一是小乘學派,以《阿含經》和‘禪數’之學為主,可以安世高為代表;二是大乘學派,以《般若經》和淨土信仰為主,可以支婁迦讖為代表。兩派同時並行。

8.問:那時的翻譯對後來的佛教有什麼影響或作用?

答:當時翻譯事業還在初創時期,限於各種條件,還未能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翻譯,所譯的經書很少是全譯本,而翻譯文體也還沒有能夠確立,但是他們已經出色地做到了開闢園地的工作,為佛教在中國思想界樹立了地位,並且擴大了影響。

9.問:佛教傳入後有不少人研習弘傳,中國僧界出現過什麼樣的重要人物曾促進佛教的發展?

答:佛教在中國的廣大流行,開始於四世紀,當時中國僧界道安法師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積極作用的佛教領袖。他是我國最早的熱心傳教者,曾經派遣徒眾到各地大弘佛教。他又是我國第一個僧伽制度建立者。他努力尋求戒律,以補當時律藏不齊全的缺陷,並製定了當時全國風從的僧尼軌範(中國僧人出家後,廢除原有姓氏,一律以‘釋’為姓,是由道安提倡並從他開始的)。他整理了已譯出的經典,撰成了中國第一部‘經錄’;他極力獎勵翻譯事業,並第一次總結了翻譯的經驗。在他的主持下,翻出了許多重要經論,集中和培養了許多學者和翻譯人才,為後來鳩摩羅什的大規模翻譯事業準備了有利條件。

10.問:佛教的確立,首先在於戒律,經過道安的努力,以後還有哪些律部的傳譯?

答:道安和他的弟子們尋求戒律的熱心,對於律藏的充實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道安在世時,已經得到大量的戒本,並且翻譯了其中的一部分,可惜那些書已經失傳了。之後不久,來自喀什米爾的弗若多羅和曇摩流支,先後幫助鳩摩羅什譯出了薩婆多部《十誦律》,這部律得到鳩摩羅什的老師卑摩羅叉在江西大為弘揚;佛陀耶舍(也是克米爾人)在西元410年又譯出了曇無德部《四分律》;奉佛音尊者之命,由斯里蘭卡來到中國的僧伽跋陀羅譯出了《善見律毗婆沙》。五世紀初法顯法師遊歷天竺,主要也是為尋求戒律而去的。法顯法師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古代偉大的求法者和旅行家,他的不朽的‘遊記’和其他方面的成就,可能容易令人忽視他最初求律的動機和這方面的成就。他除帶回許多書籍外,並且帶回了《摩訶僧祇律》和彌沙塞部《五分律》,前者已由他自己和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的佛馱跋陀羅譯為漢文,後者則在他逝世後由佛陀什(喀什米爾人)翻譯了出來。另一位偉大的求法者,七世紀的義淨,也是抱著學律的志願而遠遊的。他帶回了而且譯出了一切有部的十一種著作,從而使律藏大為完備。因此漢文譯出的律藏有《四分律》六十一卷,《一切有部律》一百五十七卷,《十誦律》六十一卷,連同各部的羯磨文和戒本及解釋律文的諸論,先後譯出而現存的約五百卷。後世中國高僧們關於律部的著作,現存的也有五百卷以上。至於中國比丘戒的傳承,在南北朝時代,北方傳《四分律》,南朝是《十誦律》。及隋朝統一中國,政治上以北統南,佛教戒律也是這樣,從隋代起,一直只傳北方曇無德部的《四分律》。藏語系佛教地區向來是傳一切有部律,傣族地區則流傳著與斯里蘭卡、緬甸等國相同的上座部律,與《四分律》(法藏部律)同一源流。

11.問:關於律藏翻譯流傳的歷史和情況,聽到上面所談,已經知道大概了,請再談一談經藏和論藏大規模有系統的翻譯是從什麼時代什麼人開始的?

答:佛教經論大規模有系統的翻譯,應該說是開始於五世紀初的鳩摩羅什。

12.問:鳩摩羅什的翻譯事業比以前有哪些特點?對後來的佛教和中國思想文化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答:鳩摩羅什的翻譯事業,有著前人所未有的優越條件,那就是當時政府(姚秦)的大力支持和有在道安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一大批義學僧人的輔助。但是他的偉大成就是由於他有豐富的學識和持久的努力,這一位有印度血統在今天中國西北(新疆庫車)出生的智慧卓越的大師,是中印兩大民族共同的光榮。他和後來的玄奘法師是翻譯事業中兩大巨匠,他所譯出的三百多卷典籍,不僅是佛教的寶藏,而且也是文學的重要遺產,它對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上的影響非常巨大。在他的講授和指導下,造就了成千的人才,使當時的佛教得到大大的提高和發展。

13.問:前面說過,羅什的翻譯是有系統的,不知是屬於哪一個系統?

答:就佛學方面來說,鳩摩羅什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於對由龍樹創立的中觀系統典籍的介紹。由於他的努力,這一系的經論著作,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維摩經》、《法華經》、《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金剛經》等,以及《大品般若經》的解釋—《大智度論》,都傳到中國來,為中國法性宗開闢了廣大的基地。其次,鳩摩羅什還譯有聲聞乘中的一部重要論著—《成實論》,起初與中觀三論(或‘四論’,加《大智度論》)相輔流行,之後逐漸形成了獨立學派,在南北朝期間盛極一時,後人稱為成實師。這一學派在聲聞乘中是比較接近大乘的一系。

14.問:鳩摩羅什之後還有哪些著名的翻譯大家,又是屬於什麼系統?

答:鳩摩羅什的譯業進行於西元401—413年間,主要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大乘空宗龍樹、提婆的學說。羅什之後,重要譯師來者相繼,主要經論不斷譯出。如覺賢於西元418-421年譯出《華嚴經》,曇無讖於421年譯出《大般涅槃經》,求那跋陀羅於443年譯出《楞伽經》等。這些經典的譯出對中國佛教義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元六世紀初菩提流支來華(508)創譯大乘有宗無著、世親一系的論典,其中《十地經論》影響尤大,傳習者形成地論師一派(分南北兩道)。以後真諦三藏(498-569)於西元546年來華,563年譯出無著的《攝大乘論》和世親的《釋論》,564年譯出世親的《俱舍論》,566年到567年又重譯《俱舍論》。真諦不僅是翻譯大家,而且是也是一位義學大師,來華日久,擅長中國語言,所譯經論,隨翻隨講,弟子記述成為義疏,傳習之者稱為攝論師及俱舍師。真諦到中國後二十餘年遭逢兵亂,於顛沛流離中仍能譯出一百數十卷重要經論,形成中國佛教的重要義學派別,是羅什以後玄奘以前二百餘年中貢獻最大的譯師。

15.問:唐代玄奘是傳譯瑜伽學派的,真諦也是傳譯瑜伽學派的,對比之下,他們譯傳瑜伽學有什麼不同?

答:據玄奘所傳,戒賢生於西元528年,可以推定護法約生於530年。而真諦生於498年,故真諦長於護法三十餘歲。又真諦譯有陳那著的《無相思塵論》(即玄奘譯的《觀所緣緣論》)和《解拳論》(即義淨譯的《掌中論》),陳那是世親的弟子而為護法之師,可見真諦是介於陳那、護法之間的佛教有宗大師。玄奘所傳以護法的學說為正義,其門下傳述以真諦之學及地論師之說為舊說或舊譯,而稱玄奘所傳為新譯,古人(唐靈潤)歸納有十四義不同。如舊譯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新譯則認為有一分無性(佛性)有情;舊譯認為佛果理智不二,新譯則認為理智各別(即分斷、智二果);舊譯於三性中遍計所執及依他起二性俱遮,新譯唯遮遍計所執;舊譯以緣起之本唯在第八識,新譯則八個識及相應心所皆為緣起之本。又真諦譯之《轉識論》以阿陀那為第七識,新譯則以為第八識。真諦所傳之攝論宗更立第九識,新譯則無此說。總之,新舊兩譯同屬有宗,宗旨相同,因時代先後,各成一家之言,義解稍有差異,也很自然。但真諦所譯傳之學在隋唐之際的中國佛教界曾激起很大波瀾,因而引起了後來玄奘法師到印度去深入研究的動機。真諦來華後至玄奘赴印前的八十餘年中(546-627),印度佛學也經歷了劇烈的變化。最初護法和清辨興起了空有之爭,接著月稱和清辨又同室操戈而使空宗分成為自續、應成兩派,月稱又和月宮進行了長期的論戰,護法的弟子法稱也對祖師陳那的因明進行新的改革。學說總歸是辨析日精後勝於前的,玄奘所承之學大體說來是較舊譯更為精審的。

16.問:你說到印度去深入研究法相瑜伽學的玄奘法師,是不是為大家所知道的那位到西天取經的‘唐僧’或‘唐三藏’ ?

答:是的。但‘唐僧’、‘唐三藏’用在一個人身上卻是錯誤的。唐是當時我國的國號,這兩個名詞現代語來說就是中國僧人,中國的三藏法師。對佛教中人,這本來是常識問題,但社會上誤解的人太多了,不能不解釋一下。

17.問:那麼他的大概事蹟請介紹一下好嗎?

答:對於人人都知道的玄奘法師,是用不著詳細介紹的了。這一位孤征十七載、獨行五萬里、足跡遍於西域、印度百三十國而且留下一部不朽的遊記—《大唐西域記》的偉大旅行家;這一位元通達中印文字、洞曉三藏教理、由留學僧而最後主持當時印度最高學府—那爛陀寺的講席,受到了印度及西域各國國王和僧俗人民歡迎敬重的偉大的佛教學者;他以畢生精力致力於中印文化交流事業,譯出經論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約五十萬頌);他的系統的翻譯規模、嚴謹的翻譯作風和巨大的翻譯成果,在中國翻譯史上留下了超前絕後的光輝典範。他的成就和貢獻不僅在佛教方面,而且在學術方面,都是非常重大的。他不僅比較全面地系統地譯傳了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經論,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經—《大般若經》二十萬頌也完全翻譯過來;又把小乘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典幾乎全譯過來。另外,他又獨得印度一位罕有的佛教天才大師護法菩薩的秘傳之作,如和會空有兩宗的《廣百論釋》和編入《成唯識論》的護法正義,印度都無傳本。由此可見,他實際上已成為印度佛學發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故在戒日王為他舉行的十八日無遮大會上,他高踞獅座,陳義立宗,無人敢出而與他對揚爭鋒。因此,大乘學者共尊他為‘大乘天’(Mahayanadeva,即‘大乘的神’),為祖國贏得了當時兩大文明古國間學術上最高的榮譽。百餘年後,日本僧人金剛三昧(西元818年前後在華)游印時看見中印的僧寺中都畫有玄奘所著的麻履(即麻鞋)及所用的匙、筋,以彩雲烘托,‘每至齋日輒膜拜焉’(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三及《續集》卷二)。可知印度當時佛教界已把玄奘的麻鞋當作佛的足跡一樣敬重、供養了。一個學者在外國享到這樣高的尊敬,除了各大宗教的教主,歷史上尚無第二人。直到現在日本佛教學者仍然認為玄奘法師這樣的人才,只有中國這個偉大民族才能產生出來,玄奘法師確實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18.問:歷史上像玄奘法師這類人物,可否再介紹一、二?

答:再舉法顯和義淨法師。前面提到,法顯法師於西元399年,以六十五歲高齡發跡長安,涉流沙、逾蔥嶺,徒步數萬里,遍游北印,廣參聖跡,學習梵文,抄錄經典,歷時多年,復泛海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經耶婆提(今印尼)而後返國。時年已八十歲,仍從事佛經翻譯。他著有《佛國記》,成為重要的歷史文獻。義淨法師稍晚於玄奘,取道南海去印度求法,經時二十五載,凡歷三十餘國,尋求律藏,遍禮聖跡。回國後翻譯經律五十多部二百多卷,撰有《南海寄歸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法顯、義淨和玄奘法師一樣,都是以大無畏的精神,為法忘身,冒九死一生的艱險,為求真理而百折不撓,魯迅稱讚他們為中華民族的脊樑確非過譽。他們為我們偉大民族爭得了榮譽,為燦爛的東方文化增添了異彩,為佛教的發揚光大建立了不世出的奇勳。他們是不朽的翻譯家、思想家和旅行家,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發展和提高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19.問:除前面所講的幾點之外,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從事佛典的翻譯弘傳,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

答:中國漢語系佛教翻譯事業持續了十個世紀(二至十一世紀),翻譯過來的經律論三藏共有一千六百九十餘部,六千四百二十餘卷,著名的本國和外國來的譯師不下二百人。除前面提到的諸人之外,如印度的曇無讖、佛馱跋陀羅、菩提流支,巴基斯坦的□那崛多和施護,阿富汗的般若,柬埔寨的曼陀羅仙和僧伽婆羅,以及斯里蘭卡的弘傳密教的不空三藏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通過這樣多的人持久不懈的辛勤努力,把佛教的聲聞乘、性、相、顯、密各系統的學說都介紹到中國來,從而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巨大寶藏。1954年中國全國文學翻譯工作者會議上,作家協會主席茅盾在他的報告中說:‘我國的翻譯事業,是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我們的先輩在翻譯佛經方面所樹立嚴謹的科學翻譯方法,及其所達到的卓越成就,值得我們引以為驕傲,並且奉以為典範’。毫無疑問,中國古代的翻譯事業,給燦爛的漢民族文化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世界上是無可匹敵的。它是我們足以自豪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但是,我們還必須指出常常容易忽略然而非常重要的另外一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個兄弟民族在創造全民族的文化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和出色的成績,在佛教方面尤其如此。西藏在吐番王朝時期,由於文成和金城兩公主的下嫁,引進了盛唐文化和佛教的信仰,並創製了通用至今的文字。到持松德讚時期,迎請了印度當時最著名的顯教學者寂護、蓮花戒和密宗大師蓮華生等建寺立僧,從事系統的翻譯;同時又由沙州和向唐朝請去漢僧傳授禪宗,講經說法;到赤熱巴中(即巴黎可足或彞泰讚普,815-836在位)時,又迎請印度大德多人和西藏學者一起釐定譯名,校正舊有譯文,補譯大量經論。西元十世紀以後西藏開始了佛教後弘期。直到1203年印度超岩寺及各大寺被入侵軍破壞,三四百年間印度和西藏兩地傳法求法的大德往來不斷。舉其最著名者,如出生於孟加拉的阿底峽尊者(982-1053),是印度當時學德最高的大師,於1042年應請至藏,創立迦當派。其學說為後來宗喀巴大師(1357-1419)所繼承,創立了格魯派(即黃教),遍傳藏、漢、蒙廣大地區。又西藏的瑪爾巴曾三度赴印學法,創立了迦舉派(即白教),此派在明代曾長期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世界知名的西藏聖人彌拉日巴即此派的第二代祖師。其餘譯經傳法的大德難以備舉。自西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中葉五百年間,西藏譯出的三藏經籍就已收入甘珠、丹珠兩藏計算,部數五千九百餘種,份量約合三百萬頌,約當漢譯一萬卷。在藏譯藏經中重譯甚少,故實際內容大大超過漢譯藏經。其中尤以空有兩宗的論典以及因明、醫方、聲明的著作和印度晚期流行的密教經論,數量龐大,為漢譯所未有。由於藏文翻譯照顧到梵語語法的詞尾變化和句法結構,因而極易還原為梵語原文,所以受到現代佛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另外,在清代曾進行滿文大藏經的翻譯。近代還發現西夏文大藏經以及回鶻文佛經的殘卷。還有,我國的傣族文化一向不為人所知,解放後才發現傣族有非常豐富的傣文著作,其中即包含有南傳巴釐三藏的傣文譯本。由此可見,我國各族文字的大藏經是人類文化史上極為罕有的巍峨豐碑,其中凝聚了多少世代人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堅韌精神和偉大氣魄,這是我們可引以自豪的無價的精神寶藏。現在我國決定校勘出版《大藏經》作為整理古籍的重要項目之一。這是我們佛教界值得引以為慶的大喜事,也是國際文化學術界所衷心仰望、企盼已久的大喜事。

(二)佛教各宗派的興起

20.問:佛教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的弘揚和傳播,有哪些發展變化,又有哪些學術成就?

答:隨著大量經論的傳來,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與我國民族文化相接觸,經過長時期的吸收和消化,獲得了創造性的發展。西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極盛時期,在這時期,思想理論有著新的發展,各個宗派先後興起,呈現百花爭艷的景象。

21.問:中國佛教有哪些宗派,可否請簡單介紹一下?

答: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 八大宗派。

22.問:這八宗各有哪些不同的主要宗義,想請您簡略地分別介紹一下。首先請問,三論宗為什麼要叫‘三論’宗,它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答:此宗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研究傳習而形成的宗派,因為是依據中觀派三《論》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論宗。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

23.問:什麼是真俗二諦?什麼叫中道實相?

答:二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從法性理體邊說的叫真諦,從緣起現象邊說的叫世俗諦。從俗諦說事物是有,就真諦說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諸法實相,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起無所得的中道 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24.問:瑜伽宗為什麼叫瑜伽宗,它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答:瑜伽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據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因為是依彌勒說、無著記錄整理的《瑜伽師地論》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國玄奘法師譯傳此宗並糅譯十師之說為《成唯識論》,故此宗又稱法相唯識宗,亦稱慈恩宗。它的教義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總綱,以轉識成智(轉依)為宗旨。

25.問:什麼叫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答: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二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五法’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間有為法皆有名有相,稱為名相之法;‘分別’指人們的主觀能對事物分別認識;‘正智’指聖人清淨(無漏)實智;‘如如’指如實智所對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淨和主客觀,是以總括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執著,無而謂有,起惑造業,名遍計所執;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緣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顯二空真如為圓成實。事物的性質不出此三種,所以叫三自性。八識:‘識’是了別認識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個有情都有這種心意識的認識作用,共有八種,就是前面列舉的八種識。二無我:每個有情或眾生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即一般所說的自我或靈魂)叫人無我;客觀事物也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即自性或絕對的真實)叫法無我。二無我也叫作我、法二空。此宗教義深入分析諸法性相,闡明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以期轉識成智,成就解脫、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立,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26.問:天台宗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答:此宗是以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鸞,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27.問:什麼叫五時?

答:此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的名稱都是佛經的名稱,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範疇,所以叫五時。

28.問:什麼是八教?

答:此宗從教理的內容上把佛教分為淺深不同的四個級別,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稱為‘化法四教’。藏教是聲聞小乘教;通教,通前小乘,通後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級名為通教;別教是純大乘教,但分別諸法各別有礙名為別教;圓教是大乘圓融無礙、圓滿無缺的法門稱為圓教。藏、通、別、圓就是以從淺至深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從佛陀說法的機感不同,將佛的教法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四種,稱為‘化儀四教’。

29.問:什麼叫一心三觀和三諦圓融?

答:三觀是修行的觀法,即空觀、假觀、中道觀。此三觀可以於一心中獲得,名為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真諦、俗諦、中道諦叫做三諦;此三諦舉一即三,雖三而常一,說三說一是圓融無礙的,所以叫圓融三諦。一心三觀,三諦圓融是圓教的教義,說明諸法無礙,事理圓融。天台宗以自宗為圓教,別的宗屬前三教。此宗總結了以前各派的思想,將佛教教義加以精密的調整,發展了大乘圓教理論,展示了中國獨創的大乘思想。

30.問:賢首宗的主要教義是什麼,為什麼名為賢首宗?

答:此宗以《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發,是在前人(三論、天台、慈恩、地論 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

31.問:五教是哪五教?

答: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此宗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種頓教,所以稱為五教。

32.問:什麼是六相?

答: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既同時表現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時表現在一個事物中。無論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從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緣起的道理。

33.問:什麼叫十玄門?

答: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回轉善成門,十、托事顯法生解門。這十玄門總的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

34.問:什麼叫三觀?

答:一是真空絕相觀,二是事理無礙觀,三是週遍含融觀。六相、十玄、三觀的建立,闡發了《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圓融的教義。六相、十玄是就所觀的法界之境說的,圓融三觀是約能觀之智說的。這種重重無盡、法界圓融的思想,雖說導源於《華嚴經》,而實際為中國所獨創,它的法界緣起、一切無礙的學說大大發展了印度傳來的大乘思想。

35.問:禪宗的教義是什麼?禪是什麼意思?

答: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禪的種類很多,有聲聞禪、有菩薩禪、有次第禪、有頓超禪。禪學方面,在中國有一支異軍特起,那就是所謂‘教外別傳’的禪宗。這個宗所傳習的,不是古來傳習的次第禪,而是直指心性的頓修頓悟的祖師禪。

36.問:此宗是否也有典籍依據?

答:相傳此宗的禪法是在六世紀初由印度的菩提達摩傳來的。過去說:禪宗單傳心印,不立文字,稱為‘教外別傳’。但初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於二祖慧可作為印心的準繩,弘忍、慧能又教人誦持《金剛般若》,這樣,《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經典依據。以後更有《六祖壇經》和許多‘語錄’的出現,不能說禪宗沒有經典依據。

37.問:我曾見到過一些寺廟,都叫作某某禪寺,是不是禪宗在中國很興盛?

答:是的,禪宗在中國是很興盛的。在八世紀間,此派曾分為南北兩宗,北宗神秀(約606-706) 一派主張漸修,盛極一時,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638-713) 主張頓悟,後世尊為六祖,弘傳甚盛。從唐到宋,南宗的禪師輩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為五家七派,可想見其興旺的景象。此宗和淨土宗一樣,一直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宗派。

38.問:南宗後來的五家七派是哪五家七派?

答:南宗六祖慧能弟子中,有南嶽懷讓(667-744) 和青原行思(?-740) 兩大支系,由這兩大支系又分成五宗七派。從南嶽先分出一派外溈仰宗,次又分臨濟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由兩系分為五宗,以後又從臨濟宗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合前五宗名為七派,都曾興盛一時,經過一段時期有的就衰絕不傳了。後來的禪宗只有臨濟、曹洞兩派流傳不絕,臨濟宗更是興旺。近代所有的禪宗子孫,都是臨濟、曹洞兩家後代。

39.問:聽說參禪打坐可以健康身體,卻病延年,是這樣的嗎?

答:佛教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的作用的,但這不是佛教參禪靜坐的目的。佛教修習禪觀(包括各宗的修觀),是為的制心一處,參究真理,以期顯發智慧,徹見法性,此即所謂明心見性,解脫自在。至於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卻病延壽,也不過是修習禪觀實踐中的副產品,佛教並不專門提倡這些並以之為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需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避免禪病的發生,才能保證修習禪觀的順利進行。

40.問:淨土宗的宗旨教義是什麼?

答:此宗是依《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淨土宗。此宗分佛陀說的法門為二道,即難行道和易行道。並說別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祇劫為難行道;說修淨土法門一生至誠念佛,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安養淨土永不退轉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張勸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

41.問:此宗有哪些特點?

答:此宗的特點,簡單易行,普能攝受廣大群眾。修學此宗不一定要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定要靜坐專修,行住坐臥皆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信願具足,一心念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淨土。當然平時也要持戒誦經,廣行眾善以作助行。由於法門簡便,所以最易普及。別宗的學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淨土法門在中國得到特殊廣泛的流行。

42.問:律宗,顧名思義是著重學習和研究戒律的宗派吧?

答:是的,律宗主要是學習和研究戒律的。由於此一宗的盛行,中國僧人們在修學大乘的戒定慧三學中,仍然重視出家聲聞乘的戒律。

43.問:戒律都有哪些內容?

答:簡單的說:戒律有聲聞戒、有菩薩戒,這裡所講的律宗,是依聲聞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終南山道宣律師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條戒相說,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這些在前面已經敘述,這裡不多重覆。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緣,更大的部分是僧團法規、各種羯磨法(會議辦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薩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詳細規定。因為時代的關係,環境的不同,許多戒律的規定,早已廢馳不行了。菩薩戒有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如《梵網戒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菩薩戒如《優婆塞戒經》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又總攝菩薩戒為三聚,三聚是三類的意思,稱為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是戒相,是‘諸惡莫作’;二是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三是饒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眾生’。中國主要是大乘佛教,所以這裡也簡單提一提菩薩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內容。

44.問:四分律是聲聞戒,八大宗裡為什麼有小乘宗?

答:四分律雖屬小乘戒,但其文義通於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說法。中國盛行大乘,以大乘教義解釋律藏,攝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組成部分,出家菩薩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戒就是是以聲聞戒為基礎的。如殺、盜、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對於律學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開、遮、持、犯,就是在出家戒條中,本來是不得觸犯的,但在某種情況下可以開許,這叫開;在通常情況下又不得違犯的,就叫遮。在某種情況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還是犯戒,這就需要研究律學,律師根據律藏分辨清楚確定開、遮、持、犯的界限。在聲聞戒中除四根本戒(殺、盜、淫,妄),或者還加十三僧殘(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殘)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違犯外,其他絕大部分的戒條,在特殊情況和必要情況下是可以開許的。例如‘非時食’這一條戒,即通常過午就不許吃東西,而在勞作以後就允許吃東西。但如何開許,要依戒律來判定。可見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靈活性的。

45.問:密宗的教義是什麼?

答: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傳入中國,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46.問:什麼叫三密瑜伽?什麼叫本尊法?

答:本尊(istadeva)是學者選擇自己最敬愛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薩或者一位明王,作為學習成就的對像或榜樣,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習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業,瑜伽(yoga)譯為相應。三密瑜伽,就是三業相應。與誰相應?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三業相應。修法時,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態,手結印契,口誦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觀想或種子字,務使自己的三業與本尊的三密相應,名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這只是舉一個例證。此宗最高理論還是以性空無相的法性理體為基礎,所謂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義。

47.問:聽了您的介紹,我對佛教八宗有了一點簡單的了解。八宗以外,還有哪些別的學派?這既稱為八大宗派,是不是還有什麼小宗派?

答:八宗以外還有以《俱舍論》為主的學派叫俱舍宗;專講《成實論》的學派稱成實宗。成實、俱舍都屬小乘教,唐以後不甚流行。八宗之外若加這兩派便成十宗。此外,還有弘揚《涅槃經》的涅槃師,專講《攝大乘論》的攝論師,專講《十地經論》的地論師。這些學派初興都曾盛極一時,但為時不久便失去傳承,或者匯入其他宗派。

48.問:各宗派興起後,在弘傳的過程中有些什麼樣的曲折變化?

答:各宗的發展情況是不平衡的,發展變化也不一樣。有的宗派初興起時流傳很盛,而後來漸衰,這就是三論宗。此宗經過陳隋興皇法朗和嘉祥吉藏的大力弘揚,在隋、陳、初唐時,流傳之廣,幾乎遍及全國,但以後便逐漸衰落。有的起初流傳不廣,後來卻很盛行。如天台宗,此宗在天台智者和章安成宗之後,流傳地區僅限於浙江東南一帶,師資傳承不絕如縷,一百多年後到荊溪湛然始號稱中興。有的宗派一直在發展流傳,從未有衰歇過,這便是禪宗。此宗有大成就的人多住在山林中,自耕自食,對於社會的依賴性不大,也不需要太多的典籍,所以雖遭會昌之難,影響不大,一直傳承下來,並有很大的發展。有的宗派絕而復甦,很多的宗派都是這樣,在會昌滅法之前,各宗先後都已興起,相比之下,雖各有興衰的不同,但都同時流行於世。到九世紀後期唐武宗會昌(845)年間滅法,所有的經書佛像毀壞殆盡,各宗的章疏典籍大都丟失無存。十世紀時天台宗的著作又從朝鮮傳回來,賢首宗的典籍也恢復一部分。所以從五代以來,天台、賢首二家又算復興。其餘中觀、瑜伽以及密宗的許多著作流傳域外,到了清末,性相二宗的章疏才由日本重返故國。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講說,有復甦的趨勢。總觀諸宗歷史,隋唐是各宗興起和極盛時代,會昌法難後,除禪宗外,是諸宗衰亡時代。稍後有天台、賢首的復興和禪宗的大發展,這可算是佛教復興的時代,但也沒有初唐中唐那樣的盛況。自元代起西藏佛教傳入內地,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間,而漢地原有佛教則不及宋時興盛。明清一代,漢地佛教沒有什麼起色,僅可保持原有的餘緒。

49.問:唐末已來,佛教逐漸衰落,直到清代還是如此,但從清已來,佛教似乎有復興之勢,出了不少人才,不知近代佛教有哪些著名人物?

答:近代的佛學提倡者首推楊仁山(1837-1911)。為了培養人才和擴大佛典流通,便利佛學研究,他用了幾十年的光陰,致力於講學和刻經事業。他所創辦的金陵刻經處曾經刊印了由日本取回的我國已經遺失的性、相諸宗的重要著作,因而使性、相兩宗的教義得以復興。金陵刻經處同時又是講學場所,譚嗣同、章太炎等都在那裡聽過他的講,在他的培育影響下產生了一些佛教學者,其中特出的是歐陽竟無居士,專治法相唯識之學,他在南京舉辦的支那內學院,成為當時法相學的重要研究場所。與歐陽齊名的法相研究的提倡者有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居士。

50.問:聽了上面的介紹,了解這幾位德高望重的居家大士對於近代佛教的貢獻確實巨大,是值得後學稱讚學習的。但同時在出家菩薩中有哪些著名高僧弘傳佛教?請略為介紹。

答:近代高僧中著名人物有月霞、諦閑、印光、弘一、虛雲等,他們分別弘揚賢首、天台、淨土、律宗、禪宗。還有積極從事整理僧伽制度,提倡僧伽教育,宣揚大乘精義,發揚佛教文化事業最有力的是圓瑛法師和太虛法師。圓瑛是一位宗說兼通,禪淨雙修,精研《楞嚴》的大德,他熱愛祖國、熱愛佛教,一生講經、建寺、興辦各種福利事業,獎掖引導後學,不遺餘力。太虛是一位教海淵深的佛學通家和弘揚佛教的積極活動家,在他的宣導帶領下,湧現了一大批弘法的僧伽人才。他們對我國近代佛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國佛教自唐武宗毀法(844)以來義學凋敝,達千餘年,經過近百年中僧俗大德學者的努力而漸有起色,這是值得慶幸的。但是,和目前國外的佛教學術研究事業的興旺情況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工作亟待進行。如何恢復我國佛教在盛唐時期波瀾壯闊聲華騰蔚的光榮地位,以與祖國當前的偉大時代相適應,還需要佛教界有識有志之士發大願心,繼承先德未竟之業,作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以上就是中國漢族佛教各宗的興起、弘傳和盛衰變化的大概情況。

(三)少數民族地區的佛教

51.問:聽了您的介紹,知道了漢地佛教的大概輪廓,不知我國西藏佛教是什麼時期傳入的,是經什麼人弘揚起來的?

答:我國藏語系佛教開始於七世紀中葉。當時的西藏松贊干布(srox-bstan sgam-po)藏王,在他的兩個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毗俱胝(Bhrikuti,藏名尺尊khri-btsun)公主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thonmi sambhota)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持松德讚(khri-srox-lde-btsan)迎請蓮華生(Padmasa/bhava)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來盛行的本教(Bon-po),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52.問:後來發展的情況怎樣?

答:蓮華生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在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持松德讚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但在九世紀中葉,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所謂朗達瑪滅法,曾有一段時間(842-978)佛教沉寂了。後來由原西康地區再度傳入,西藏佛教又得復甦。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At]1a)入藏(1042),又大弘佛法,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rin-chen bzax-po,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西藏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1203年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被入侵軍全部毀壞)的那爛陀寺、超岩寺等的學者,來到西藏的很多,傳譯事業因而很盛,藏文大藏經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保存在藏文藏經裡的,極為豐富。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非常重要。西藏的佛法以密教最為普遍,最為突出,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在顯教方面,西藏格魯派(黃教)各大寺都推行以因明、俱舍、戒律、中觀、瑜伽(現觀)五科佛學為中心的教學制度,從玄奘、義淨的記載來看,可以說這是繼承了當初印度那爛陀寺遺留的學風和規範。

53.問:前面提到過,我國還有巴利語系佛教,其弘傳情況怎樣?

答: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我國雲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區,那里人民的佛教傳統信仰與南方佛教國家(泰國、緬甸等)大致相同,屬巴利語系佛教。因為他們直接讀誦巴利語文經典,所以用不著有翻譯之勞。那裡,若干世紀來能保持如法如律精進修學的原始佛教的優良傳統,還是值得欣喜讚歎的。

54.問:漢語系佛教有許多宗派建立,藏語系佛教是否也有不同的宗派?

答:藏語系佛教先後也有不同的宗派產生。由於傳承、傳譯、講說和依據的不同,也逐漸形成了若干大小的教派。有從前弘期傳承下來的寧瑪派,有阿底峽傳給敦巴一系的迦當派,有瑪巴譯師傳給彌拉日巴一系的迦舉派,有卓彌譯師傳給昆寶王一系的薩迦派,有由宗喀巴改革創建的格魯派(又名嘎登派)。此外還有些傳佈不廣,影響不大的派別,如覺曩派、希結派、覺宇派、霞魯派等。這些教派,各有他們自己特殊的學說和修持方法。尤其是格魯派,是十四世紀末宗喀巴大師(1357-1419)繼承上代的傳承,在學說上加以整理和發揚,在僧伽制度上加以整頓和改革而創立的教派—黃教,在當前蒙藏族地區最為盛行。

55.問:巴利語系佛教在我國是否也有派別的不同?

答:中國巴利語系的佛教也有幾個不同的派別,但這些派別只是在持戒律儀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而不是學說教義上的派別。

(四)佛教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

56.問:佛教傳來中國將近兩千年,思想體系發展演變成十多個派別,可說是學術成果燦爛輝煌,他對中國的思想文化起過什麼樣的影響和作用?

答:佛教各宗派學說,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廣泛的弘揚,對中國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舉宋明理學為例,很明顯,它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了華嚴、禪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論的刺激和影響而產生的,這是思想界公認的歷史事實。在晚清時期,中國知識界研究佛學成為一時普遍的風氣。一些民主思想啟蒙運動者,如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等學術名流,都採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來作他們的思想武器。佛教的慈悲、平等、無常、無我的思想,在當時的知識界中起了啟發和鼓舞的作用。

57.問:佛教對文化藝術有什麼樣的影響,比如說,對中國文學起過什麼樣的作用?

答: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其中如《維摩詰經》、《法華經》、《楞嚴經》特別為歷代文人們所喜愛,被純粹地為著文學目的而研讀著。我國近代文豪魯迅曾捐款給金陵刻經處,刻印了一部《百喻經》。這部經所敘的譬喻故事,常常被譯為語文體發表在今天的報刊上,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佛教為中國的文學帶來了許多從來未有的、完全新的東西—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馬鳴的《佛所行讚》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創作。

58.問:佛教對我國文學的發展有所影響已如上說,但不知對中國文體的變化起了哪些作用?

答:為佛化普及的目的而盛行於古代的歌唄產生一種特殊的文學—變文,這就是把佛經內容演為便於講唱的通俗文詞。敦煌石窟發現的各種變文,都是文詞酣暢想像力都非常豐富的大眾化的文藝作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後來的平話、小說、戲曲等中國俗文學的淵源所自。此外還有由禪師們的談話和開示的記錄而產生的一種特殊文體—語錄體,這種朴素而活潑自由的口語文體,後來被宋明理學家倣傚而產生了各種語錄。此外還有音韻學,如過去中國字典上通行的反切,就是受梵文拼音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總之,佛教在中國文學領域中的表現是豐富多彩的。

59.問:建塔造像,大家知道,多數來源於佛教,佛教在這方面的藝術成就是舉世聞名的,可否請重點介紹一下?

答:隨著佛教的傳入,建塔造像的藝術很快地便風行於中國各地。現存的上海龍華寺塔和蘇州報恩寺塔,都是在西元二世紀三國時代創建而經後人重修的。四世紀到六世紀,全國各地都有壯麗的塔寺建築。世界聞名的佛教石窟寺,如敦煌、雲岡、龍門以及其他同等重要的石窟寺—這些古代雕塑壁畫藝術的寶庫,西至新疆,東到遼寧,南到江南,都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動工的,隨後繼續了數世紀之久。在中國,塔的形式很多,大致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印度式的,但也有許多變化;一類是中國式的,主要是採用中國原有的樓閣形式而建築的。研究中國建築藝術,寺塔是其中主要部分。至於佛教造像,在取材與造法上種類也很多,有石窟造像,有木、石、玉、牙的雕刻像,有金、銀、銅、鐵的鑄像,有泥塑像,有錘蕳像,有夾蕳像,有磚像,有瓷像,有繡像,有畫像。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作風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像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60.問:佛畫藝術也很著名,都有哪些類別?

答:佛繪畫主要是壁畫。現存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供給我們非常豐富的藝術和歷史的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盛行的佛陀本生故事畫,發展到唐代,逐漸為‘經變’畫所代替。正如文學中有變文一樣,佛畫中的‘經變’,也就是將佛經中的故事譬喻演繪成圖。如敦煌石窟中的演繪《維摩經》的‘維摩變’ ,演繪淨土經的‘淨土變’等,都是十分精彩生動的偉大作品。經變畫的興起,使壁畫內容大為豐富起來,因而唐代佛寺壁畫之盛,達到極點。當時名畫家輩出,在姓名有記載的數十人中,如閻立本、吳道子等,大多是從事於佛畫的。由此可見佛教對當時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很有關係。佛教版畫,隨著佛經的刊印而很早就產生了,現在所看到的中國最早的版畫是在大藏經上面的佛畫。房山石經中有唐代的石刻線條佛畫,宋元以來的觀音畫、羅漢畫以及水陸畫等都是很流行的。

61.問:佛教是否也有音樂、天文、醫藥等技藝的傳習?

答:伴隨佛教俱來的也有天文、音樂、醫藥等的傳習。一九五五年我國發行郵票紀念的古代天文學者一行,就是八世紀初的一位高僧,是由印度來華弘傳密教的善無畏的弟子。他在天文學方面著有《大衍歷》和測定子午線等,對天文學有著卓越的貢獻。至於醫藥,隋唐史書上記載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十餘種,藏語系佛教中並且有醫方明之學。再說音樂,西元二世紀時,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七世紀初,在今緬甸境內的驃國贈送給中國佛曲十種,並派來樂工三十二人。中國唐代的音樂中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康國樂、驃國樂、林邑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62.問:佛教主張利益眾生,不知在社會公益事業中從事哪些種類?有過哪些成就?

答:佛教徒從事公益事業的面是很廣泛的,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有的僧人行醫施藥,有的造橋修路,有的掘義井、設義學,有的植樹造林,這在古人記載中是屢見不鮮的。特別是植樹造林,成就卓越。試看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塔寺之處,無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片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為萬里錦繡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我國許多旅遊勝地,其風景自然之美與寺僧的精巧建築和植樹造林顯然是分不開的。這些事實說明佛教在中國不僅其本身發揚光大開出燦爛的花朵,而且延伸到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們佛教徒應該為我們的先輩的卓越成就和貢獻感到光榮和自豪,他們不僅在佛教事業上,而且在人類文化事業上,人類友好事業上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不僅翻譯了幾千卷的經論和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為中國和印度及其他民族留下了寶貴的共同遺產,而且熱心地相互傳播了各自民族的勞動和智慧的花果,從而豐富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寶藏。特別是在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日益恢復發展的今天,我們佛教先輩們辛勤努力所做出的許多歷史業績,不但重新顯發了它的光輝,並且繼續起著新的積極作用。

(五)發揚人間佛教的優越性

63.問:佛法教理,博大精深,義理幽玄,文化不高和悟解力差的人很難學習領會,怎樣才能使佛法結合人們生活實際,有益於社會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設?

答:誠然,佛法博大淵深,不易為人們所了解接受,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佛經早已明言,大乘教理不是一般人都能信解的。佛法有淺深程度不同的各種法門,有適應各種根機的修持方法,各乘、各宗、各派都有引攝世間的教法,適合一般人的需要,是合理契機的。

64.問:什麼是五乘佛法?什麼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答: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叫五乘。其中後三種叫出世間法,教理深奧,比較難學;前二人天乘教是世間法。世間法是世人易學而能夠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前人名之為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主要內容就是:五戒、十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認為,這類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嚴格禁止,所以稱為五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建立的,約身、口、意三業分為十種。身業有三種:不殺、不盜、不邪淫;口業有四種:不妄語欺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無益綺語;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愚癡。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惡。

65.問:不殺生戒,應不許殺好人,假使有殺人放火,罪大惡極,負有命債的壞人,這種人依法應當抵命,難道這種惡人也不許殺他嗎?

答:對罪大惡極,負有命債的殺人犯,應當繩之以法。這是因為觸犯國家法律,應按法律制裁,而不是哪個人要殺他。法官雖有判決權,那是依法判決,不是法官個人的事。釋迦牟尼為弟子制戒,不許弟子們殺生害命,這是就個人說的,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觸犯國家法律。佛陀從來沒有說過國家法律對壞人的制裁有什麼不對,總是教誡弟子遵守所在國的法律的。這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佛教講因果律時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殺人一定要償命。這就說明了佛教是不會違反世間法律的,而是承認世間法律的。不殺生是這樣,不貪、不嗔也是這種精神,若是為國家生財,為人民謀利,這是利益眾生的事,是大好事;若是為個人貪財,為私人泄忿而害人,那就為戒律所不許。總之,假使人人依照五戒十善的準則行事,那麼,人民就會和平康樂,社會就會安定團結,國家就會繁榮昌盛,這樣就會出現一種和平安樂的世界,一種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這就是人間佛教所要達到的目的。

66.問:據聞,大乘佛法說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種人間佛教,和成佛有什麼關係?

答:大乘佛教是說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但成佛必需先要做個好人,做個清白正直的人,要在作好人的基礎上才能學佛成佛。這就是釋迦佛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怎樣叫學佛?學佛就是要學菩薩行,過去諸佛是修菩薩行成佛的,我今學佛也要修學菩薩行。

67.問:什麼是菩薩行?

答:菩薩行總的來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以救度眾生為己任的。修學菩薩行的人不僅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還要觀察、認識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的,要認識到整個世間,主要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種不斷發生髮展、無常變化、無盡無休的洪流,這種迅猛前進的滾滾洪流誰也阻擋不了,誰也把握不住。菩薩覺悟到,在這種無常變化的洶湧波濤中順流而下沒有別的可做,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樣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無常變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沒,依靠菩薩六波羅蜜的航船,出離這種無盡無邊的苦海。《華嚴經》說,菩薩以‘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又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所以,只有利他才能自利,這就是菩薩以救度眾生為自救的辯證目的,這就是佛教無常觀的世界觀和菩薩行的人生觀的具體實踐,這也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

68.問:什麼是六波羅蜜?

答: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六種就叫六波羅蜜,也叫六度。這六度是菩薩萬行的綱領。

69.問:請略解說六波羅蜜的內容和意義。

答:根據佛陀的教導,修學菩薩行的佛弟子,不但不貪求分外的財物,還要以自己的財法施給別人,這叫佈施;一切損害別人不道德的行為嚴禁去作,這叫持戒;不對他人起嗔害心,有人前來嗔害惱我,應說明情況,要忍辱原諒,這叫忍辱;應該作的事情要精勤努力去作,這叫精進;排除雜念,鍛練意志,一心利益眾生,就叫靜慮;廣泛研習世出世間一切學問和技術,就叫智慧。這六種法門通常也叫作六度。這六件事做到究竟圓滿就叫波羅蜜,波羅蜜意為事究竟,也叫到彼岸,古譯為度。佛陀叫弟子依這六波羅蜜為行動準則以自利利人,就叫菩薩行。菩薩以此六波羅蜜作為舟航,在無常變化的生死苦海中自度度人,功行圓滿,直達涅槃彼岸,名為成佛。菩薩成佛即是得大解脫、得大自在,永遠常樂我淨。這就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最後結果。菩薩成佛之前,學佛度眾生,以度眾生為修行佛道的中心課題,成佛之後還是永遠地在度眾生,這就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菩薩行的人間佛教的意義在於:果真人人能夠學菩薩行,行菩薩道,且不說今後成佛不成佛,就是在當前使人們能夠自覺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積極地建設起助人為樂的精神文明,也是有益於國家社會的,何況以此淨化世間,建設人間淨土!

70.問:你對今後佛教前途的發展是怎樣看的?

答:存在了將近兩千年的中國佛教,是擁有內容豐富絢麗多采的文化遺產的。論它的典籍文化,論它的成績經驗,論它的國際影響,無論作為宗教或學術來看待,中國佛教在全人類的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歷史中都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由於過去長期的衰落,中國佛教也存在著不少的缺點和局限。如何克服歷史所給予的污染和困難,積極發揚自己的優良傳統,主要在於當前中國佛教徒本身的努力。如培養傳燈人才,管好重點寺廟,開展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等等都是要立即抓好的大事。1949年以後,中國佛教從奄奄一息的狀態中得到復甦和發展,寶鏡重光,法炬復燃,像設嚴飾,氣象萬千。尤其是1979年以來,一切恢復整頓工作順利進行,在近二十年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績。撫今思昔,我深為中國佛教慶,深為中國佛教徒慶。我深信,作為燦爛的民族古典文化的絢麗花朵,作為悠久的東方精神文明的巍峨豐碑,中國佛教必將隨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而發展,並在這一偉大事業中,為莊嚴國土,為利樂有情,為世界人類的和平、進步和幸福作出應有的貢獻。瞻望未來,前程似錦,春回大地,萬卉爭妍,佛教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