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咒三首經...(龍藏本)...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佛說善夜經...如意寶輪王陀羅尼...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此十不善業道,體性是罪...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捨國止鷂山中。 是時,國王、邊大臣、長吏、人民,莫不敬...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說決定總持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八萬...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千人皆阿羅漢諸漏...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與無數百千大眾俱...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四安樂行之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之行法。即遠離說過、輕慢、嘆毀、怨嫌等四事,修攝其心,而得安樂。法華經安樂行品...【四無量加行】 p0448 大毗婆沙論八十二卷一頁云:問:此四無量,加行云何?答:緣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謂分欲...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寶懺》的緣起,這個懺本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的。事沿皇后郗氏在往生後的數月,有一天...有一隻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說:從今天開始,看到出家人,看到佛教徒,不准吃! 其它的小老虎就問老虎王:為什麼...
一、緒論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而有六道輪迴之業報,如何徑出輪迴而趨佛果,是每一個佛教徒需要迫切承辦的問題。佛說...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聖各所同具。生則全體迷背,雖有若無。佛則徹悟徹證,親得受用。又復興大...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叫大軍,弟弟叫小軍。哥哥訂婚了,訂婚了沒結婚就到遠方去...
有一次我應邀去一位女士家裡做客,那位女士買的房子位於北京的郊區,那次做客經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間非常潔...
一、母夢玉女,授青蓮華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人。母親羅氏夢遊鼎湖峰,有玉女授給她一枝青蓮...
孝順父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孝順是向善的起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天下...
臨終的正念它是有兩種正念: 第一個是聖人的正念、祖師的正念。他臨終的時候真的沒有煩惱,真的沒有妄想,這是第一種...這二十句共勉語,並沒有前後一定的連貫關係與次第,不過,開頭二句: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與最後二句:處處...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當濟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芻及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貪、嗔、癡、慢、疑是眾生的根本煩惱。慢,就是貢高我慢,是與生俱來的,凡夫眾生都有。當這個慢心生起的時候,我們...
【註音版】咒五首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
上篇:【註音版】佛說慈氏菩薩誓願陀羅尼經 | 下篇:【註音版】咒三首經 |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
龍舒增廣淨土文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註音版】咒三首經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文殊菩薩心咒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註音版】佛說善夜經
【註音版】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十不善業道經
梵網經懺悔行法
申日兒本經
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佛說決定總持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
【註音版】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教詞典】口安樂行
【佛教詞典】四無量加行

禮拜《梁皇寶懺》的意義與功德
一個佛教徒的嘴巴

禪宗與淨土宗之異同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學

小軍比丘出家緣

不要留你的惡業過夜

蓮宗五祖少康大師畫傳

儒家對中國傳統孝道的解釋

臨終的兩種正念
聖嚴法師:四眾佛子共勉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