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立命之學

「垂訓以格人非」:「垂訓」就是建立好的教訓,來格除人性當中不好的東西。「非」就是非禮的東西。天地之間一切人類,我們都要有同體的觀念,都是我們的同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是這種同體的觀念。在所有人類當中,有一絲一毫做得不對的地方,就等於是我的分內有一絲一毫虧欠之處。他人的缺點,就好像自己的缺點。所以,對於為人子女者,就祈願他要孝順;對於臣下、大臣,就希望他能夠有忠心;對於兄弟們,希望他們「友愛」;對於性格剛強的人,希望他性情「柔和」;對於天性吝嗇的人,願意他去佈施;游手好閑、鬥毆、賭博者,希望他們「各循本分,謙和自守」,有一份正當的職業。

如果有緣分,我們可以跟他們溝通,勸化他們。我們要不惜時間、精力,跟他要談大道理,要誠懇地告訴他善道、智慧。或者自己的語言不能及的,你可以用筆來寫。用寫文章、書籍,來垂示「天下、後世」,這樣的功德也是很大。當然,現在我們可能沒有這樣的修證,去談那些真理智慧。但我們至少可以深入到儒、道、釋三家的典籍,把聖賢的學問、知識學到——學過來,以述而不作的精神來傳播開,也是「垂訓以格人非」的功德。

這裡所徵引的兩個案子,第一個是「立命之學」,就是《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我想學佛的人大概都比較明白。這裡我們簡單地看看它給我們的啟示,就在於袁了凡改命。這是明代的一位讀書人。本來想從醫的,結果由於遇到了一個會算命的孔先生,他才開始發心讀書考功名。他考功名,哪一年考第幾名,哪一年考第幾名,哪一年做什麼官,什麼時候去世,都被這個孔先生一算八字,全都給他算出來。而且先把它記錄下來,以後他所考的名次還真的跟那個孔先生算的一樣。所以這樣看起來,人的命運,它是有一個軌跡的。有一個定數,哪個年頭會幹什麼,會發生什麼,他自然能夠排得出來。這也是事實。

這好像用現代遺傳學來說,就是我們一生的命運好像在基因裡面。遺傳基因密碼裡面就給它編程好了,像一個軟件已經編好了。於是我們一生的過程,就是這個軟件密碼一個再現的過程。基本上是這麼一個道理。

但是這裡面也不是一定的,你再現的過程也有主觀能動性。原來袁了凡就有個觀念:既然是命中注定了的,那我就可以消極地對待,就是這個心。後來他在棲霞山與雲谷禪師有一個對話。雲谷禪師就告訴他:「命運還是可以改變的。你只要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你這樣的力量超過了你命運的那個軌跡。」就是命數里面也有變數,這個變數就取決於人的主觀能動性,它就能改變命運。

那麼這一段開示,對袁了凡觸動很大。忽然他感覺到:「噢!命運還是可以改變的!」原來以為,相信有命運,命運就是這麼回事,於是努力、不努力也就一樣。所以他原來在衙門裡面,也就比較被動——幹是這個樣子,不幹也是這個樣子。

他知道這不一樣之後,他就想:人都有趨向那種幸福的本能,趨樂避苦。「既然可以趨向快樂,然而我為什麼不努力一下呢?」所以袁了凡就開始發心改變命運。原來命運不是很好:他只能活五十三歲,命中也沒有兒子;他也只是考取秀才,並沒有考上進士。所以他就發心行三千件善事,來發起求兒子的願。命中沒有兒子,對於傳統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繼承香火的人了。

所以他先求這個願:「我要求有兒子,許行三千善事。」果然,還沒有等到他滿三千件善事,他就生了一個長男。生了一個兒子,這樣就對他更有一種鼓舞力量。「我命中沒有進士。我再許一萬件善事,我要求中進士願。」結果他真的又考取了進士。他的壽命,也不求自得,已經有七十三了。

「立命之說」,在「孟子」那裡就已經有很精闢的闡述。但自古以來,能夠把這個立命之說「身體力行」,能夠付諸實現的,大概也就是袁了凡先生一人而已。所以要轉變一種知見,從信心下手;然後把這個信心,落實在動真格的行為當中,行得很勇猛,命運就改變了,就符合孟子那種「立命之說」的道理了。袁了凡的改變,就得益於雲谷禪師的一番教誨。那麼雲谷禪師,他是一個佛門裡面的人,他卻把孔孟這種命運的學說闡釋得這麼明白。這也就是:有真儒才有高僧。高僧一般對儒家精微的學說,都有深切的把握。

那麼這個改變命運一說、這樣的事情,值得提倡。不要像宋明理學所講的,你要去行善事,他就說:「做善事要無心。有心做善事都是惡,無心做善事才是善。」一下子說得這麼高。「如果有意執著,有望報之心,就不叫行善。」這種「議論」(觀點),聽過去也好像很高明,然而它卻阻擋了很多人勇於改過、重建命運的志向。因為凡夫都有一個期待。你不可能用那種無相、無心、無願、無作的證果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一般的人。

就像一般農民,他為什麼要去努力的耕田?他就是想到「秋天有收穫,我才去播種,施肥,灌水,鋤草」,去做這個事。如果你對農民說:「你去做吧。你不要想到秋天的收穫,你要無心。」那好辦了,他願意幹嗎?他就不幹了。

讀書人,他為什麼要寒窗十年?為什麼要說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確實他有名利的動機,才能驅使他十年寒窗啊!如果說「你在讀書,你不要去想功名」,他就沒有動機了,他就不會去讀了。所以,對一般的大部分人來說,還是要告訴他:「你做有為的善因,就會得到相應的果報。」先驅使他去做。他不做善,肯定會造惡。人肯定要做一個事情,於是給他善的道路。

比如上次,有居士也問「執著」的問題。執著,看過去也不能說它是貶義詞。你執著壞,你就是惡人;你如果執著善,你也就是個善人。由善人,逐步到君子,到賢人,到聖人,他是要有幾個台階的。你先不要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一般人。所以這些教化觀機逗教,循循善誘,通權達變,這些都是要有根本智,也得要有後得智。要曲盡人情,這樣的教化才能起到作用。要麼,你的教化不對機,或者不合道理,這些都可能產生負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