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對趙朴老說:「我現在想通了,幹什麼事都當作還債,這樣就沒有煩惱了。」朴老糾正他:「不!不是還債,是報恩。人的一生報恩是無盡的。」?
還債與報恩,從表面上很難區別,但究其內涵則是不同的,還債是被動的,報恩是主動的;還債無奈,報恩自願。因此,其思想境界自有高低之別。按佛法來說,還債是業力,報恩是般若。
有些人在遭遇困難時,就說:「這是我的業障重。」不僅是遇到了麻煩事,有時明明一帆風順,只不過事情忙了一點,也會說:「這是我的業障。」就像是欠人家的債,非得現在償還,還得一付很無奈的樣子。
這樣聽起來,業障像是一種消極的宿命論,其實這是錯認了它的意義。佛法中所謂的「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指的就是會阻礙修行的三種障礙,業障只是三種障礙之一。
所以,不要把業障形容成很無奈的事情。即使是欠人家的債,現在能夠有機會償還,不是應當感謝嗎?為什麼要感到無奈呢?再深入想想,如果受一點苦難,就能換來經驗與成長的機會,讓自己能夠多得一點福報,那麼即使肩上的責任重一點,不也是很值得嗎?因此,不要埋怨說是業障,應當要感謝!
有很多同學常常會覺得:「道理懂了,也有心想做,可是對境時就是不聽話。」這是習氣使然,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自己的決心不夠,如果決心夠的話,這個情況應該可以改善。通常我們常常會寬宥自己:「這是佛菩薩的境界啊!我現在還是個凡夫,怎麼可能做到呢!」我當年就犯這個毛病,我出家不久的時候,依止阿闍黎常常糾正我,乃至於喝斥我,我不敢回嘴,可是心裡想:「法師啊!你講的道理沒錯,可是那麼高的標準,我是凡夫啊!」當時自己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過了若干年以後,自己想一想,真正的關鍵就在這上頭。仗還沒打,你已經先喊:「不行啊!這個仗我是打不贏的!」已經準備要逃走了,這個仗怎麼打呢?
什麼是集資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那麼容易學會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譬如學寫字,老師在黑板上告訴我們這個字怎麼寫、怎麼念、什麼意思,認知上大概三、五分鐘就會了,但寫出來的字就像狗爬的一樣;或者看到一篇文章很美,叫我們去寫,想了個半天卻寫不出來。可是跟人家吵架、要吃、要睡,不要學都會,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都有很強盛的習氣,也可以說是一直在累積做壞事的資糧,所以對做壞事我們就非常習慣、非常善巧,好事則不習慣、不善巧。養成了習慣的事情是不用學的,而我們無始以來最習慣的是在輪迴生死中做壞事,學佛這一條路都不習慣,因此勢必要很努力去練習,這整個學習過程就叫做積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