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練我們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禪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廣州法性寺居住,正趕上印宗法師講經,寺前有一柱風幡在動,有兩個和尚為是風動還是幡動爭論不休,見此情景,惠能淡淡地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此話一出,讓在場僧眾為此一動,幡然覺悟。當那兩個和尚還糾纏於風動還是幡動的具象的、毫無意義的爭論時,惠能已從中參透禪機,沉浸於太虛境界,不為所動,這就是定力。

春天到了,有一個小和尚興高采烈地告訴老和尚:「師傅,春天到了,該曬種育秧了。」老和尚靜靜道:「隨時吧。」小和尚於是將谷種拿出來曬,一群鳥飛來將谷種銜跑了。小和尚慌忙告訴老和尚:「不好了,鳥將谷種喔喔叼走了。」老和尚靜靜道:「隨緣吧。」

小和尚又拿了谷種來曬,一陣風吹來將谷種刮走了。小和尚慌忙告訴老和尚:「不好了,風將谷種吹走了。」老和尚靜靜道:「隨遇吧。」小和尚再次拿了谷種來曬,一陣滂沱大雨將谷種沖走了,小和尚氣急敗壞地告訴老和尚:「不好了,大雨把種子沖走了。」老和尚靜靜道:「隨安吧。」

小和尚終於曬好了種,並育了秧。當嫩綠的秧苗長了出來的時候,小和尚興沖沖地告訴老和尚:「師傅,種子發芽了。」老和尚靜靜道:「隨喜吧。」小和尚遇事慌張,情緒激動,老和尚處世不驚,順時而動,這也是一種定力。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潛心修佛,號稱東坡居士。他一向認為自己定力很高,曾寫過一道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自己很是得意,立即差人過江送給佛印法師看。誰知佛印法師一看,將詩一丟,說道:「狗屁不通。」蘇東坡知道後,極為不憤,立即找佛印理論:「你這和尚,我好意送詩偈向你請教,如有不妥,明白開示好了,何故出言不遜,說我狗屁不通呢?」佛印不惱,笑道:「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我說了句‘狗屁不通’你就跳起來了?」蘇東坡一聽,頓時醒悟,原來自以為定力很高,誰知還差得遠。只好自嘲道:只說八風吹不動,誰知一屁過江來。

我們身處的大千世界,紛繁複雜,財、色、利、貪、懶各種慾望像一個惡魔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困擾我們的心靈。如果沒有一定的定力,我們就隨時可能栽跟頭,甚至墜入深淵。

我們不是神仙,不是聖人,我們都有七情六慾,我們也需要有情慾來裝點和豐富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短暫的人生變得絢爛和多彩。但在追求這些東西的時候,如何把握好一個度,是需要定力的。我們嚮往擁有財富,但必須取之有道,用之得當,獨擁巨大的財富走向墳墓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我們喜歡美色,但一定要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規範;我們追逐名利,但一定要遵循正當的法則。我們希望滿足,卻一定要知足。我們渴望實現人生目標和理想,但切記消除浮燥之心。在各種利慾的圍攻下,我們要學會沉著和沉靜,多磨練自己的心志,以抗禦外界的紛擾。這樣做,並不是要封鎖自己的心靈,這些看似有些老子主義的人生態度,對我們穩健而且快樂地享受人生是有積極作用的。

我特別喜歡這麼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雲舒。」世事紛繁要有超然態度,人生起伏都應泰然處之,以一顆平常的、平靜的心,對待虛榮浮名、金錢權勢及其他橫流物慾,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真的是需要認真修練自己的定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