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個重點,一個是理觀,一個是事修。
理觀,是一種內心的智慧的觀照,我們一般叫做內善根,事修呢是一種外在的法門的修學,是一種外在的助緣。從大乘的佛法修學的因緣觀角度來說,我們是先有理觀才有事修,因為理觀在經典上,把它判作是我們因地的發心,它是一個種子,如果這個種子是錯誤的,我們就很難創造一個正確的結果出來。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是沒有資格來修學法門的,一定要有一個道前基礎。就是說我們在開始修行之前,要先調整心態,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在無量的生死當中,我們的心態已經是錯誤了,叫做顛倒妄想。
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講出了三個程序,就是感受、想像跟執著。我們剛開始的內心,受到外境的刺激會有一個感受,這個感受帶動我們心中的錯誤的想像,然後想久以後呢,想久成性,就變成是我們一種很堅固的習性,就是一種自我意識。
當我們的想像,已經落入到自我意識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去改變自己了,因為它是一種堅固的妄想。所以我們凡夫的心,是從感覺而觸動的,這個感覺是由外境而來的,所以這種心是不能使用的,因為這是生滅心,一個生滅的心,不可能創造一個不生滅的功德。
佛陀在經典上說,就好像用沙你是煮不出飯出來,因為沙非飯本,我們一定是找到米,才能夠煮成飯。所以在佛法修學當中呢,在修法之前是要有基礎,就是把這種向外攀緣的心,要轉成向內安住的心,我們才有資格來修學一切法門,而趨向無上菩提。
所以我們在前面講到,發心篇,正見篇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來告訴大家,怎麼調整我們的錯誤的心態。第一個,我們要先求安住,修行一定要云何應住,先求安住。我們前面講了很多,菩薩的安住是以空性為住,大乘佛法的空性,是觀察我們的過去,我們無量的過去,我們從什麼地方而來,我們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源,是本來無一物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這個就是我們所有菩薩的安住處。
所以當我們開始在修學的時候,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佈施也好,我們一定是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有的人生。就是把心帶回家,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調整,把一種向外攀緣的心,把它帶回來,安住在我們一念清淨的本性,就是把生命歸零,這第一個安住,以空性為住,這個是我們觀察我們的過去。
第二個我們應該觀察我們的現在,我們看到我們今生的果報體,是無常敗壞的,所以這是一種苦諦的思考,人生雖然有很多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嚴重的過失,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因為它有無常敗壞的過失。
所以人生的快樂會讓你不安穩,即便你花了很多的精神體力,得到你所要的快樂,但是你還是一樣,弟子心不安。因為你這個快樂你付出了擔心、害怕、憂惱的代價。
所以佛陀在告訴我們無常觀的時候,是調伏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愛取,思惟苦諦,調伏愛取。菩薩要把心放在未來,而不是放在現在,你只要是要成就廣大的功德,特別是出世的解脫,你一定要放棄你今生所有的快樂,你別無選擇。
人生是要做出選擇的,你追求今生的快樂,你就必須犧牲來生,你要追求來生的解脫,你就必須放棄今生的快樂。所以這個從苦諦的思惟,我們產生了出離,出離心。前面是空正見,第二個是出離心,是針對於現前的觀察。
第三個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而去,我們不能等到臨命終,才知道你來生要去哪裡,你來不及了。人生是要提前規劃的,我們有一個目標,我們才知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我們應該把重點要放在哪裡,因為法門太多,人生太短。
你沒有目標,你就不知道佛法的進入,我們今天開始進入廣大的五乘的法門,有些東西是你急迫的,有些東西是不急迫的。你在判斷選擇過程當中,就是用你未來的目標來作判斷。所以我們一定有一個目標來引導我們,求生淨土,圓成佛道,引導力。
所以在修行當中,我們是要建立三種心態:第一個,對過去的觀察,找到我們生命的原點,讓我們的心安住下來;第二個,對於你今生眼前的觀察,知道人生是無常的,你總有一天會失去你所有的東西,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這樣子我們會慢慢的淡化對今生的快樂果報的追求,而把重點放在積集資糧,而不是享受人生,出離心;第三個是對未來的觀察,你將往哪裡而去。
所以你在心態上,你能夠知道你的過去,你能夠知道你的現在,你能夠知道你的未來,你這個心態,就是一個真實的發心,因為你這種心態,正好能夠擺脫過去的妄想的干擾,你能夠開創未來,甚至於你能夠把握現在。
所以我們前面的理觀呢,就是讓我們做三件事情,理觀的智慧,就是讓我們擺脫過去,讓我們開創未來,讓我們把握現在的因緣。這部分我們在理觀,在這個發心跟正見已講很多了,理觀的智慧,就是端正我們的心態,依這種心態來修學,所有的善法都變成是成佛的資糧,這部分是講到這個因地發心。
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具足了這三種的理觀,我們就有資格來談修行了,就是開始所謂的稱性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