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是佛弟子一天當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行止,舉凡早課前以香、燈、花、果供養三寶,或早午齋前合掌供養三寶,乃至對眾生行「財供養」(財佈施)、「法供養」(法佈施),「供養」幾乎可以說是學佛人每天的固定「行程」了。
一、供養即是修福
或問:「學佛人好好念佛修行就好,何必廣修供養?」道源老法師針對這個疑惑,曾如是回答:「須知一切行門皆由福報所攝持,設若沒有福報,不但找不著一座清淨的念佛堂,甚至於連衣食都不能具足,如何能以安心辦道呢?三寶是最大的‘福田’,廣修供養可得最大的福報,所以應當念佛與供養合一。」學佛講求福慧雙修,只修慧而不修福,菩提路上的障礙與枝節必多,若欲道業興隆,修福必不可偏廢,而供養三寶可得最大福報。
正因供養三寶對學佛人如此重要,所以《菩薩戒本經》的第一條就列有「不供養三寶戒」。會性老法師對於此戒曾有所解:「‘不供養三寶戒’是通於在家、出家;不論出家、在家人都要供養三寶,而在家人更要時刻不忘三寶,這是學佛的根本,非常重要。」又說:「平常得到新鮮、或新出產的穀類、水果、瓜類、蔬菜等好吃的食物,一定要先奉獻供養三寶後,自己才食用,乃表示自己的誠意,以至誠恭敬心供養,即表示念念不忘三寶。於有佛堂處,先供養禮拜後再食用,若在外不便亦應默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作如是觀後才食用,若不如此做,則得‘失意罪’。」由此可知,供養三寶的最終目的,在於使自己「時刻不忘三寶」,而這樣的正念與誠心,正可感召福報。
關於供佛,雪公也認為「心誠」最重要,老人家說:「禮佛供養在於心誠,誠則蘋蘩蘊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佛天皆享。不誠,鐘鼎玉帛,珍錯醍醐,佛亦不享。儒家尚且‘祭如在’。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如在者,即心念也。」佛菩薩是徹悟並開啟自性清淨心的聖者,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原不需吾人供養,吾人之所以主動供養,乃在於對世出世間大智慧、大覺悟者的一片恭敬與誠心,而由這顆至誠之心出發,即能獲致無量福報。
二、供養三福田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說:「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說多少供養如是三福田者,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多受利益。」何謂「三福田」?即「功德福田」(指佛、法、僧三寶)、「報恩福田」(指父母、師長)、「貧窮福田」(指貧窮困苦之人)。佛弟子能常供養這「三福田」,便能於無量世中獲得大利益。
特別強調「供養父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若能恭敬供養,非但能報答其恩,且能自然獲福,故名「報恩福田」。雪公曾說:「佛在世時,供養三寶當然功德很大,佛不在世,家裡父母就是二尊佛,因眾生皆是過去眷屬,未來諸佛,皆有成佛的資格,對眼前的父母都不管了,還管什麼。」由此可知,若欲廣修供養,應先從供養父母做起。雪公還曾告誡學子:「你們要先孝養父母,趁著父母健在趕緊盡孝,別說大話要愛國愛社會。往生三福,孝為第一,瞞心昧己貪取不義之財供養父母也是不孝,菽水承歡,站住人格,可以揚名聲顯父母,如果你做得不好,別人就在後面罵你‘三字經’。」可見,不論世間法或出世法,孝養父母都是做人的最基本之處,而論供養,當然也應以供養父母為先。
《佛說末羅王經》上說:「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若有人從平地堆積珍貴財寶,高度到達第二十八層天,並全數佈施給需要的人,他所獲得的福報還不如恭敬供養父母的人。在這親情澆薄、倫常敗壞的年代,聖言的開示值得吾人再三玩味。
三、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前文所說的「供養」,都偏於外在,其實,論到供養的真正內涵,佛典有另一番詮解。《大般若經》云:「諸欲供養佛世尊者,當修三法:一者發菩提心,二者護持正法,三者如教修行。若能修學此三法者,乃得名為真供養佛。」真正的供養佛,不在供品的豐盛與昂貴,而在於是否能謹遵佛的教誨,如法修行,續佛慧命。《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何以故?曰:「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因為十方諸佛都是依照佛法修行而成佛,所以對於佛法都相當恭敬、尊重,眾生若也能依法起修、斷惑證真,對於十方諸佛而言,就是最真實的供養。
時代的演變,已促使許多學佛人重於形式而偏廢實修,衍生的亂象,便是著重排場而置了生脫死於度外。表面上,佛門看似一片榮景,實質上,依教修行者已居於相對少數。面對「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吾人是甘於做個掛名的佛教徒,或是老老實實謹遵佛敕,真修一回呢?這是在論及「最真實的供養」之外,值得吾人警惕、省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