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般若的修行都是外道」這句到底對不對?禪定中出現景象應如何看待?到底是好還是壞?

答:外道不外道,就看有沒有正見。有正見的修,也就是依照般若的修行作觀察,般若主要就是講「無我」,「我」是生死根本。注意這個問題,你不拔斷生死根本,不「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拔除由我執產生的貪瞋癡,走的道路是什麼道路?那就不是佛法的正道!

「我要求證神通,求得身體長生不死」,這都是心外求法。什麼叫外道啊?心外求法執著於形象就叫做外道,所以必須要有智,要具有智慧和正見才行,解決生死的根本辦法就是拔除煩惱,所以必須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瞋癡。

靜中能夠看到一些境界,是好還是壞?這就得看是什麼相了,假如你是在靜中、無執著中自然地現出光明和佛菩薩相,那是好的境界。假如以執著貪愛心,也可以產生各種相:神相、鬼相、菩薩相、羅漢相等,都可以產生,那你就要注意,那不是好現象。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必須要無所執著,淡然冷靜,不要貪戀,不要去追求那個相,不然的話,就要中邪,神經顛倒就會走火入魔。

2、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滅?

答: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一種心就看是什麼心?若是如來的心,心起發生妙有,就有種種清淨的境界、清淨的國土。若是眾生妄心,發生的作用就是一種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國土、染污的萬象。眾生是妄心,如來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體,不過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無明造的,真心就去了無明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講這個心。

至於如何不生不滅?那必須達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靜無為的境界,生滅是有為現象,不生不滅就是真如境界,唯識學上叫圓成實。

3、日常生活中如何修止觀?

答: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大家應該把這個心鍛煉一下,如何鍛煉呢?就要修止觀,如何修止觀?採用一定的方式,每天可以逐步來練習,從五分鐘到十分鐘,從十分鐘到一刻鐘,從一刻鐘到半個小時,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逐步提高。那麼最重要的條件是要調飲食、調睡眠、調呼吸、調心,這幾種調相當重要,把這個資糧修好了,就可以靜得下來。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修止觀次第」。

4、儒家講「建功立業的內聖外王之道,佛教講修心,一個人怎樣用佛教的修心來做儒家的外王之道?

答:「內聖外王」是儒家提出來的,內心是講德,講聖賢之德,「外王」就是搞政治,從總統到宰相以下的各階層。那麼「王道」是什麼道呢?我們中國古語的解釋,就是仁義之道,內心是聖賢境界,外表用政治手段,行仁義之道,就叫內聖外王,這是我們中國提出來的。

在佛家來講,在家菩薩是可以搞這個「內聖外王」的,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印度的阿育王、中國的梁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還有一些當宰官的,如王安石、蘇東坡等等,他們所行的都是「內聖外王」。佛家的「內聖外王」,就是內備聲聞乘、外現菩薩乘,但是限定在家菩薩,出家菩薩是專門修行,弘揚教法的,他就不能現「內聖外王」身。但作為果位菩薩,他有神通可以現這些身,像觀音菩薩一樣現宰官身,那麼在我們凡夫來講,凡夫的出家菩薩就沒有那個能力,只有好好具備資糧,好好修行,這就有所不同。

5、中觀與唯識的主要區別與聯繫,什麼樣的人適合學中觀?什麼樣的人適合學唯識?二者是否應該同時學,或是應該有先後次第?

答:中觀講「真空」,唯識講「妙有」,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車輪,兩個車輪要配合,宗喀巴大師講「等於一輛車的兩個輪子,兩個輪子不配合,車子就開不動」。

中觀的中心講「真空」,唯識的中心講「妙有」,妙有就是講唯識法相,空的重點就是破執,破除一切我執、法執,遣執除相,重在破;而唯識的重點是顯正,怎樣叫空?怎樣才有?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這是兩者的大區別。但是雖然有區別,二者卻是不能分離的,建立空必須了解諸法一切是因緣生,諸法的法相離不開唯識。能夠了解空,也可以曉得一切現象,本身是因緣生法,沒有自性與實體,這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如《心經》上所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叫做中道思想,一定要合得攏。

6、中觀、唯識的主要經論各有哪些?

答:中觀在經方面有《心經》、《金剛經》、《大般若經》。在論方面,有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密宗裡面還有六種論,著手學中觀最簡單的論就是《三論玄義》。

學唯識就要從最基本的著手,在論方面有《五蘊論》、《百法論》、《八識頌)》、《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依次學習,最後學《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經典裡面就是六經,最重要的就是《解深密經》、《楞伽經》。

7、家庭中如何處理惡緣?思想觀念不同,可是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

答:既然曉得有惡緣有善緣,善緣當然很順心,惡緣就有點不順心,作為學佛人就要善於對待,有個正確的觀點。要化冤為親,做到冤親平等。他是冤你又跟他結怨,你們想嘛,冤冤相報,冤冤不能化解,那是痛苦啊!長期的痛苦啊!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那麼如何對待惡緣呢?要做到冤親平等,這樣子才可以解冤,君子以德報怨嘛。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四行裡第一個就是報怨行。儒家也講到,以理服人是不行的,要以德報怨,來感化他,把他同化過來。所以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必須心胸寬大一點,學點忍辱波羅蜜就解決問題了。

8、什麼叫明心見性?

答:佛法的中心,特別是禪宗來講,就是說要把心地打掃乾淨,心才明,能夠明瞭心,就可以見性,即本性,禪宗叫本來面目,也叫做法性,也叫做如來性,這是眾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見性。如何曉得是明心見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證,人有時候很難自知,必須要進入見道位,不進入見道位,不能開悟,就不曉得明心見性。

9、什麼是參禪打坐?

答:參禪打坐,是佛教的止觀法門,一是必須要有善知識指導,要有正確的方法,二是要實際體驗。

10、什麼叫心不可得?

答:《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是什麼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變異的,真心是沒有變11、地藏經的重點是什麼?

答:地藏經的重點一是盡孝、報恩;二是發願,像地藏菩薩一樣;三是修行的軌則,供養、懸幡、供花、供水、修法等。

12、密宗的咒與淨宗的佛號有何區別?

答:可以顯密相融,淨密雙修,你不要把淨密絕對分開,念句阿彌陀佛,他就是密宗的咒,往生咒的頭一句就是密宗的咒,這是不能絕對分開的,密宗的大圓滿,淨宗的花開見佛,境界是一樣的,四字佛號與六字洪名,沒有什麼區別。

13、在行持當中,遇到昏沉或者休克怎麼辦?

答:在行持當中,假若是昏沉,就不妨起來,動一動,拜一下佛,要是休克狀態,家里人就要把他扶起來,進行醫療,不能進入休克狀態。

14、有病怎麼辦?

答:病,一種從業生起,一種從生理上起,還有一種是從心理上起,要治病必須要佛法,佛陀就是大醫王,佛法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治身又治心,這是很重要的。具體辦法呢,一是醫療,二是修心,兩種結合,其中還需要懺悔業障。

15、三界唯心的「心」是哪個心?

答:「三界唯心」,是代表心體,心體是說三界五趣這種現象的產生,離不開這個心體及心體發揮的作用。「萬法唯識」,就是說一切法,我們曉得它的存在,是要經過認識它、了解它的過程,你假如不經過這個過程,你也不曉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識學講一個心生起來,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就說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認識外境,能認識、所認識,「萬法唯識」就是這個識,是以分別為主的。

16、佛法要在生活中得到受用,如何真正做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圓融?

答:佛法就是認識勝義諦的,認識出世的真如,就在世間法上,「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並不是說離開現實,另外去找個佛法,你能夠在現實中了解它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你認識了這個道理,建立了正確的觀點,它就是出世法,就是勝義諦的真實法,這就圓融起來了,不是說離開世間另外還有個出世法在。一般人是辦不到這點,他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兩面,他有執著嘛。他把苦當成樂,無常當成常,無我當成我,不乾淨認為是乾淨的,他只看到一邊,就見不到出世法,見不到勝義諦,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指講法,講的是出世法但要運用世間法,這也是圓融,世出世間法要圓融無礙。譬如在五明之中,你通內明,其他的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也通,你就可以利用世間法來解釋佛法,真正把佛法解釋清楚,這樣也可以做到圓融,這是一種圓融方便。

17、對人世間的惡,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答:善惡是有一定分別的,善惡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裡解釋,善以利他為前提,惡以害他為前提。能夠利他就能夠自利,自他兩利,那麼對眼前和將來都有好處,這就是善。假如你以害他為前提,結果就把自己害了,自害害他,現在和將來都沒有好結果,這叫惡。佛法來講,必須要以善來轉惡,學佛要堅持善法,發揚善法,以善法來轉移惡,使他轉變過來,而在唯識學來講,盡管阿賴耶識裡是惡種子,你能夠多行善法,多親近善知識,多聞經教,就把惡種子轉過來了,就可以化得過來。

18、當我們心裡沒有主意的時候該怎麼辦?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答:那就是個正見問題了,應該把正見建立起來,就有主意了。沒有標準沒有正見,你就等於那個牆上的草,風吹兩面倒,自己拿不定主意,別人說什麼就跟著走。所以首先要有正見,正見是最要緊的。

怎樣培養正見呢?需要先天、後天的結合。先天有善根,道根根基好,再加上後天的熏習,聽師長講,聽善知識講,多聽經教,就可以慢慢培養起來正見。

19、禪修裡參禪功夫具體應該怎麼做?

答:參禪就是修止觀,禪宗就是止觀,禪在印度叫禪那,翻譯成中文就是靜慮。靜中思慮,也就是先靜而後觀,先止後觀,達到止觀雙運。不過傳到中國以後,就有了各種方式,但基本功夫就是止觀。你不經過修止觀的階段,你入不了禪的功夫。也就是說不能由定生慧,不能開悟。

20、止觀和參話頭有什麼關係?

答:參話頭是止觀,念佛也是止觀,你參話頭,你念佛,你是哪一個?你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就得靜想嘛,弄懂了你就開悟了。以這樣來參話頭,定到一句話來想,念佛的是誰啊?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啊?我本來面目怎麼樣啊?就想到這些話,久而久之就可以開悟。這是種止觀的方式,其他止觀方式還很多。

異的,真心就是本來面目。

21、怎麼樣參話頭?

答:你就要咬住、著意於一句話,比如說念佛是什麼人念?你本來面目怎麼樣?我的心在何處?都可以參嘛。參透了就了解了,但就這方面來講你得懂些教理,你不懂教理亂參也不行啊,通宗要通教,通教要通宗,宗就代表禪,教就代表教理講的內容。「通宗不通教,開口胡亂道」,說不出理由來,難免盲修瞎煉;「通教不通宗,好似獨眼龍」,只能看到一邊,不能看到全面,就是這個意思。

22、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惡」的心?

答:「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是《六祖壇經》上說的。

不住善不住惡,是指真心,真心就沒得善惡,講善講惡是普通心,它是相對的,有善就有惡,有惡就有善,這是一般眾生心,真心它無所謂善,無所謂惡,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本來就是如是,有個什麼惡?有個什麼善?

《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它有兩種功夫,一種功夫無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麼無所住?不住相,內不住我,外不住六塵。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貪染,就有我執,就有法執。「而生其心」,生什麼心呢?內心清淨、無所住以後,真心的妙用,就是對眾生大悲,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一心度眾生,一心行方便,這樣子來生心。不是說,我貪圖這樣、貪圖那樣來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個意思。「應無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體,真心的本體。

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講到:《金剛經》是以無念為宗,以無相為體,以無住為本。這三句話就說明真心要無相、無念、無住。但真心起妙有,啥子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廣度眾生,廣行方便,這樣子來生心,就是菩薩心了。

23、太虛大師思想體系的形成是在比較動亂的年代,那麼在現代的社會應如何發揚?

答:太虛大師在動亂的時期,能夠堅持信仰,一是堅持佛教優良傳統,二是能夠適應時代,提出佛教的革新,不管在學術方面、思想方面、僧制方面,這種思想從始到終,沒有變化。這種思想、這種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勵我們,根據佛教的教理,根據現代的機遇修菩薩行,這個菩薩行就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來宣傳真理,淨化人心,維持社會穩定,也維持世界和平,這是我們今天從太虛大師思想體系中應該得到的啟發。不怕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堅持志向,一切為了國家、人民,為了眾生,應該發揚這個精神。

24、佛理與佛禮的關係?

答:「佛理」是屬於理論方面的,「佛禮」是屬於行為方面的,這兩種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內必有其外,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第一願為「禮敬諸佛」,就要講「禮」,不講「禮」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屬於「禮」的範圍,儒家「禮義廉恥」之「禮」,也是一樣。

25、怎麼把教理與行持結合起來?

答:這是個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問題,在認識論上,你認識到佛教教理可以解決人生的痛苦,可以淨化心靈,那麼你在行持上就要嚴守三皈,奉行五戒十善,這樣子來結合。這種結合必須要實際,必須要恆常不斷,必須要勇猛精進。這種人現在雖然不多,但以少數帶動多數,就可以淨化大家的心靈,這也是我們今天的責任。所以我們也不怕人少。

26、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佛法?

答:在座的大學生們,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內心的正念,能夠以佛法思想為指導,在佛家來講,生活與行持就完全可以結合起來,平常心就是道,生活就是道,你合乎真理來過生活,不管是學習呀、上課呀、休息呀、行動呀,都可以修持佛法。

27、太虛大師判教與大乘不共法、大乘共法的聯繫?

答:大乘共法就是講因緣生法,分為三乘共法和五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是講解脫行,二是講菩薩行。其實我們學佛的人啦,必須由五乘共法達到大乘不共法,這是一條成佛的道路,完成人格以後,發菩薩心,修菩薩行,既貫徹五乘共法,也貫徹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講解脫行,講修心,你能淨化心靈,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可以與這個道理相合,再進一步發大願,修悲心,能夠為社會服務,利益群眾,救苦救難,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本是大悲大智,能夠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夠了解因緣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貫徹於生活上,就是行菩薩道,所以太虛大師的判教就是根據這個原則來判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貫徹下去,也就是結合今菩薩行、人生佛教的思想,來建立這個理論。

28、什麼是唯一,什麼是無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統一?

答:什麼是唯一?什麼是無量?以佛教來講,什麼是一?一就是心能產生萬物,心生萬物,心就是一。無量就是一切諸法,包括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宇宙的森羅萬象,都叫住無量。佛家來講,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攝一切,一切即一。

那麼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統一呢?如何才能達到唯一,那就是心的問題了,有信仰,有認識,有行動,共同的從做人到菩薩,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見,有法見,被煩惱障、所知障所障蔽,那就不能唯一,也就不能統一。

29、生了病很痛苦,如何在苦痛中修習佛法?怎樣才能治病?

答:佛法是阿伽陀藥,佛就是大醫王。什麼叫阿伽陀藥?就是無上妙藥,無上妙藥既能治眾生身病,也能治眾生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即能治八萬四千煩惱,消滅八萬四千的痛苦。就看你要不要吃這個「藥」,你能夠吃,就準能夠由治理心病,達到生理上的平衡,解決生理上的痛苦,這就必須建立信仰,達到在苦痛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辦得到

30、開悟、見性、涅槃的區別?

答:佛法講修行,從資糧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後是見道位,見道以後就是修行位,是有個過程的。一般講開悟就是見道位。如何開悟?必須要讀經、懺悔、修止觀,不讀經不懺悔,不修止觀,沒有經過這個功夫,你開悟不了。

而開悟之後達到什麼境界呢?就是明心見性。什麼叫明心?我們的心都不明啊,被塵垢蒙蔽了,心的光輝不能發出來,那麼現在經過修行以後,就把心上的塵垢掃除,使心明,心明以後就可以見性。見什麼性?見佛性,眾生本具的佛性!見真如性!見法性!見空性!就是如來性!這就是明心見性。

「說開悟了就成佛了,證了涅槃了」,這是不對的,悟後起修,最後才能圓成佛果,不管密宗顯教都是一樣的,都要經過這個修行階段。

31、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

答:在眾生境界來講,對一般眾生來說,這是個難題,要得到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不容易的。什麼原因呢?對於家庭來說,清早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這個問題不解決啊,就要鬧矛盾,要吵嘴,這是必然的,還有興趣不相投等各種原因。那麼如何達到和睦的家庭?就要真正根據佛家的精神,不管是女方男方,都要慈悲仁愛,要容忍、謙和。有了這個精神,就可以使家庭能夠在困難之中,減少困難,在爭吵之中大家互相容忍。若一方是鋼,另外一方也是鋼,鋼對鋼必然起火。佛家講慈悲,儒家講仁愛,老子講柔和,這個道理很真切、很了不起,要做到這個才行。至於說經濟困難,只要做到勤勞刻苦,就可以克服,可以解決的,而精神上的問題是最重要的。

32、如何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

答:《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寫的,宗喀巴大師是黃教的祖師,他是西藏佛教的革新者,和我們的太虛大師是一樣的,整理制度,其中心就是嚴守戒律,所以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結合大乘經典寫出來的。那麼如何讀?首先把綱領要找到,道前基礎,就是要親近善知識,念死亡無常,建立無常觀。下士道主要是講五戒十善,明因識果;中士道就是講厭離心,有出離心,能夠持戒律,能夠甘淡泊;上士道就是要發菩提心,修大悲大智大願,要修止觀;這是三士道的精神,首先要把這個精神掌握好。最好先讀《菩提道次第略論》,把《略論》讀通,再進一步學習《廣論》,由淺入深,就可以領會。

33、五戒中有「戒賭」嗎?

答: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語、戒妄語、戒飲酒,「戒賭」就包括在盜戒裡邊。為什麼呢?進行賭博總是想贏錢,把別人衣包的錢,用一定的手段奪過來,這就是賭博啊。所以這個戒盜裡邊就包括了貪污、搶劫、欺詐、扒竊、賭博。

34、墮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答:五逆重罪是:殺父親、殺母親、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時殺佛,佛不在世時打像,破壞偶像。「殺阿羅漢」,阿羅漢就是指證到羅漢果位的,阿羅漢在生時可以殺,圓寂後你是殺不到的,把塑的阿羅漢像打爛才叫殺。「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壞僧團,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壞寺廟,把僧人驅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這些才叫做五逆。那麼造了五逆就要墜無間地獄,果報是很重的。至於墮胎這些只能說是一種殺業,佛法不提倡墮胎,因為是傷害生命嘛,這是屬於殺戒,大家要把殺戒和五逆罪給分開。

35、為什麼人不能理解人?

答:不能互相理解,一是不能平等對待,二是水平有差別。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就要理解別人,要容納別人,忍讓別人!別人不理解你,你也不理解別人,就會形成是非爭鬥,這就不大好。

36、為什麼要學佛?達到佛的境界是個什麼境界?

答:我們人學佛,就是要發揮人心靈的價值,人與禽獸有別,就在於心靈,假如不發揮心靈的價值,做人就是個愚癡的人、一個暴惡的人、一個煩惱的人、一個痛苦的人。為什麼要學佛啊?就是要淨化心靈,發揮心靈的價值,而這正是混亂的社會、混亂的人群正需要的。

至於佛是以什麼表現呢?達到佛的境界是個什麼境界呢?我們經常講涅槃,涅槃是佛證得的,是一種圓滿解脫的境界,消滅了煩惱的境界,這種境界很清淨,很解脫,很自在。這種境界,不一定是你死了以後才有。梁啟超形容涅槃有四句話,說到了涅槃境界以後,心靈解脫,「絕對清涼無煩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絕對自由無束縛」。梁啟超學佛比較認真、切實,解釋這個涅槃很中肯,你的心靈達到這個境界,就是涅槃境界,這也就是佛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庸人的境界,到了佛國的境界,那就是不可言說,假如可以言說,就不能代表佛法的精深博大,不能代表佛陀的崇高!

37、什麼法門才能夠救世?

答:在佛教來講,佛法所有法門都能救世,但是佛法有原則,有方便,具體來講,就是要契理契機。契理就是符合佛教的原則,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契機就是要適合時代,根據地方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不同,而行方便法門,叫契理契機。過去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現在趙朴老提倡的人間佛教,都是以佛法精神做入世事業,達到二諦圓融,那麼這個人生佛教以及人間佛教的具體內容,希望大家多學習,這是當今最契理最契機的法門。

38、看《宗鏡錄》對自己有幫助麼?

答:《宗鏡錄》是宋朝永明延壽禪師所編著的,其主要內容就是:如何走正道?如何做人?如何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有正確的觀點?明白這些,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悟道。

39、在八風之中如何修止觀?

答:八風大家要曉得,不是外邊吹的那個大風,八風只是個形容,像大海一樣的,大海本來是很平靜的,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宇宙的森羅萬象,但假若大風一起,波浪掀天,不能行船,也不能照出一切現象,這時就在八風之中,你就必須要用鏡子、靜止的心情,保持高度的冷靜,鍛煉自己,就可以對付八風。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就是佛的境界。

40、請問人為什麼總在一念之間徘徊?善惡是如何共存的?

答:我們的「一念」在凡夫境界是很雜的,有善念有惡念,有染念有淨念,它是交織在一起的,那麼我們如何以修行方法,加強用功,薰習善的種子、淨的種子,使這個惡種、染污種子能夠逐步消滅,達到心靈的淨化,就在一念之間。雖然說是一念,你能夠念念相續,保持下去,正念相續,就有定力。有定力,八風把你是動不了的,沒有定力不說八風,五風甚至一絲風就把你動了。41、面對社會中的不公平,我們應該如何做?

答:對待社會中的不公平,我們應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別公私,分別善惡,分別邪正,分別是非,這個是必然的,要有分別心,有分別心就不會同流合污,就會保持純淨,那麼在力量所及、條件夠的地方我就可以加以改造,條件不夠我就自己保持,穩坐泰山,過去講:「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就是這個意思。

42、學佛後對世間的很多事情看得淡,以致覺得很多事情沒意思,又沒有出家的緣份,該怎麼調節?

答:對很多事情覺得沒有意思,想出家又沒有出家的緣份,該怎樣調節呢?那就應該了解出家不出家的真實意義。出家是什麼呢?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煩惱家才是真正的出家。只是出世俗家,穿一件出家的衣服,沒出煩惱家,沒出生死家,就不是真正的出家。在家是照樣可以修行的,你身在家而心出家就是一樣的修行。所以身在塵世,心在山林,內心保持清淨,等於出家一樣。這是可以調節的。

44、師父,我參加了灌頂儀式,但我還是不太了解灌頂的具體意義?

答:灌頂是印度王朝的一種儀式,當太子沒有登基以前,舉行灌頂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後來密宗採取這種方式,就是說你能夠修法,能夠學密法,能夠修本尊,能夠即身成佛,首先必須舉行灌頂儀式,就是受攝加持,這個加持也等於灌頂一樣的,不是說把那個水往腦殼子上灌,是等於授記一樣的。佛授記,你將來要成佛,不久要做佛,給你預計一下、加持一下叫灌頂。

45、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答:佛最高的境界,一般來講就是明心見性後,達到妙明真心的境界。這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體的名詞就是真如,就是圓成實,就是法界,就是法性;從智方面來講就是菩提,從消滅煩惱方面來講叫涅槃,都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由相對到絕對。世間事物是相對的,到了這個境界,自證境界,不是言語可以表達,不是思想可以思議,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絕對的境界,不能以我們的心思來想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們沒喝到那個水就不能知道是熱的還是冷的,是一樣的道理。

46、大善中包含大惡嗎?善惡是共存的嗎?

答:善惡是絕對不能共存的。善、惡在佛家分別有定義,善就是以利他為主,惡以害他為主。能夠以利他為主,達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為主,結果就是自害害他,他也受害自己還要受害。這是兩種定義,決不能混在一起。

47、究竟什麼是禪?平常生活中該怎樣悟禪呢?

答:「禪」在印度語裡叫禪那,在中國語叫靜慮。「靜慮」的靜就是冷靜下來的靜,就像那個水一樣不動,波浪不起,這是靜的境界。「慮」是什麼呢?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維,叫作「慮」。所以禪又叫止觀,靜中觀察。能夠靜中觀察就有智慧發生,能夠有智慧發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開悟,可以見道。你能夠正確的生活,對待事情能有正確的觀察,時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見道。所以現在提倡什麼安詳禪、生活禪,實際上就是定力,保持靜中觀察。假若你們每個人都能在每天保持五分鐘到十分鐘或者一刻鐘的靜,那個時候你的功夫就可能不同,慢慢的八風就吹動不了你。

48、心性是什麼?是靈魂麼?

答:這個問題就是說明心性和靈魂的差別。佛教它不講靈魂,執著有個靈魂就叫常見,認為這個靈魂生生世世在轉來轉去,像是有個東西一樣,佛法不講這個,佛法講中有身,分別人生的輪轉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稱之為四有。這四有仍在輪轉之中沒有脫離生死,是四個階段,中有身就是在死了以後沒有投胎前,這個階段叫中有,不存在有個什麼靈魂,這是變化的,相續不斷。至於心性絕對不是靈魂,心主要是我們的心體,從作用來說可以分別認識觀察一切事物,從體來說,心體是什麼?心體本來的體就是靈的體,就是佛性的體,這個「體」一切眾生都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嘛,這個佛性就是必須要把心明瞭,把心上的障礙、塵垢掃除了,才能見到佛性,所以叫明心見性。

49、請開示火供的意思?

答:火供就是密宗所講的一種供養法,燒護摩供天,就是供養諸法諸天。我們漢傳佛教不講究這個,漢傳佛教講五供養或者十供養: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印度或者西藏講究火供。

50、怎樣增加定力?

答:增加定力主要是保持正念,這個正念在佛法中包括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佈施、念第一義空,念念之中保持這個念叫正念相續,相續以後不斷,就會有定力。那麼你在意念中起了惡念邪念,八風就要動你了,你要起正念,它(指八風)能動你什麼呢?一點都不會動的,那就要看自己的功夫如何了。

51、作為一個普通人想學習了解佛法,有什麼基本方法和學習的途徑?

答:學習佛法要經過聞思修三個階段。一是多聞、多聽,由音聲而入佛法,要聲教;第二就是思惟,思惟就是正確的觀察,不要有邪思惟、惡思惟,正確的觀察佛理;第三,修就是實踐,如何實踐呢?要持戒、修定、修慧。聞思修是學佛的基本方法,這是一個正確的途徑。至於現在學習佛學的地方還是有的,各個佛學院、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刊物,大家都可以去學。

52、如何看待菩提法門的大光明修持法?

答:《華嚴經》上講:「種種眷屬莊嚴放大光網。種種清淨莊嚴佛剎隨受化者。示現自在菩提法門。見諸如來。於大眾中而師子吼。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門光明觀察正念諸佛三昧。」這個大光明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講的般若,就是由般若智慧的光輝證得菩提。整個中觀,整個中國的三論宗都是講的這個內容,要修般若,而這個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讀經論,聽聞正法,語言就是文字嘛,你借語言多傳播正確的思想,這就是般若。那麼進一步就是觀照般若,觀照一切現象,一切道理,在觀照之中能夠分清因果,能夠觀察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可以生起觀照般若,在止觀中生起智慧。經過文字般若和觀照般若以後,就可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證得絕對真理,這叫實相般若。要走入菩提必須要以般若因才證得菩提果。

53、請問什麼是開光?

答:開光是現在時興的這麼個儀式,是佛教裡面的一個講法,是用於佛菩薩身上,哪個像塑好了,不管是佛像啊、菩薩像啊、羅漢像啊,修好了要開個光。殊不知這個光作為佛、作為菩薩、作為羅漢,它本身就有,用不著你開!這只是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就是說這樣開了光,一般人認為菩薩就靈了。殊不知你不開光,你虔誠禮拜,一樣的靈!一樣的感應!其實我們開光啊,要開自己的光,你心存慈悲,在科學的試驗裡,你就有紅光就有白光,如果你心存善良,光輝也有所不同。假若你是邪惡的心,那就不是光,周圍是黑氣,就與一切邪鬼惡神相應!為什麼佛有光圈、有白光啊,就是這個道理,光就是由心裡發射出來的,這個道理很好解釋,現在的科學證明力可以發光,我們心力是很大的,靜中的力量更大,可以發光。要開光就開自己的光,佛菩薩的光本來就有,用不著你開,那是流於形式,是一種俗傳,一種習慣。

54、怎樣理解往生到西方淨土?什麼東西往生了?是靈魂往生了麼?

答:佛教講世界有五濁惡世,有西方淨土。這個西方淨土的存在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感得了這個淨土,所謂淨就是沒有染污,是莊嚴的、清淨的,不管正報和依報都莊嚴,就稱之為淨土。從實際來講,淨土是存在的,不能否定,從理論來講,如何生淨土就在你的心,你的心能夠經常念佛,能夠經常存善念做好事,培功德,與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臨命終時,就可以即刻往生,這個生不是靈魂的生,是心靈的感應,這個不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但事實證明是有的。那個念佛往生的人,他真正能夠往生,一是他預知時至,一個月以前、半個月以前或者一個星期以前他就曉得;二是在往生的時候香氣滿室,異香滿室;三是他的身體很柔軟,發紅光,與眾不同,而且有些人雖然去了,但他身體還坐著不動。很多跡象證明往生是事實,不可疑惑。這個往生就不是什麼靈魂不靈魂的了,這是一種淨心,生命的力量。所以說從事、理兩方面都能證明往生是事實、是存在的。

55、人應該如何對待故去的親人?

答:思念故去的親人是自然的親情,思念父母恩啦,思念師長恩啦,思念朋友的友情,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化思念為行動,在佛法來講,以種善、種功德來追念他,使他得到好處,這是正確的思念。

56、為什麼不存好心的人,反而能馳吒商場數十載不倒?而好心人卻遭到了慘敗?

答:那些不存好心的人,反而還得到好處,這是世間一般的現象。但是你們要注意這個問題,不管是農工商政軍界,應該以德來指導,以德為指導,就是正道、正業。盡管暫時的失敗將來必然成功,後面就有一種大福在等著你。那種狡猾的人,不以德來指導,盡管逍遙於一時,得意於一時,但當果報來臨的時候,傾家蕩產,就不好了,你要看全面,看遠一點。

57、如何理解念佛法門的自力和他力?能知道自己往生到哪個品嗎?

答:淨土法門講通過念佛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需要自力和他力結合。自力是自己主觀上的努力,他力就代表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力,二者是結合起來的。單純靠自力不行,單純靠他力也不行。

單純靠自力的話,業障重,煩惱多,你要想一下子得解脫不可能,但是你不靠自力,純粹靠他力,就像一、二歲的小娃兒學走路一樣,他要願意走才能走,他要不願意走的話,媽媽把他強拉著走,他死命都不走,他要哭,根本不行。他媽媽就是他力。必須要靠他自己主觀上願意走,雖然走不穩當,媽媽拉著他,慢慢學走,自力、他力結合,就能學會走路。

為什麼說完全靠自力不行呢?由於業障重、煩惱多,修行時間會很長,就必須要靠他力。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自力、他力結合,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帶業往生。阿彌陀佛的願力很大,你能夠發那個「往生」的心,念佛,就在他的願力加持之中,臨命終就具備了往生的條件。

但是最重要的還要有自力,不能完全依靠他力。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一樣,小娃兒不走,你強拉他,他哭,在地上耍賴,就是不走,你有啥子辦法呀?所以這個自力很重要。

自力是什麼?就是信、願、行三結合,信仰要堅定,願力要誠懇,再結合行持。同時,在主觀上對於五濁惡世應該有厭離心,若你對五濁惡世沒得厭離心,貪愛心重,慾望心重,你念佛也起不了作用。「念不一不生極樂,愛不斷不離娑婆」,就說明這個道理,念不專一不行。如何專一呢?心、口、耳都不能亂,專一不散亂!

另外就是心中的願力要大,以三心念佛,第一個正直心、誠懇心;第二個深善心,一切合乎善法;第三個廣大心,要迴向,將自己念佛的功德迴向眾生。這樣子來念呢,就會起很大的作用,再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自力和他力兩種結合起來,肯定往生,當然是帶業往生。

至於往生以後的品呢,就看你平時的作為,看你的心力怎麼樣。你善念重,你修的人天法,你多念阿彌陀佛,起碼是下品;你慾念減少了,三業清靜,這樣子念佛,再結合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中品;你發菩薩心,悲心重,願度眾生,以這種菩提心而念佛,起碼是中品以上或上品。

58、是不是自力越大,他力越大?

答: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隨你的自力大小而決定的,你只要是起了心,與他的心就相應,就會感受到他的加持。自力越大,說明你心很誠懇,又修廣大心,阿彌陀佛就隨你的力量來加持你、接引你,你的感應就明顯,好像他力很大似的。實際上,阿彌陀佛對每一個眾生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樣的悲心、悲願,他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你主觀上不努力,或者說只有一點點努力,所得到的感應和加持就小。你不要以凡夫心來揣測佛心!

59、造了惡業的人受現世報,應怎樣開導呢?

答:造了惡業的人受現世報,受別人的打擊,工作不順利,生活很痛苦。你就應該以安慰的態度、委婉的態度,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不要直接跟他說因果關係:你造了那個因,你該受那個報,那當然他接受不了的啊!你只能說學佛人要隨緣過生活,多學忍辱般若蜜,忍辱就是福,吃虧就是福,造業由自己,別人要打擊你,那是他在造業,你就讓他造業,等於是你自己在消業。你這樣好好和他解釋,他絕對不會生氣,也比較容易接受。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去開導、勸解別人一定要有智慧,講究方式方法。為什麼佛有圓教、頓教,也有權教?權教就是方便,對哪種根基說哪種話。觀世音菩薩現三十二應身,就是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為之說法。佛法不是呆板的,要靈活,以靈活的方法,千言萬語說來說去,是要度他、接引他,使他走正道,中心是這個。

60、我最近感覺做好多事情不太順利,不太如願,在工作中、事業上,按常規來講,應該是我的東西,比如說錢財、職務等,但是得不到。這是為何呢?

答:要耐心等待,你不要急。在現有的狀況下好好努力,肯定有機會,千萬不要急躁,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馬上實現的。你在工作上會繼續發展,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何必急呢?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播下了種子,必然有果,這是個因果規律。

你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有兩個方面要注意一下:

一、工作上要有表現,盡職盡責,做出成績,就會得到大家的讚同、擁護。

二、自己態度方面盡量做到和諧,與人相處忍耐、寬容。在佛教來講,多同情別人,多修悲心,遇事不要專門為自己著想,多為別人著想,一心為別人,就把你的缺點改正了,改正了就是一帆風順,事業就順利。

61、單位裡面很複雜,有人看你太強,就想把你扳倒,而且明年是我的本命年,會不會有些坎坷?

答:你能力強,工作方面表現好,得到眾人擁護,就不要怕個別人的力量!在佛家來講,耕耘了,種了善因,人天擁護,人天歡喜,個別人要壓是壓不倒的,這是個因果規律。你要認清這一點。

至於說本命年,佛教是不講究這套的,命由自己創造,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不要去相信那些。主要在於自己,不要灰心,不要怕,最重要的是隨時隨地多培善因,不要管哪個年,什麼難關都衝得過!

62、《易經》是講占卜、八卦的嗎?

答:《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哲學,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都發源於《易經》。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實際上這個和諧的內容在《易經》裡面相當豐富:天、地、人三才,事事運轉叫和諧,講生生之道叫和諧,但是這個和,這個天地之和,要以人為主,人是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頂天立地的,天地的變化是以人心為轉移的。

這是什麼心呢?仁愛之心,仁愛之心與天地生長萬物的心是相應的,仁愛之心發展,天地的陰陽才能調和,就可以風調雨順、消滅災難。反之,人的仁愛心變化,變得凶殘、貪慾重,由於這種人為的關係,就可影響自然界,破壞自然界,天地陰陽失調,災難就多。

中國古代這個《易經》講仁愛是講得相當好的,不要把它看做是專門占卜的東西,雖然八卦占卜有它的道理在裡頭,但指揮這些占卜技術的是三才中的人,人呢就是以人心為主,人心就是仁愛,仁愛才有德。在佛家來講,慈悲才有德,沒得慈悲就失掉德的根本。儒家講,沒得人心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仁愛的根本,那就要亂,家庭要亂,社會要亂,國家要亂,你把這個道理拿來衡量過去和現在,就可以證明。這就有深刻的哲理在裡面。

很多人不懂《易經》,認為占卜、八卦就叫《易經》,實際不是那回事,那只是片面的,《易經》很有哲理,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治家治國、與人相處的道理。《易經》中講「與時諧行」,與時,就是說氣象、時間要前進,日新又日新,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現在你看國外都在研究《易經》,外國人都很重視《易經》,就是因為它有道理在裡面。但在佛教來講,它是世間法,講的是變法,這個變化隨著人心的變化而氣象環境都變化,以人心為主,但不變的方面它就沒講到,所以說還是屬於有為法。

63、師父,我和媽媽朝夕相處幾十年,現在她走了,我很難過,在家經都念不下去,也沒有心情上班,內心都是空的,也不知道她究竟往生沒有?我應該怎麼辦呢?

答:你要保持安定,不要難過,不要悲傷。你給你母親組織臨終助念,她走的時候很安靜,你超度了她,她已經往生了,你盡了大孝,還有什麼傷心的呢?平常有時間你就要多念佛,如果你過於傷心,讓她擔心你,就還要障礙她,因為她往生後,是有他心通的。

學佛人應與普通人有所不同,要明理,你光是那麼悲傷,把工作荒廢了,生活不安定,那就是摧殘自己,要不得!你應該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把這個身體保持好,工作好,還可以多做好事,對你母親有好處。而且把這個心迴向給廣大的眾生,就是盡大孝。就像地藏菩薩一樣,心願廣大,由報母恩擴大為報眾生恩。

64、師父,我和我媳婦志不同道不合,她想讓我一天到晚圍著她轉,而我又得幹事業,她就老和我吵架,是不是應該去改變她的世界觀呢?

答:那你就要心胸寬廣點,態度溫和點,她要吵,你就讓她吵,你不要理她,她吵一會兒也就不吵了。在言行上,不要抗拒她,慢慢改變她的內心,就好了,假若你把眼睛瞪起,盡管你不說話,也表示你內心對她不滿,也是在抗拒她,就相當於火上澆油。

解決這件事情的主動權在你,你一定要耐心點,要尊重她,平等對待她,多關心她,跟她講道理,讓她理解你,人心都是肉長的,時間長了,就會被感化的。

你想用你的世界觀來改變她的世界觀,那得看你是什麼世界觀?以正確的來改變不正確的是可以的,你假如是不正確的,你怎麼改變別人?當然,清官難斷家務事,無論如何,還是自己來解決,兩個人之間來解決。

65、打坐中如何觀想?

答:在打坐中要做到三結合,念佛、觀想、數息。你從一數到一百,心靜下來之後你就做光明想,想佛。光明照到自己,照到自己的六親眷屬、大地眾生,乃至三途:地獄、餓鬼、畜牲,光明遍照。光明遍照就是毗盧遮那佛的境界了,這個境界大得很,也就是《華嚴經》講的境界,在這中間,你不要著相,順其自然,一直念下去,觀想下去,久而久之心靜下來了,心靜就定,有定就有慧,有慧慢慢就悟了。但是不要求急,象彈琴一樣,彈過於急了就容易斷,慢了就聽不出聲調,要緩緩的,平平和和的。你要是這樣用功啊,對身體很好,心裡也越來越安靜,功夫慢慢就加深,這是個很簡單的辦法。

念佛結合觀想,做慈悲觀、光明觀,兩個結合起來,力量很強大。內心念佛,觀想佛像,而且不要自私,不要只是我個人要求生西方,那就要不得,要想到你的親戚六親眷屬,想到你的朋友師長,想到一切眾生,甚至想到三惡道的眾生,心胸廣大,這就是菩提心嘛,也叫廣大心,有這個廣大心,這個功德就大得很。《金剛經》講:不著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執相而修廣大心,這個福德就不可思量。

如是觀想時,心裡頭散亂,或者疲倦了,可下座休息一下或者進行禮拜。動與靜結合起來,久而久之動中就有靜,哪怕你在眾人中、鬧市中,就能保持靜態。動中有靜,這就是禪定功夫,任何外境都動不了,也就有了定力。

66、哪一條道路是成佛的最快法門?

成佛之道路,打個比方,相當於從北京到重慶,那麼從北京到重慶有幾種方式,可以坐飛機到,可以坐火車到,可以騎自行車到,也可以走路到,這些不同的路線,假設把它當做是學佛的某一個法門,那麼在眾多法門中,哪一種既快又好,是坐飛機到呢?

答:最快最好就是發大乘心,發堅固菩提心,你說是發了心馬上就成佛也不可能,還必須有一個修行的階梯,踏踏實實地把成佛的資糧準備好,就像你要坐飛機,必須要先把飛機造好,把起飛前的一切安全事項精心準備完畢。飛機的造價高啊!幾百個億!每一個螺絲都不能出問題,而且要求飛行員技術過硬,還要看天氣狀況,否則飛到半空中掉下來,機毀人亡。

修學菩薩行就是如此,必須發心,必須踏踏實實地修學,必須要有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每個菩薩都有願,普賢菩薩十大願,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觀音菩薩有十二大願。

願力不可缺,隨著願力,本著四無量心,修四攝六度,經過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最後到達成佛的究竟位,這是有階梯的。《華嚴經》將菩薩修行成佛的路線圖,分為七個階段: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又分為五位,十住、十行、十迴向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名資糧位;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名加行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名通達位或見道位;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而復修習根本之智,名修習位;經過等覺到妙覺,證入佛位,名究竟位。

從初地到十地依次圓成十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那就是一步一步地實修實證。

初地斷掉分別二障,自利利他,廣修佈施,施而不執,三輪體空,圓成施度。

二地心性清淨,具足清淨見,在行動中遠離煩惱污染,嚴持菩薩的三聚淨戒,圓成戒度。

三地成就勝定即殊勝的禪定,證得微妙的法樂,生起慧光,心胸廣大,忍辱柔和,圓成忍辱度。

四地在修行中精進努力,安住於菩提分法,除掉身見、邊見、一切邪見,慧焰增勝,圓成精進度。

五地能夠圓通真俗二諦,修行禪定,圓成靜慮度。

六地般若智現前,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圓成般若度。

七地用力觀一切諸法無相,加功用行,時間很長,圓成方便度。此地伏除俱生煩惱障的種子和現行,斷除分段生死,解脫生死輪迴,但俱生所知障的種子還潛伏著,還要現行。

八地觀諸法無相,由勉強到自然,任運自如,修無相觀,觀我、法二空,一切內境外境現前,做到如如不動,不為無明煩惱所障,真正到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這時完成願度。

九地成就殊勝微妙的智慧,具備四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義無礙解、樂說無礙解。此時就能說法利生,完成力度。

十地具足眾妙功德,斷除一切煩惱障礙,證得法身後,智慧就像天空的雲一樣,佈滿天空,降大法雨,使眾生得到滋潤,大地得到清涼,完成智度。到此時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和種子,徹底伏除。

所以學佛就是悟真求實,來不得半點虛假,十地修行的次序就是分分斷,分分證,斷一分無明就證一分真如,這樣子逐步積累起來的。看起來困難,時間很長,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但你只要發了心,因中就有果,這個果是不可思議的。利根特別聰明,頓悟頓斷,殊不知這個漸與頓是統一的,頓必須有漸,經過漸才有頓,今生悟得快、斷得快、登果快,都是過去世累積修行的結果。比如說你現在是個博士,但你必須要經過幼稚生、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這個次序,逐步學習,最後才能獲得博士學位。

67、學小乘佛法的人,是否可以成佛?

答:依小乘的教義來講,最後只能成阿羅漢,主要是斷盡了三界的見惑、思惑,消除了業,得到解脫。見惑是理方面的,思惑就是煩惱。小乘的次第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叫須陀洹,華譯為預流,什麼叫預流?就是進入初果,開始預入聖者之流,登入聖位,不再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的賢位了。預流主要是把三界的見惑全部斷了。見惑就是迷於理的障礙,迷於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

二果叫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二果除斷見惑以外,還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斷六品。

三果叫阿那含,華譯為不還,或是不來,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四果叫阿羅漢,華言無學,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槃,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四智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我生已盡,即生死已斷,不再受分段生死的痛苦;梵行已立,就是清淨的解脫行已經建立起來了;所作已辦,應該做的事情,已經辦了;不受後有,不再受果報。

小乘到了阿羅漢就是極果,為什麼說不能證佛果呢?因為佛果必須要發菩提心,要有悲願,在五濁惡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度眾生,不度眾生就不能成佛。小乘只能證人無我,不能證法無我。大乘菩薩就是進一步證法無我,證法無我達到斷法執,最後轉識成智,證得三身,證得五眼六通,叫佛果。當然也有些小乘回小向大,那就是發大乘心的小乘,這是個例外,一般講小乘只證阿羅漢果。

68、如幻三昧與海印三昧,是否有次第上的區別?

答:三昧就是定,其名稱很多,有如幻三昧、海印三昧、法華三昧、首楞嚴三昧等。如幻三昧是觀緣起性空,觀一切森羅萬象、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不實在的,當體即空,由此求得了悟。《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夢、幻、泡、影、露、電六個譬喻,說明這個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過去的事情如夢一般;五蘊身是幻化的,當前的事物就像演戲、耍戲法一樣;泡就是水泡,像那個水上的浮泡,轉眼就沒得了;影呢就是人的動作和一切業,隨身而現,就像影子一樣是變化的;露呢就是不管你富貴功名、地位再高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會就沒得了;電就是人生的光陰,如電光石火一樣,很快,一閃就沒有了。這幾個譬喻說明眾生、宇宙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不實在的,因此就要看淡放下,當體即空。這是從時間、事相方面來說明一切如幻,而修習如幻三昧,是從般若的角度講的。

從唯識法相來講,是從裡到外,從內心深處首先要了解什麼空?空是無我所顯,它是從心遣執到境界。具體來講,心裡不要起妄想,消滅妄想執著,沒什麼能取所取、能願所願。妄想執著,唯識法相上叫遍計執,消滅遍計執,就知一切因緣生法,依他如幻,由此修習如幻三昧而證圓成實。

因此,對於空,般若從外邊了解進入,唯識從內部了解起,二二一的東西,這樣子看一切如幻,叫如幻三昧,這是修行方面一個很重要的定。

海印三昧是定中之一,到達海印三昧,就是圓成實的境界。海印就是大海沒有波濤的時候,一切影像,天上的、地下的看得清清楚楚。以大海沒有波濤,沒有風浪,平靜如鏡子一樣,升起智慧,證得無我的境界,叫海印三昧,就是一個圓成實的境界、已經要到達佛果位的一個境界。

一般從次第上來講,如幻三昧都是在因位上、菩薩的因位上,海印三昧是觀無我達到比較高的境界,已經進入圓成實的境界了。觀照般若的境界很深,《心經》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地位很高,不但了解人無我,而且了解法無我,雙證人、法二空,由觀照般若進一步進入實相般若,即真如境界,也就是圓成實、海印三昧。

69、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啊?

答:念經要不快不慢,要合適。念快了氣來不及,念慢了速度又不夠,同修行一樣,跑快了易摔倒,走慢了又沒有進展。不要在表面上求快,最重要就是心誠,心要誠懇,要專一、安靜,到這個境界,才有功效。快得很了,把字念掉了、念錯了,反而不好。太慢了呢,心又容易散亂,打妄想。所以要不快不慢。

70、修習戒定慧後,具體效果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是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持戒就是自己受了什麼戒,就要守,比如說受了三皈五戒,就要修十善業。修定就是靜坐,「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七寶微妙塔,寶塔頃刻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說明修定的功德很大啊!修慧就要讀經典,學習經典。這是基本方法,除了戒定慧以外,那就要多做功德事情,培功德,積福報,福慧雙修。修行,要腳踏實地,不要求快,也不能慢,慢就懶惰了,欲速也不能達,要不緩不慢,適中,一步步走。

至於這個效果就是要看經過修持,一天兩天三天慢慢延續下去,看你的習氣斷沒斷?以前有貢高我慢的習氣,經過修持以後,謙虛和藹,心平氣和,就得了受用了。以前貪心重,貪權貪財貪色貪名貪利,什麼都想貪,經過修行以後,對於一切物質境界,能夠看得淡,就說明進步了,有受用。過去愛發嗔恨,動不動就罵人打人,說粗惡語,經過修行以後,心平氣和,而且對人很慈悲平和,就得到受用了。現在得到受用,積累下去就是成佛的因,這是不可思議的。

71、《華嚴經》上講的十玄門,其中有一門叫秘密隱顯俱成門,說明大小漸頓都是佛方便權巧的說法,實際上只有一個佛乘。如何理解修行法門的大小漸頓?佛乘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呢?

答:大小漸頓,大小是從發心講的,漸頓是從時間講的,利根、鈍根是從根機講的,小乘大乘,漸與頓,都是方便說,佛乘才是圓滿說。

佛乘就是悲智圓滿,福慧都具足,也叫菩薩乘。從唯識法相上講,已經轉識成智,證得三身四智。《法華經》中有首偈子: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方便說就是大小、秘密、隱顯,實際上最終要導入佛乘。《法華經》上用譬喻講法,講得很清楚,有七個譬喻:火宅喻、三車喻、窮子得寶喻、化城喻、衣裡藏珠喻、鑿井喻、藥草喻。火宅喻就是馬上要離開三界,修小乘就可離開三界;三車喻就是羊車、鹿車、牛車,羊車是聲聞,鹿車是獨覺,大白牛車就是菩薩,那你坐哪個車啊?不管怎麼說,最好最快最穩當是大白牛車,那就是菩薩乘。

72、什麼時候才能知道自己學佛修行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呢?

答:開口吃飯,到吃一半,最後吃完,只有自己最清楚。開口吃的滋味比較淺,慢慢吃到一半,就深入了,吃完以後啊,身心輕快,肚子吃飽了,境界就不同了,這個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有個譬喻,佛在世時有個癡人,有天餓了吃餅子,吃一個不飽,兩個也不飽,吃了第七個就飽了,他說,早知道我就只吃這一個就好了!哈哈,他不曉得漸次問題,積累的道理!

73、佛家的慈悲有何特點?

為人處事,要道德,家庭社會國家都必須要有一個道德,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為中,不倚之為庸。道家講清淨無為,要少欲知足,過淡泊生活,屬天人境界。諸葛亮講「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就是道家思想,比較超脫。

但是佛家講慈悲為懷,出世而入世,是一種大乘境界、菩薩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怎樣才有慈悲?念眾生苦,要救眾生,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須要由慈悲來鞏固,比如樹根,必須要雨水滋潤,才能發芽、開花、結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樣,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雨水,否則不能生長。只有大悲心的對像、空間、時間、目的是廣大的,對像就是胎卵濕化,甚至包括一切飛潛動植(飛的、潛藏的、動物的、植物的),植物裡有生機,也是不能隨意損害的。

空間很寬,指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這麼一個寬廣的空間。我這個家、我這個集團、我這個民族、我這個國家,這個空間在佛教來說是很窄的,有「我」字在裡面。

時間長,就是不但我現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難,時間很長。

目標遠,什麼目標遠?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財物的解決,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將來都成佛,入無餘涅槃,證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這一個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愛、一般的仁了,超過道家,超過儒家,超過一切宗教。《心經》的頭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包括得很寬,度一切苦厄到哪裡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這個境界很廣大,佛心就是廣大心、清淨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沒有這些心,就不能度眾生。

74、小孩看書,可以過目不忘,長大一些後,這個功能就沒有,這是什麼原因?

答:孩童時期,具有童真,靈性還在,慢慢長大就與世間相關係了,涉歷深後,就牽扯到社會各方面。他的思想一開展,感情一衝動,煩惱加重,理智受蒙蔽,就把靈性掩蓋了,當然就要遲鈍得多,世間都是這樣子的。

75、最近我覺得我的記憶力非常好,有些書的內容看一遍就記住了,這是何道理呢?

答:這有兩方面關係,一是思維活動,經常用到它就靈活,就像水一樣,池塘的水容易腐朽,溪裡的水、河裡的水是活動的,就要靈活得多;另外就是佛家修行,慢慢定力增加了,智慧增長了,就會有所不同。

76、什麼叫教理行果?

答:教理行果是佛經的整體內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

理呢,就是說明這個教的內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經》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諦。唯識法相的經典是華嚴六經,這是大乘教、唯識法相教,內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般若是大乘經、大乘教,理就是講空、緣起性空。

行就是說結合實際行動來行,基本的行就是戒定慧,不管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只是其境界不同。

果是經過行以後,應得的果報,小乘果阿羅漢,大乘果就是佛。小乘果又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這個層次。大乘有五十二位:十信、十行、十住、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妙覺就是佛果。

77、何謂慈宗三要?

答:慈宗是太虛大師提出來的,太虛大師崇尚彌勒菩薩,慈就代表彌勒菩薩,慈是彌勒的姓,彌勒菩薩就是慈氏菩薩。太虛大師有本書叫《慈宗三要》,哪三要?行方面是《瑜伽菩薩戒本》;經典方面是《彌勒上生經》;教理方面是《瑜伽師地論》,特別是其中的《瑜伽真實品》。太虛大師把它整合後,叫《慈宗三要》。學習彌勒菩薩的學問,必須通達《慈宗三要》。

78、慈宗的朝暮課誦與其它寺院有何不同?

答:當時,太虛大師統領的寺院的朝暮課誦與其他寺院有所不同,我們在漢藏理教院,早上就念《彌勒上生經》,念讚彌勒菩薩的偈子,讚了以後就念彌勒菩薩。晚課一般來說還是要放蒙山,念大懺悔文,只有早晨不同。半月誦戒就誦《瑜伽菩薩戒本》,其他寺院是誦《梵網戒》。現在彌勒菩薩應化的道場寧波雪竇寺仍在按照太虛大師製定的慈宗朝暮課誦做功課,其它寺院的功課是根據禪宗來的,叫禪門課誦。

79、慈宗淨土和彌陀淨土有什麼差別?

答:慈宗淨土重點是在人間,彌勒菩薩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內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內院是特別清淨的境界。就是說彌勒菩薩的願望,要把兜率淨土化成人間淨土,整個人間就變成了人間的極樂國。所以太虛大師學彌勒菩薩,他的願望就是實現人間佛教,把人間化成淨土,這是最現實的。彌陀淨土就是生西方嘛,求究竟解脫。

80、那您發願往生西方淨土?還是彌勒淨土?

答:哈哈,我的願望與一般人有點不同,先生西方,後到兜率,再到人間。其實真的來講到了那個境界的話,隨心所欲,無我而不自在,哪分什麼東西?都是一樣的,都在華藏世界裡面。

佛佛道同,沒有高下,有人說彌陀佛要高些,釋迦佛低一些,有人說毗盧佛高一些,釋迦佛要低一些,都是錯誤的東西,哪有那81、經上說,誦二十一天《法華經》就可以見普賢菩薩,我發誓每天誦一遍,但是因為工作太忙,誦一遍又需要五個小時,就中斷了,怎麼辦呢?怎樣誦讀加持力才大呢?

答:你不一定要求見到普賢菩薩,你只要安心誦,與普賢菩薩的願望相應,普賢菩薩必然會在暗中保護你。

你工作忙,日常事務又多,就不要勉強,否則身體受不了,有身體就可以長遠誦。學佛修行,不要急,也不要緩,要適當。就像彈琴一樣,彈得過急,弦要斷,過緩又不出音調,一定要平和、適當。你不一定每天要念完一遍,可以念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都可以。

比如我讀《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共六百卷,一天怎麼念得完呢?一般十天都念不完,我就按計劃,一天念個五卷,慢慢積累下去,到了半年就六百卷,就念完了,而且還有好處。我讀的許多大經都是按照這個方法讀完的。像你那麼急,怎麼行呢?那個要不得,過於急了不行。

《法華經》共二十八品,你可按照計劃,第一天念九品,第二天念九品,第三天念十品,這樣三天就輕輕鬆鬆的念完了,也不覺得勞累,日常生活工作都兼顧了,收益還很大。你要是想一天讀完,又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精神就受不了,其它的工作也幹不好。而且你那個是囫圇吞棗啊,豬八戒吃人參果嘛,嘗不到味道。對不對?要慢慢來,邊讀邊思維,這樣才有好處,把你急躁的病也治了,對身體也有好處,心理狀態也就正常。從現在開始,就按我說的這個方法,照著做,保證不錯。

至於說加持力的大小,就看你的心了。心要誠,心要遠大,心要對佛菩薩恭敬,心要對眾生悲憫,有這個心,哪怕你讀一卷,念一句佛號,那個力量都大得很。懂麼?不是數量越多力量就越大,如果心不到,哪怕你念得用籮兜來裝,都不起作用。就像老太婆一心念佛,但她不懂方法,心不誠,沒有大心,一天到晚念,念到身疲舌焦,起不到好的作用。所以關鍵是心要誠,心要大,緩緩地念下去,那個力量很大,念一句頂一百句,頂一萬句!

82、《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見人就跪有何深意?

答:常不輕菩薩見人就跪,就磕頭。有些人批評他,罵他,他還是磕頭。打他,他跑得遠遠的,還是磕頭。因為他這樣對眾生,所以很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呢?一是尊重眾生,眾生都有佛性;二是他能夠發大心,普遍的禮敬眾生;第三就是不著相,罵他打他,他無所謂,所以他能很快成佛。你把這個道理真正體會到就有好處,要向他學習,遇到什麼逆緣,不順心的時候,就要忍耐,不要發火、發脾氣!

83、妙法蓮花的意思是什麼?

答:《妙法蓮花經》的妙法就代表心,心最微妙,什麼叫妙法?微妙廣大莫過於心,但是眾生心就不微妙,它叫妄心。我們學佛就是把妄心轉成真心,恢復了真心就廣大而微妙,就有智慧,一切森羅萬象,都是真心的作用。心力不可思議,我們讀這個經就是要恢復這個心,怎樣恢復呢?像蓮花一樣,要學蓮花。蓮花有大悲心,有大智慧,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微妙就代表有智慧,從有到空,從空到有,從相到性,從性到相,二諦融通;香潔是什麼?本身非常純淨,盡管在污泥之中,不受污泥之染,能夠吐出芳香,淨化環境,給眾生好處,品德很高。有這麼一個大智慧、大悲心,你的真心就恢復了,叫妙法蓮花。

84、五明是什麼?

菩薩學處,當於五明中求,這句話是彌勒菩薩講的。做個菩薩,要曉得具體內容,在五明中求,哪五明?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

內明就是佛學,佛學講心嘛,心內嘛,心法,只有佛法最廣大,最高;聲明,語言文字學,也包括音蘊學;因明就是論理學、邏輯學;醫方明就是醫藥學;工巧明就是科學。五明都要懂,學通了就可二諦圓融,其中內明是最高的智慧,其它四明就是度眾生的工具,度眾生的方便。

85、我大學畢業後開了個公司,現在不想開了,準備出家,好不好呢?

答:還是要把公司開好,把工作做好,有力量有財源就能多做好事,多做利益眾生的事,在行菩薩道時,心地清淨,心地光明,沒得雜念,沒得污穢的東西,這就是在家的出家。懂不懂?不一定是穿和尚衣服才叫出家。

現在出家修行呢,情況不同,時代不同,也不是你所想的那麼簡單。過去說出家修行,就是清淨念佛、拜佛、誦經,現在不可能的,日常事務很多,而且出家責任相當大啊,不但自己要修行解脫,還要準備資糧度眾生,要擔起更重要的任務。這些事情都要想好,想好就不後悔!

86、我們受了菩薩戒,若犯戒怎麼辦?心裡很害怕,是不是罪過很深?

師父:那就要看情況,菩薩戒有重戒、輕戒。在家菩薩戒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犯了重戒就要重新受,輕戒就懺悔,要在佛菩薩的面前,當著三師以上懺悔。假如是故意犯,明知故犯,犯了還不以為恥,認為這是個樂趣,而且累犯不改、不懺悔,那就很嚴重了。

至於罪過的輕重,就要分別情況。菩薩戒是心戒,假若你心裡面對眾生有悲心,不起瞋恨,就不犯戒。假如你沒有悲心起瞋恨,那就根本犯戒。有些戒犯了沒有罪,有些戒犯了很輕,有些戒犯了很重,情況不同,不是一概都很重。受菩薩戒、學菩薩是好事情,不要怕,要有決心,要勇敢,學菩薩就是要有悲心,要救苦救難,悲心是根本!有什麼好怕的?當菩薩是最好的事情,救別人的苦難,幫助別人,這多好的事情嘛,只有當菩薩才做得到,不當菩薩就管自己,個人打掃門前雪,那種自己私心雜念的人,品格不高,不值得學啊!

88、學習時應如何去看書?

答:學習的時候要用心,心要專注在書本上。一是看,二是問,看得懂就看下去,看不懂就要問。問的方法很多,問老師、問同學、翻字典,都是問。學問學問,學而不問就不能學。這個就需要自己用心,你看《遺教經》講:「置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思是說我們置心在一處,集中精神,沒有哪樣事情不能辦。中國有句古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誠心到了,把金石都打得開,心理力量就有這麼大,就看你用不用,所以看書一定要用心,同時也還有許多方法。

我在龜山書院、漢藏教理學院讀書的時候,看書首先就要求背誦,象《唯識三字經》、《佛教三字經》、《八識規矩頌》、《二十唯識頌》等經典,統統必須會背。接下來才是解,把每個名相的意思弄清楚,比如說什麼叫心王、什麼叫心所等。背了名相,理解了意思以後,再來貫穿整個意義,抓住綱要。而且在學的時候,做到眼睛看書,耳朵聽講,心裡記三結合,這是一個學習方法。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老師邊講,我們邊記,記下來以後把它整理出來,交給老師,不懂,再改,這樣就上進了。所以學習一要有正確的方法,二要用心。

89、我們現在還沒有具備真正的正見,現在流通的書本又特別多,應如何去選擇呢?

答:應該先讀初級的書、基礎的書,比如學戒,你要先把三皈五戒、沙彌戒等戒律都要搞清楚。學沙彌尼戒,你把那個戒先背得,背得以後再進一步去理解,什麼叫戒體?什麼叫戒相?什麼叫戒法?什麼叫戒行?一步步來,從初級到中級。比如學唯識,你起碼要把《百法明門論》、《五蘊論》背熟,從最基礎的開始,讀最基礎的書,從初級到中級,一步步來,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有興趣,他就會自己想辦法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過去我們讀書的方法是:必須先背,背熟再解釋名相,名相解了再貫通意義,而且不但是背得記得,還要寫到本子上,經常溫習,才不會忘記嘛。

90、善知識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答:分為幾種,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導的善知識;有佛法廣博的善知識;有同行的善知識,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識。當然善知識一般來說,德行學問都好,這叫做善知識,這是個衡量善知識的標準。但現在所講善知識的標準很寬,只要是有長處的,只看長處,學長處,不要看他的短處,假如你看他的短處,把長處忽略了,也學不到東西。這點要注意一下,很重要。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什麼人都得參啊,有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醫生、水手、船工、建築師,還有神仙、婆羅門,你不能說他沒有長處了,他總有他的長處嘛,所以在選擇過程中,你要有所選擇,但是你不能只看他的短處,要看他的長處,不然不容易找到善知識。

種講法?成了佛都是一樣的!

91、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趙朴老提出的人間佛教,以及印順法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他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

答:人生佛教,是太虛大師首先提出來的,在人乘的基礎上,人乘就是明因果,作三皈,守五戒十善;這一步走好,在這一個基礎上,發菩提心,學菩薩,所以他這個人生佛教與菩薩與佛是聯繫起來的,並不是說離開佛菩薩來談人生,如果離開,那就是普通講的人生。人成佛即成,這與成佛是聯繫起來的。

趙朴老在這個基礎上,強調適應時代,契理契機。契理就是不違反原則,發揚優良傳統,關於優良傳統,趙朴老提出來的,有農禪結合啊,研究佛法呀,增進國際友誼啊,搞好接待啊,這是優良傳統。適應時代就是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

農禪結合,指要勞動、要學習、要修行,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要結合時代,增進學術研究,就是把那個迷信消極的外衣去掉,發揚佛教真理,必須增進學術研究,把真理擺出來,讓大家信服,這個優良傳統也適應時代。增進國際友誼,歷史上有鑒真大師、玄奘法師、法顯法師等很多法師,對國際方面交往都是以佛教真理交往,和平交往,這是優良傳統。我們現在為了增進國際和平,發揚佛教真理,就要發揚這個傳統,所以政府也很重視,希望佛教從這方面做出貢獻,繼承傳統,又結合形式。但趙朴老所提人間佛教的精神是在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基礎上發揚出來的。

印順法師提出的人間佛教是站在印度佛學《阿含經》基礎上,提倡以人為本的精神。他認為在中國佛教大乘方面,象《起信論》、《楞嚴經》這些,是中國的佛學,中國的佛學就缺乏印度的根據。他這個講法是站在人本主義上講的,以人為本,那麼從佛學觀點來講,完全以人為本,與我們十法界的聖賢法界——菩薩、佛脫節,那麼你想解脫,如何才能解脫呢?你想學菩薩行,如何學呢?菩薩要修四無量心、四攝、六度,你光是做人能辦得到嗎?人本主義是以人為本位的,那是人天小果,因此,關於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大家存有異議。但是從做人來說,完成道德,進一步淨化心靈,這方面是好的,有他的長處。你首先要把人做好,人做好也是學菩薩的基礎。

但與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的差別在哪裡啊?人生佛教在人做好的基礎上,同時發菩薩心,他與佛乘是掛起勾來的,假如你單純講做人,而不講發菩薩心,那麼試問你怎樣去修菩薩行呢?就不能修菩薩行了,你單做個人,就是人天乘的人,等於儒家一樣,講仁、義、理、智、信五倫八德,是那種人,那個就比較狹隘。而佛法講的人很廣大的,太虛大師講做人,首先做人,把人的道德搞好,再發菩提心,做菩薩,為超人,菩薩完成就是佛,為超超人,但他還是人,就完成人格了,這就沒有脫鉤,它與成佛是完全聯繫起來的。

92、如何處理學習與弘法的關係?

答:現階段,你們應好好靜下心來學習,閉關修行,我們古德閉關,起碼要靜修五、六年,把藏經讀完,才能出來弘法。所以你們現在不要急著去講經說法、弘法利生,最好是踏踏實實的埋頭苦學,學它個若干年出來,把藏經讀完,有了正見那才是起步。再與實踐相結合,那就是自己持戒修定,身心要受磨練,《金剛經》講:要調伏其心,要降伏其心。內心不調和、不降伏,沒得受用,佛法的真理你就悟不到。所以佛法不是光是說啊,光是寫啊,一定要有真實的體悟,否則不解決問題。

93、《法華經》上有一品講:不可親近聲聞比丘。什麼叫聲聞比丘?

答:《法華經》講的是一乘境界,這一乘就是佛乘,聲聞比丘就是講在深山老林裡修行,主要是求自己解脫,沒有悲憫心救人,所以佛就呵斥,說他們是焦芽敗種,呵斥得很厲害。佛之所以呵斥他們,也不是說這種修行要不得,假如完全像他們一樣的話,菩提心就斷了,眾生沒得人救度,故罵為焦芽敗種,佛是在這個前提下說的。對於修行來說,要達到身心清淨需要經過一些階段,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製訂一個修行方案,何時閉關獨修?何時研讀藏經?何時弘法利生?但不管何時何地,萬不可喪失菩提心。

94、現在講與時俱進,我們作為出家人,卻必須要去學習世俗方面的學問,以及處理很多世俗方面的東西,對這個問題應怎樣去看待?

答:世俗的東西看你以怎樣的心去對待?要善用其心,你假如心隨境轉,那就沒有辦法,隨世俗轉了。在世俗中,心不隨境轉,不隨世俗轉,那就沒關係了。但是世俗的許多事情呢,戒裡規定你不應該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比如世俗上講應酬啊、吃喝啊、跳舞啊、唱歌啊、娛樂啊,你就不要去搞那一套,當然居士可以,但出家人絕對不能搞。

至於世俗方面的學問,那是學知識嘛,你只要把你的三個特點保持:素食、僧裝、獨身,並堅定信仰三寶,信仰因果,堅持基本戒,三皈五戒,就不用害怕。這和修行也不是脫離的,遍學五明,象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什麼都要去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在現實生活中,增長知識,增長學問,清淨身心,將來才能更好地弘法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