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可見淨土法門,能否往生西方,關鍵在於是否有真信切願。印光大師也說:「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信願行三者,是西方淨土之生因,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資糧。「蓋淨土法門,不出信、行、願三。」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對淨土三資糧,淨土宗歷代祖師大德多有開示、說明,多位祖師留下著作造福後世、當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師寫《勸發菩提心文》,作《西方發願文注》,著《涅槃會發願文》。其淨土思想中立願指向明確,發願理論豐富。省庵大師把發願作為修學淨土法門的第一要務,認為立願是具該信、行的資糧樞紐,彰顯、重視立願的重要性。

一、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三資糧中,發願是生信之後的必然步驟。對西方淨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樂求也,也就是欣然願往生到淨土。願就是心願,是從自己內心發心立願,是發自肺腑的誓願。淨土法門的修行重在立願,願是淨土得生與否的關鍵,如蕅益大師所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又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

省庵大師秉承淨土法門有關發願的思想理論,對淨土立願的重要性給予多次論證、說明和勸導。他在《勸發菩提心文》中殷殷囑託道:「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修學佛法之入門要道,不在他處,首在發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緊急的要事,首先是立願,行無願不成,無願必至退轉。發心立願,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條件。如果不能發平等慈悲的廣大之心,立下堅固不退之願,則縱使經歷塵點劫數,依然不能了脫生死,還在六道輪迴。所謂的修行,只是徒勞。《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有一菩薩,往昔遇佛,發菩提心。後在世間修行,將前所發菩提心忘失,結果所修無論世間善,還是出世間善,都成了魔業。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況未發?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發願是修行不可緩之事,欲修學佛法必先立願。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觀音菩薩發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等等,都是後世修學的模範,也昭示了修行以立願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開示:「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不要認為一念輕微,虛願無益。能發一念西方願,即播將來淨土種。依真心修行,心真則事也真實;依大願精進,願廣則行深。世間至大者無非虛空,然而與心想比,虛空非大,還是心為大。此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包太虛,周沙界。世間至堅者無非金剛,然而與願力相比,金剛非堅,還是願力最堅。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西方願。與會大眾,近日結成蓮社,發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那麼我們未來成就果覺圓滿三十二相,百福莊嚴,就是以今天的發願為起點。淨土十祖行策大師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說:「然選佛場開,是處可入。無論深山淨剎世路風塵,要須心作南車,願為前導,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淨土,必須以發心立願為導向。否則,就會發生方向性的錯誤。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列舉了十大願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臨命終時所顯發的力用。經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文描述了一個臨終者,哪怕是國王這樣的世間最至尊至貴的人,在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他的大臣輔相、象馬車乘以及一切珍寶財物、妻妾奴婢、尊貴榮譽等等有形的和無相的一切,都不能隨他而去。十大願王內含了引導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臨命終時,顯發無作妙用,引導行人往生西方。以此類推,我們淨業行人平時立願往生西方,精進修行,是植願力之因,而臨命終時乘願往生極樂,即是兌現願力之殊勝果報。

所以說,信願行淨土三資糧中,願起著決定性作用。省庵大師在《勸修淨土詩》的序言中說:「有行無願,終不往生。」沒有生到西方淨土的願力,縱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亂,也不會生到西方。在《西方發願文注》中,省庵大師論述了信願行淨土三資糧的關係:「又願之一字,具該信、行。信則自、他、因、果、事、理不虛(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為因,往生作佛為果實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實,故云不虛) 。行則專事持名, 不雜不散。願則心心好樂,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無願者有矣,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也。」

淨土法門的發願,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師所說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實不虛(即相信自心本來是佛,別人也如此。相信念佛為因,必會成就往生淨土和最終成佛的果報。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存在,而理體上的西方極樂世界為自心所具、所現。這些一一都是真實的,因此說不虛)。行則是專一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雜不散。願則是心裡時時都懷著喜樂,念念都期盼往生。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對西方淨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願往生。但是,已發下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誓願,卻仍然對淨土無信,並沒有念佛的行持,這樣的事是沒有的。

省庵大師作有一首論述淨土信願行三資糧的詩,詩中寫道:「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種,行足還加願力堅。路乏資糧終不到(有信願無行),馬無韁御孰能前(有信行無願) 。但將三事為符契, 攜手同登九品蓮。」有信願無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淨土。有信有行卻沒有往生的誓願,這就像馬沒有韁繩而不能駕馭前行一樣,是不能生到西方淨土的。

有人對往生淨土需要發願心有疑問,省庵大師在《西方發願文注》中作了假設性的問答,對發願的疑問進行了解疑答惑:「又問:為善生天,作惡入地獄,本不發願。念佛往生,亦復如是,何須待願而後生耶?答:三界因果,隨業所感,固不待願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無大願要期,縱然念佛,決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雖無御者,亦知歸宿。如行生路,決無趨向,必須御者手執繩頭,復加鞭策,然後方行。眾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繩頭,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如牛無御。故必以發願為要也。」

有人問道:行善者生天,作惡者墮入地獄,並不需要發願。念佛往生,也應如此,何必非要發願後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師解釋道:三界內的因果報應,都是隨眾生各自的業力所感,自然不用發願便會如此。求生西方淨土乃是橫超三界、出離生死的出世間大事因緣,如果不發大願激勵、約束自己,縱然念佛,也決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雖然無人駕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會搞不清方向,必須由御者手執韁繩,再加以鞭策,然後才能前行。眾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淨土如生路,願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韁繩,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淨土猶如行路,無願便不能往生,就像牛無人駕御不能前行一樣。所以往生淨土的事業,必須用發願來激勵自己、約束自己、引導自己。

省庵大師「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廣則行深」、「有行無願,終不往生」、「願之一字,具該信、行」、「未有有願而無信行者」、「往生如行路,無願不生」、淨土法門「以發願為要」等有關淨土立願的觀點,既繼承了以前淨土祖師大德有關淨土立願的思想,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更把立願擺到了修學淨土法門的首要位置,作為念佛行持的動力源泉,具該信、行的資糧樞紐,成辦往生事業的第一要務,充分彰顯了立願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淨土中的關鍵作用。

二、重視發願作表率

省庵大師在《念佛規約》中寫道:「午飯後六枝香,用晚粥;明相既沒,念佛六枝香,俟第六枝香將半,即向上長跪,稱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滿百聲,誦《小淨土文》,禮佛十二拜,歸單養息。餘日例此,至第七夜誦《西方發願文》,禮佛四十八拜。餘日二七亦例此。」[13]與行策大師不同的是,省庵大師要求每天念佛結束時,都要念遵式大師的《小淨土文》,每滿一個七都要誦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明顯增加了發願在打七中的份量,凸顯了對發願的重視。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春,省庵大師返回阿育王山,為啟建涅槃法會做最後的準備。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涅槃會發願文》,立四十八大願,願生西方,廣度眾生。他自述發下此四十八大願的因緣有十:一是念佛恩重難報,二是念父母恩,三是念生死苦,四是自傷不逢佛世不見佛,五是見佛法欲滅眾生可愍,六是舍利難值而自己有幸得見,七是涅槃難遇而生悲戀心,八是令諸眾生種下、增長善根,九是令諸眾生歸依佛法僧而遠離邪見,十是「與現前大眾,同發誓願,求生淨土」。省庵大師欲報佛恩、父母恩,悲眾生苦,痛佛法衰,欲挽法運,欲護正法,啟教於當今,期生於淨土,發四十八之大願,願力宏深,願願度生,體現了他重視發願的淨土思想和上求下化的菩提大心。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的四十八願,除了報佛恩、父母恩,憐愍眾生,拔眾生苦、代眾生苦等上求佛法下行化度的願文外,很大篇幅有關淨土修行。念佛三昧屬行持的功夫,既是往生淨土後品位高低的依據,更是臨終往生的保證,省庵大師發願說:「第七願者,願我速證念佛三昧,心心無間,念念相應。於佛菩提,永無退轉。」他在第九願中說:「願我得大辯才,闡揚淨土法門,令無量人咸生彼國。」 他不僅自己願生西方淨土,更願意弘揚這三根普被的末世度生津梁,願得無礙辯才,使無量大眾同生極樂國土。他的第十三願說:「願我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心自在,正念分明。彌陀聖眾,持金蓮華,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令諸聞見,咸發信心,皆得修行,生彼國土。」他臨終時預知時至,心不顛倒,身心自在,蒙阿彌陀佛及西方聖眾前來接引,於彈指頃,往生西方淨土。並以自己的往生瑞相,激勵所有見聞者,使他們也生信發願,努力修學。第十四願是:「願我生淨土後,悟無生忍,還來化度一切眾生,同生極樂。」 省庵大師憐愍眾生,不忍娑婆苦,願證無生法忍後回入娑婆,度脫苦難眾生,同生極樂國土。第十六願則說:「願我生淨土後,速入娑婆,以神通願力,令釋迦佛法,延至彌勒出時,不使斷絕。」大師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願與眾生同登彼岸,願護持正法不使衰絕,其情殷殷,其心切切,盡顯一代淨土祖師的志向和胸懷。

省庵大師的《勸修淨土詩》,共有一百零八首,集中描寫西方淨土的依正莊嚴,破疑解惑,開示方法,信願行俱,勸化往生,詩的最後有一首《發願偈》,偈云: 「我今承佛力,闡揚淨土教。詩成百八章,章各有八句。為順此方機,故以詩演說。」該偈子表明他寫詩的目的是為了弘揚淨土教法,而以《發願偈》的名字命名,表明他重視發願,以發願來結勸,也表明他弘揚淨土法門的願力和決心。省庵大師晚年退隱杭州仙林寺,足不出寺,力修淨業。他作有《偶成四首》詩,敘述他掩關精修淨業的情形,其中一首寫道:「百八輪珠六字經,消磨歲月度光陰。平生只有西歸願,肯為他緣負此心。」「六字經」即「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由這首詩可以看出,省庵大師平時稱名念佛,一生堅持所立下的往生誓願,願力堅固,盡破他緣,終生不渝。

諸佛成佛莫不先立大願,然後依願起行,因為有了大願才有大志,有了大志才會有大行,有了大行才會有大成就。佛教通途法門講信、解、行、證,而淨土法門則講信、願、行,從而把淨土法門和通途法門的巨大區別體現在了一個「願」字上。末法時期,信心難真,須由願力成就;行持難恆,須憑願力鞭策。省庵大師深諳淨土教理,更兼體察末法性相,秉承前輩,大倡發願,時教相應,契理契機。省庵大師對發願的重要性的論述,以及自作表率對淨土法門的多處立願,是他發願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淨土思想中最閃光的亮點之一,在佛法日益澆漓的當今,對淨土法門的修學依然有深刻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