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阿彌陀佛的十二光明

前言

了解阿彌陀佛的光明,對於修持淨土法門非常重要。因為阿彌陀佛的重點就是用光明來救度眾生,你越是知道光明就越有信心,所以這實在是一件不可不知的大事。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講彌陀功德時,一開始提到的就是光明,後面又舉了十二光佛來作讚歎,並且說,就連佛自己晝夜不斷地宣說,窮盡一個大劫也沒辦法說盡。可見光明裡有極其不可思議的威神力用。其實,所謂「光明」,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功德,也因此,你對於光明越是了解,就越會對佛生信心。這也必須你主動去了解才行,所以,現在要把它當成一個大的課題來做,這是直接啟發信願的關鍵。

善導大師對此也非常強調。大師在《往生禮讚》裡,一開始就是禮拜十二光佛。因為凡是這樣禮拜、讚歎的人,現世就能得無量功德,臨終必定順利往生,往生以後便能很快成就無量功德,成佛後還能現前與彌陀同等的光明、威神,而且為十方諸佛菩薩所讚歎,這都是光明具有的非常特殊的緣起。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了解十二光佛,對修持淨土法門絕對有直接的幫助。要知道,修淨土法唯一以阿彌陀佛為中心,所以,對於彌陀的了解是首位的事。了解一點就生一點信心,有一點信心就有一點動力,了解的多了,你的心裡自然會形成一種穩固的觀念。世間上的事都有一個從不了解到了解的過程,而了解之後就會形成觀念,這以後才會有穩定的行為。同樣,淨業的修持主要是了解彌陀的光明和名號,這就是修淨土法的兩大重點。對於光明,世尊開示了十二光佛,曇鸞大師也作了非常好的偈頌,把這些法的內涵字字句句地開顯出來,你學了以後決定能獲得很多了解,能夠從過去非常無知、淺薄的認識,變得越來越豐富、深厚。

學習十二光佛,你會開始從很多方面了解到光明的功德。了解以後,你會逐漸相信這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事,之後會看到它極為奇特的德相,這不是世間的小功能,就連釋迦佛用一個大劫都沒辦法說盡。像這樣,你會通過比量、教量產生一種信心,雖然暫時沒有現量見到,但是會相信這確實極其不可思議。這時候,你心裡的認識就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你會一心皈投光明,會真正生起對阿彌陀佛、對修淨土的信心,會有一心皈投阿彌陀佛的願望,念佛的時候也是完全從心裡發出來,能夠一念一念地至心皈依,這都來源於對佛光明的了解。

我的意思是,學習十二光佛等,由於它是從十多個方面在講佛的光明,那麼,每個方面你通過比較就會知道它非常深,完全超過了一般世間的境界,也不是小乘阿羅漢、學道菩薩的境界,這時候就會起信心,學的時候會有這種感受。這樣,不斷地緣著這些經文、祖師的讚偈去思維、衡量等,馬上就會引出信心、願心來。這主要也是對阿彌陀佛生了信心,對於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往生是一件極殊勝的大事生了信心,這樣的話,我們修淨土法就會非常得力,因為內在的信心已經發出來了。

這樣之後,你會開始覺得阿彌陀佛時時都在。如果你把佛理解成有形量、有大小的一個人,就會覺得他在非常遙遠的西方,即使想依靠也依靠不上。相反,你一旦真正知道佛是用光明作救度,而且了解到光明的週遍、廣大、無礙、熾盛、清淨等,明白它當下就遍在我們的身心上,而且具有無量的功德,這樣的話,你就開始認識到我要一心依止光明。就像你已經非常了解網絡的事,知道隨處都能靠得上網絡一樣。然而彌陀的光明無數倍地超過網絡,你真正了解了這一點,那必定會非常有信心,你會知道自己在任何處都可以依靠光明。

另外要知道,其實光明和名號是不二的,這都來源於阿彌陀佛的悲心。他首先給你一個名號,這是任何人都能直接受用到的,所以這就是接通佛光明的密碼。其次還要成就光明,光明裡蘊含了無量的妙力,它就是一個大寶藏。一旦明白這兩個,就大體上知道佛是怎麼來攝受眾生的,雖然這裡還有無量的方便,但對我們來講,主要是這兩個。

這樣就知道,我們念佛的時候,光明就已經在攝化、加持我們了,同時又知道光明有這麼殊勝的功德,這時候你會非常生信心。你完全能認識到,念佛的時候就處在佛光當中,時時念佛,就時時處在佛光中,一心念佛就直接跟光明接通了。換句話說,你越是了解光明,就越是了解念佛的功德;越是願意念佛,就越能與光明相通。這樣的話,自己的心跟佛的光明就會逐漸成為不二,時時和光明聯絡,讓這種聯絡越來越緊密,最後到了無法脫離的地步,就像母親和兒子的心貼在一起,自己的心和佛的心融合了,被佛力吸引住了,那就絕對能夠往生。

以這個原因,我們要特別地來學習十二光佛。這要求你必須主動去努力。雖然這裡有些地方法義很深,但我們要盡自己的能力,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你了解得越多,增長的信心就越多。尤其要注重在光明上作讚歎、禮拜、宣揚等,這上面的效果來得特別直接、明顯,你真正試過就會發現這一點。像我自己,講一次就會有一次的效果,講的次數越多,效果就越明顯,因為這樣做能直接啟發信心,當場就能啟發。而且,講過一次、了解一次,心裡的觀念就會深刻一次。觀念一旦深刻到量,就必定會發起至誠念佛的心。這也就表明,了解光明能直接促進念佛。也就是說,這上面一旦產生了信心,所念的每一聲佛號就完全成了從自心深處念出來的,因為念佛就是直接跟光明相應、跟佛相應。不僅如此,其實心裡一憶念阿彌陀佛,或者一禮拜阿彌陀佛等的時候,都有佛的光明在攝持自己,臨終的時候也是得到光明的攝持而往生。念佛的人有光明出現,也是這個道理。也就是這麼一念的時候,光明就在你心裡起作用,你自性的光明也會由此而逐漸顯發出來。以這個原因,我們非常需要學好十二光佛的涵義。

下面開始正式講解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首先是讚歎彌陀光明超勝諸佛:

光中極尊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於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

佛告訴阿難:無量壽佛的威神光明,是最尊貴、最第一的,一切諸佛的光明都無法相比。為什麼呢?或有佛光照到百佛世界、千佛世界(依據大正藏譯本,這是指其他佛的光,「取要言之」以後一句指彌陀光明)。總之,阿彌陀佛的光明乃至照到東方恆河沙數世界。同樣,南方、西方、北方和四維上下的空間也是如此。其他諸佛色身的光明,有的照到七尺,有的照到一由旬,乃至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輾轉增多,乃至照到一個佛剎或多個佛剎。在一切諸佛中,唯有阿彌陀佛的光明能遍照十方無數佛剎,因此被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有人會問:既然佛佛道同,為什麼諸佛在光明方面還存在差別呢?

這叫做「常同常別」。雖然諸佛的證量沒有高下,然而由因地所發的誓願不同,果位成就的光明就會有不同顯現。這是緣起上的差別所致。其他譯本中講到,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願:「設我得佛,光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普勝諸佛光明……不取正覺。」這裡明顯看出,彌陀的本願是欲令成佛時的光明,遍照十方恆沙數佛剎,超勝諸佛,成就光中極尊。那麼這是不是為了顯耀自我,而發願成為第一呢?要知道,如果是執著自我而生起這種想法,那就是爭強好勝的心理,頂多成為阿修羅王。法藏菩薩當時並不是為了凸顯自我,發願超勝諸佛,而是為最廣大地成辦利他,即為了能攝持十方世界的無量眾生,誓願令色身光明普照十方,因此發願成就無量光明。

善導大師說:阿彌陀佛誓願深重,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由於願力不虛的緣故,到彌陀成佛時,便任運顯現遍照十方的光明。《觀經》中也講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般舟讚》裡也說:「一一光明照十方,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所以,彌陀的光明專照有緣人,只要至心念佛,決定為佛光攝受。想想看,彌陀願海是要攝受十方世界的無量眾生往生他的淨土。發願是如此廣大,無有限量;攝受的範圍是下至地獄乃至聖者之間的一切有情;而且光明照到幽冥之處時,三惡趣眾生蒙受佛光照觸,便能解脫,生到極樂國土。像這樣,佛的一乘悲願是欲普度眾生成佛。那麼通過什麼來實現此願呢?就是以光明和名號這兩種方便。其中,光明遍照十方就是為了攝受十方。

雖然常人肉眼難見到佛光,但只要至心念佛,冥冥中就有光明在攝化自心,在心中作加被,由此就被佛的大願強有力地攝持住了。佛的願海以無量光、壽為體,光明的作用是攝受十方世界的有情同生淨土,同成佛道。

十二光佛的解析

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我們知道,由彌陀智、悲力用所流現出來的任何方便都不可思議。比如在西方淨土中花作佛事、水作佛事、香作佛事、風作佛事、音聲作佛事等,全都不可思議。其中光明作佛事尤為突出。

由於彌陀光明有種種德相、妙用,故依德、用立名為「十二光佛」。那麼,佛的光明到底有多少種功德呢?後文講到: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以及聲緣聖眾等都讚歎彌陀光明。即使釋迦佛晝夜不斷地宣說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縱然經過一大劫,也無法說盡。從中看出,阿彌陀佛的光明具有無量功德,也因此立無量名號。而此處,世尊只是針對娑婆世界的眾生,舉出十二光佛的名號。這要知道,十二光佛所表詮的是無量無邊的光德,為一全體光明德海。

淨土修法的重點就是與彌陀的光明相合,而得到佛光的攝持、加被,這又依賴對十二光佛名號意義的體會。只有勝解了十二光佛的威神力用,才會對佛的光明生起極大信心。所以對淨業行人而言,了解佛的光明十分重要。由此可以對佛生起信心,對光明生起信心。善導大師也說,如果對於十二光佛稱名、禮拜,相續不斷,那麼在即生當中也能產生功德,命終之後決定能往生阿彌陀佛國土。

我們要想得到阿彌陀佛的攝受,一定要讓佛歡喜。此點在緣起上特別重要。所以自己要對阿彌陀佛特別有信心、有尊重,要不斷地去讚歎阿彌陀佛、禮敬阿彌陀佛,常常殷重地祈請,如此才能召來佛力加持。天親菩薩在《往生論》當中,把淨土的修法合集為「五念門」,就是緣阿彌陀佛來修。修行的原則是盡量運轉起自己的身、口、意、智慧專門和阿彌陀佛相應。身業專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一讚歎阿彌陀佛……如此至心不斷地與阿彌陀佛相應而修持,就能得到佛力的加被,由此顯發自身的無量功德,而速獲成就。所以,我們不要輕視讚歎,認為這是件很小的事。其實你現在這樣讚歎佛,等你最終成就佛道的時候,你也能成就這樣的光明,被十方諸佛菩薩共同讚歎。所以說,讚佛功德是非常殊勝的修法,我們能夠與它結上緣,下至聽到一偈一句,都有非常大的功德。

以下根據曇鸞大師造的《讚阿彌陀佛偈》,詳細講述十二光佛名號的深妙涵義。

第一、頂禮、讚歎無量光佛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

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智慧光明不可量」:其中的「智慧光明」,是說佛的光明就是智慧。「不可量」則指此光明無有邊際,不落於限量中。我們現在能見到的,諸如日、月、星辰、燈燭等色法光明,都是眾生有漏業所感,全都有限、有量、有對,都是虛妄的光。為什麼呢?所謂「有對」就是指六根緣對六境,叫做「根塵相對」。它是虛妄的二取境界,所以決定有障礙、有局限、有一定的量。《楞嚴經》中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意思是,成道的時候,六根和六境全部消落,那時不二的自性光明便會顯發。這個光明是絕待的,沒有任何的限量,也沒有一多、來去、左右等時間、空間、數量上的局限。

「故佛又號無量光」:由以上的原因,彼佛名為「無量光」。像這樣,阿彌陀佛已經徹證本性(本性就是妙明真心或智慧光明),本性的光明不落任何邊,不落有限、有量的境界,因此有全體的大用,能夠遍入一切世間界攝受眾生。

「有量諸相蒙光曉」,是說無量光加持的力用。「有量諸相」,指落在心境相對境界裡的根身、器界、心識等一切顯現法,都有具體的相狀。「蒙光曉」可以作兩種解釋:首先是指,當本性光明顯發時,會現起與根本智無別的後得智,後得妙觀察智能無誤地明辨有量的諸差別相。也就是法界是週遍的體性,智慧又與法界不二,當現前海印三昧之時,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一時照見,一一都能如實地辨別,無有絲毫偏差,由此能夠極為善妙地說法。所以說,以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或妙觀察智,遍宣無數法音,於無量眷屬海會中隨機說法,無不恰當。因此,極樂世界處處遍流法音,這就是妙觀察智的顯現。從利他方面解釋,「眾生」即眾緣和合而生,其實就是「有量諸相」中的一個代表。像我們凡夫,無論根身、心識、命運等都是由因緣決定的,因此是可測、可知、可說,即有一種量的顯現(有量諸相)。凡夫的心若得到彌陀無量光的加被,就會明悟自己的本性,會明白「性相不二」的至理或一切相本是光明性,稱為「有量諸相蒙光曉」。

如此已經了解了無量光佛的力用,就應當「稽首真實明」:以自己最尊貴的頭部來頂禮真實的光明。這個真實就叫一真法界。一切二取都是虛妄的法,而本性是無為法,它像金剛一樣堅固,從本以來無生無滅、常住不變。無論世間發生多少次生滅變異,也只是虛花出沒,毫無真實,自性元成的光明則從無變異,所以稱為 「真實明」。又可說此本性的光明是真實之際的照用,它能遍照萬法,施作無量佛事,以惠予眾生真實之利,因此頂禮利樂之源的真實明。

第二、頂禮、讚歎無邊光佛

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

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此頌從解脫方面讚頌,阿彌陀佛自身成就了解脫德,遠離了一切邊見,以此稱為「無邊光佛」。當眾生心得蒙彌陀無邊光照觸時,頓時遠離有無等二邊妄見,從而現前平等覺。因此至心頂禮無量清淨平等覺。

「解脫光輪無限齊」中,「解脫」指智慧遠離有、無等一切二邊。「輪」,是圓具、具足之意。表示圓滿,具足一切支分。此是指心之本性圓遍一切時處,如一個圓。當心落於邊見中時,僅是一孤分、孤立的點或者邊,就不是圓。當脫開一切二邊時,則契於全體。此是超出思議、邊表,一切圓具,故不落於任何局限中,也就沒有與它相對的法或與之同等的法,這稱為「無限齊」(人人雖具有此妙體,但由執取當時當處當點的妄相,而流落於生死,不能回歸法界本位。如果能脫開一切邊,那就一切圓滿了)。所以,法界是圓滿的,圓遍萬法。這種離一切邊的光明就稱為「解脫光輪」。以此原因,阿彌陀佛又叫無邊光佛。

此光的力用為「蒙光觸者離有無」。由於佛的智慧光明解脫一切邊見故,蒙此無邊光照觸、加被的人,也得以遠離有、無等二邊妄見。「有、無」是二邊的代表,一異、常斷、善惡、染浄、增減、來去等任何邊的安立都需要觀待(比如要觀待「一」才能安立「多」,觀待「多」才能安立「一」,其他有、無、來、去等也是如此),然而凡是觀待他法而立的法,都必定是虛妄、無其自體的,所以真實中沒有邊,即所謂「絕待」。

凡夫的心處在邊見當中,那麼,該怎麼來恢復平等覺呢?這裡講到,只要得到彌陀無邊光的照觸,心當即就離開有、無二邊,由此便現前平等覺。《往生論註》中也說:眾生若值遇阿彌陀佛平等光照,其心種種意業繫縛都得以解脫,畢竟得平等意業。可見佛光有極大加持力。

「是故稽首平等覺」:因此,我恭敬地頂禮平等覺。以此因緣,當來得蒙佛光照觸,自己也能證得平等覺。

第三、頂禮、讚歎無礙光佛

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

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這是進一步讚歎彌陀光明能夠無礙遍入一切處。

要知道,世間色法的光明都會受阻礙,在遇到牆壁等阻隔的時候,光明就照不進來。比如,日月圍繞須彌山旋轉,當它轉到一方的時候,其他三方就照不到,因為被須彌山障隔了。「光雲無礙」,則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像雲一樣,是微妙的、空性的。以「如虛空」表示佛光無礙、週遍,即佛光猶如虛空般無有阻礙,而且遍在一切時、處。

為了具體地了解「無礙」之義,下面對比色法的光明和佛光而顯示:首先,色法的光明不能照覆盆(即臉盆倒扣的時候,光明照不進去),而佛的光明能照覆盆;色法的光不能照到人心裡面,佛光能夠入人心當中;色法的光只能長養外在的植物等,佛光能長養內心的善根,也就是蒙受佛光的照觸,會念念不斷地增益菩提善根、功德。然而,如果沒有信心也無法得受此光恩澤,就像雖然甘露普雨一切,卻無法注入頑石那樣。

由於以上的原因,阿彌陀佛又叫做「無礙光佛」。我們如果信解了佛光無礙,就知道時時處處都能接觸到佛光。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夜晚,是歡喜還是苦惱,是生還是死,總之,一切時、處當中,佛光都不會遠離。因為佛光能無礙地入眾生心的緣故,也就不存在距離,只要自己肯至誠懇切地念佛,佛光必定會入到自心當中。

所以說「一切有礙蒙光澤」。其中「有礙」是說我們內心中充滿了各種障礙,有煩惱障、業障、報障等。然而具有障礙的人,只要肯至心念佛,佛光當下就在心上作加被。「蒙光澤」是指蒙受無礙光的恩澤,即如果能夠不斷地念佛,佛光會賜予人無量的福德、智慧、神通、能力等,乃至讓人解脫、成佛,這些都是佛光的恩德。

「是故頂禮難思議」:因此,頂禮成就如此不思議方便的無礙光佛。佛的光明已達到無礙,沒有局限,能最方便地惠予眾生真實之利。不像其他物質的設備等,要配備很多條件才能起動,有些只能在此時此地使用,不能在彼時彼地利用,如果出現了障礙,就當即癱瘓,而且只能提供外在的便利,不能利益內心。佛光則極便利地惠予眾生利益,沒有任何繁瑣、艱難,而且佛光遠離了一切障礙、局限,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領受佛光的加持;眾生只要起心念佛,就會領到佛光恩澤,出現無量的利益。

我們要讓自己心裡時時有阿彌陀佛。何時何地,無論行住坐臥,包括吃飯、做一些雜事的時候,都要在心裡念佛。只要生起了真誠的念佛心,就能跟阿彌陀佛感通。這樣時時和阿彌陀佛相應,就得到無量加持的恩澤。

第四、頂禮、讚歎無對光佛

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

遇斯光者業系除,是故稽首畢竟依。

「清淨光明無有對」:所謂「無有對」,一種解釋是說,「對」指相對。凡是觀待的兩邊,都是由分別所現的客塵法,處在一個局限當中。因為有所對就一定有能對,這樣落在二取當中,就是虛妄的,是不清淨的。真性中沒有二邊或相對,也就是無緣。另一種解釋,「無對」是無與倫比的意思,即沒有任何與之對等的法。由於清淨的光明無有所對,無與倫比,所以阿彌陀佛又叫做「無對光佛」。

「遇斯光者業系除」:如此無上的、絕待的光明有什麼力用呢?即它具有極大的消業功能,一旦遇到了佛光,心中的業系就能得以消除。《觀經》中也講到,一個深重罪業的人,臨終即將墮惡趣,他由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念念中都能消除數十億劫生死重罪。要知道,阿彌陀佛的光明遍在一切處,就遍在眾生心中。而名號和光明不分離,所以當至心念佛時,佛光當下就在心上作加持。這樣得到佛光的加被,就能夠解脫一切業的繫縛,而往生淨土。否則像那些下品往生者都造過嚴重的罪業,不依靠佛光的加被、排開業系,就會墮惡趣。

「是故稽首畢竟依」:所以我們要至心頂禮畢竟依處的無對光。這裡「畢竟」指得到究竟的解脫。

總之,我們至心念佛的時候,就處在佛光當中。不斷地念佛,就在不斷地消除業系,不斷地開智、增福。由此以信心視阿彌陀佛為畢竟的皈依處,一心歸投、依靠阿彌陀佛。

第五、頂禮、讚歎炎王光佛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

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

「佛光照耀最第一」:在漢譯的《無量壽經》當中,阿彌陀佛發願時說:「我作佛時,令我光明勝於日月、諸佛之明百億萬倍,照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中陰的教法裡也講到,阿彌陀佛放紅光接引眾生,光明極為強烈。

「故佛又號光炎王」:意思是佛光的強度最為第一,所以叫做「光炎王」,也就是說,佛的光明極其熾盛。

「三塗黑暗蒙光啟」:當佛光照觸之時,幽冥之處,三惡趣的黑暗之中,也能當下得到大的開闢,顯現出非常熾盛的光明。在一些中陰遊記裡,很多還魂人都會說,當有人念一聲佛號的時候,整個幽冥世界或者中陰界當中,就會出現非常明亮的光。那時身心都會很舒服,不再感受恐懼。所以,只要你一心念阿彌陀佛,佛光就在你的心裡顯現,而且當時在黑暗的三惡趣裡面,也會出現佛光的照耀。

「是故頂禮大應供」:意思是說,佛的光明能讓黑暗的三惡趣皆常大明,因此頂禮眾生的大應供——阿彌陀佛。

第六、頂禮、讚歎清淨光佛

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

一蒙光明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道光明朗色超絕」:首先要知道,「道光」不是俗光,即不是世間色法體性的光。世俗中的日、月、電燈、蠟燭等光,無論亮度、色澤、照明範圍等都很有限。而彌陀的光明則是「道光」,即由法身智慧所現起的光明。「明朗」是指這種光極其明耀,朗照諸方。「色超絕」是說此光明的色澤、亮度、功用等,都迥然超出世間的光,具有極奇特、微妙的德相,超群絕倫,不可思議。

由於此光是清淨智慧所顯現,並不是由貪、嗔、癡等煩惱或虛妄分別所現起,所以叫做「清淨光」。

其實萬物都有光明,下至旁生、餓鬼,上到天人、阿羅漢、菩薩等,包括我們人類的身體,以及身體內部的器官,都能夠發光,有紅光、黑光、黃光、藍光、白光等,而且光的強度也各不相同。只是我們肉眼的能見範圍很狹窄,暫時還見不到。具體來說,如果造了很嚴重的惡業,就會出現黑光;生嗔心的時候,身上的光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也就是隨著自己心識、造業狀況的不同,會在自身上相應地出現不同的光。外在的日月,是眾生共業所感的光,這只是須彌山以下四洲人類所見的光。天上的光,則是由天人的福業所顯現,比人間的光要好一些,因為天人的福報更大。其中天界器界裡的光是由天人的共業所感,天人自身的光則是由各自的別業所致。有些是白光,有些是金光,也有很多差別。

總的來說,上上層的光有更好的功德相。但是這一切都只是有漏業力所現,唯是苦性,最終都會變壞。比方說欲界的天人,他們在世的時候身上的光明十分明亮,但是到臨終時就會變得非常黯淡。可見原來的光是壞苦的體性。如果他來世墮落到三惡趣,比如墮落成牛脖子上的小蟲,這時過去做天人時悅意的光明完全不現,而轉成惡趣中恐怖、不悅意的光。如果他直接墮落到地獄當中,就會顯現出各種讓人感受強烈痛苦的光。

如果通過修道獲得了成就,消盡了一切虛妄分別,那時本性的光明就會徹底顯發。這種性光是無為法,不同於因緣所生的妄光。因此,在一切光當中,最為勝妙、不可思議的就是佛的光明。由於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無上正覺,消盡了虛妄分別,所以佛光是菩提性光,極其明朗,根本不是那些虛妄境界的光。所以叫做「清淨光」。

「一蒙光明罪垢除」:這種清淨光極其不可思議,一旦蒙受這種光明的照觸,內心當中的罪業、障垢等當下就能消除。所以說「皆得解脫故頂禮」:哪怕是惡趣眾生,當他蒙受光照的時候,也能夠獲得解脫。因此,為了得到與佛同等的離垢清淨,我們至心地頂禮清淨光佛。

第七、頂禮、讚歎歡喜光佛

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

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安慰。

「慈光遐被施安樂」:這是說阿彌陀佛大慈的光明,遍照無數世界,此光明能夠施予眾生無量安樂。「安樂」有內、外兩種。外安樂是指五根緣取到悅意境界時,能得到一些快樂(比如眼見到妙色、耳聽到妙聲等,但是這種樂會在失壞時轉為空虛、失落和憂苦)。內安樂是指自心與法相應時,自然會生起法喜。所以修法修得好,稍微能領受到一點法味時,就會很歡喜。比如對於法義有所了達,消除了疑惑,或者有時生起一些領悟,都會出生法喜。這上又有自力獲得和他力加被獲得兩種(就主要而言),阿彌陀佛的光明加被在自心上,自然得到法喜,則屬於後者。

「故佛又號歡喜光」:由於至心念佛時,自己的心自然會很安樂,所以阿彌陀佛又叫做「歡喜光佛」。

「光所至處得法喜」:凡是光明照臨之處,都能得到微妙法喜。這裡的「法喜」是他力加被所賜予的。也就是當彌陀的慈光入到我們心裡時,自然會生起歡喜心。念佛念得相應了,會越念越安樂。比如清朝有個圓融和尚,有一天中午他念佛,木魚聲朗朗相應,念了一個通宵直到第二天下午。大家見他沒休息,就大聲叫他,他才停下來說:「我覺得才半天。」有人問:「你餓嗎?」他回答:「我口裡的津津玉液甘甜如蜜,常滿常咽,受用無量,我沒有想吃的心。」所以念佛是大安樂法門。念得相應了,何時何地都是很歡喜的,跟過去不念佛的狀況完全不同。在《往生傳》裡經常能看到,有些人原先的生活過得很苦,比如貧窮、疾病,受丈夫、兒女的虐待,或者孤苦無依。後來通過念佛,心裡得到安慰,變得非常安樂。像我們曾經講過的黃打鐵,他原先每天打鐵很辛苦,後來邊打鐵邊念佛,堅持了幾年,就不覺得打鐵很累。這是因為他念佛得到了法喜的緣故,所以做什麼都不感覺有苦。

「稽首頂禮大安慰」:這是指念佛念得好、念得相應了,自然得到安慰。其中最大的安慰,就是念佛人自己心裡會確信,一定能往生。這是什麼原因呢?要知道,念佛念到相應的時候,自然會生起真實的信心。得了這種堅固的信心,自己就會很清楚,臨終時必定能往生。這是佛光賜予念佛人最大的安慰。

這個問題做個比較就很清楚。比如一個人在世間非常成功,當他面對死亡的時候卻非常恐懼。這是因為他死的時候心裡沒有著落,沒有依靠處,也就是心裡沒得到安慰。而念佛得到相應的人,對於死亡則沒有任何恐懼,這是因為得到彌陀歡喜光賜予他的安慰,就沒有了生死的恐懼。在一切時處當中,都有阿彌陀佛作依靠處。如果遇到什麼危難,或者心裡有什麼事想不開,只要肯至心念佛,佛的慈光一加被到自心上,自然能夠心開意解,變得開朗起來。

總之,每個人至心念佛,都會得到內在的安樂受用。當你真正念得有些相應後,這些道理自然就會明白。到時候,你心裡何時何地都很歡喜,睡著也歡喜,死時也歡喜。很多往生的人死的時候都現歡喜相,這不正是佛光賜予的安慰嗎?

第八、頂禮、讚歎智慧光佛

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

一切諸佛三乘眾,咸共嘆譽故稽首。

前兩句說到,佛光能破除眾生內心的無明愚闇,因此佛又叫做「智慧光」。《往生論註》中說道:「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意思是,佛的光明本身是智慧相,不是外在色法的光明。當蒙受佛光照觸時,心中的無明便會被破除。譬如佛傳法時,由於說法的音聲是從智慧流出,所以能使聽者生起覺悟。同樣道理,佛光也是從智慧流出。比如,過去一字不識,不懂什麼道理,在念佛得到相應,得到佛光加被後,就開了智慧。再者,念佛能夠以事持達到理持,即凡心轉成佛心,能夠伏斷煩惱、見本性佛等,也是由於得到智慧光加被的緣故。要知道,彌陀的光遍照十方法界,就是要加被眾生開悟見性。尤其是在極樂世界裡,佛光遍滿國土,國中的人得到光明照觸,就能止息無明,不起惑業,從而住在不退轉中。

「一切諸佛三乘眾,咸共嘆譽故稽首」:正由於智慧光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德用,一切諸佛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眾都共同讚歎彌陀光明的威力,所以我們要至心頂禮能破無明的智慧光佛。

第九、頂禮、讚歎不斷光佛

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

聞光力故心不斷,皆得往生故頂禮。

阿彌陀佛的光明一切時普照,無有間斷,因此佛又號為「不斷光」。在宋譯《無量壽經》裡面,此光被翻譯為「常照光」。《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中也說到,彌陀如來的色身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十方佛土,無障礙地施作佛事。

這裡要想,如果光明時有時無,其結果就是有時能作利益,有時還會有間斷。但是佛的光明恆時普照,所以我們時時都能攝取佛光的加被。這是恆時可依賴的,不像看電視節目,只在特定的時間才播放,其他時間則接收不到。佛的光明只要有信心,時時都能接收到,所以叫做「不斷光」。

「聞光力故心不斷,皆得往生故頂禮」:這是指我們獲悉彌陀如來的光明有恆時普照、攝受眾生心的力用之後,自己方面便以信心不斷地念佛、讚佛,如此主動會合,則一定得到佛光攝受,結果都能如願往生佛土。因此我們頂禮不斷光佛。

這裡要由認識而啟發行動。首先要勝解彌陀不斷光的威力,隨後應發起欲樂,「朝暮常稱譽其光明好,至心不斷絕。」如此由至心稱念光明的緣故,便能與佛心交融,得到不斷光攝受,到聯絡堅固時,就被光明攝引而如願往生佛國。

第十、頂禮、讚歎難思光佛

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

十方諸佛嘆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

「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阿彌陀佛光明的境界唯有佛才能了知,除佛以外的凡夫、二乘、菩薩等都無法測度佛光明的量,以這個緣故,佛又號為「難思光」。意思是說,其他凡聖縱然竭盡智慧也測不到此光明力用的量度,因此極其不可思議。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要想到,今天能夠對不可思議的佛光生起信心,能有機會對它作讚歎、頂禮、皈依,確實該深自慶幸。因為在一切法當中,我們依止了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法,因此必定會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十方諸佛嘆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對此,十方諸佛也讚歎因光攝受而往生的利益。在唐譯《阿彌陀經》中,十方恆河沙數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來勸導本土眾生信願念佛,求生極樂國土。因此我們要頂禮攝眾往生的難思光佛。

第十一、頂禮、讚歎無稱光佛

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嘆故頂禮。

「神光離相不可名」:盡管前面假用名言,做了各種名號的安立、敘述,但究竟而言,彌陀的光明離絕所緣的一切相狀和名言。「神光」是說神妙的光,指彌陀光明的量無法用語言談到、以分別心衡量到。「離相」是指這種光遠離了心識所緣的相。「不可名」是說語言、名稱等無法詮表它。總的來說,一切能想到的都只是自己心中的影像,而不是真正的佛光。那麼怎麼趣入佛光呢?關鍵在於信心。就像《寶性論》所說,對於不可思議的如來藏相,唯有信心才能趣入。

由於神光不是語言、思維的行境,所以佛又稱為「無稱光佛」。

再看後兩句。「因光成佛」是說眾生因為佛光而成佛。也就是說,在了解佛光的奇特後,至心不斷地稱念,則終至被佛光攝受,而生入佛土得成佛果。「光赫然」,是指作為彌陀之子,成佛時便獲得與彌陀同分的境界,即具有極顯赫的光明,成為光中極尊。那時為「諸佛所嘆」,即由於光明極其不可思議,自然得到十方諸佛的稱嘆。因此我們要頂禮語言難表的無稱光佛。

第十二、頂禮、讚歎超日月光佛

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

釋迦佛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

前兩句是說,由於彌陀光明的照耀功用,遠超過欲界人間的日月,所以佛又稱為「超日月光佛」。

前面講過,日月等色法的光明極其有限。比如,只能一時照耀,不能恆時普照;只能照四大部洲,不能照到鐵圍山之外;只能照到障外,不能照到障內(即如果有障礙物擋住,就無法照進來);只能提供熱量,照明色法,不能破除愚闇,施予歡喜、清淨、智慧、福德、慈心等等。而彌陀光明具有極大的普照度。能夠在未來際無數大劫中,恆時不斷地遍照十方世界;不但能照破外境的黑暗,還能照破內心的愚闇;不僅能破除無明,還具有無量的加持功能,使遇光者的心源源不斷地出現福德、智慧等功德善根,使人得到非常殊勝的安樂受用;而且此法喜樂能逐步地發展為三昧樂、證悟樂、成佛樂等;並且能消除一切惑、業、苦等的繫縛。

比如,有人雙眼失明或身患絕症等,因為得到佛光的加被,即得以消除報障。又有人心結打不開,內心一直被煩惱逼迫,由於得到佛光加被,而能解開。或者原先陷在憂苦、焦慮的心境當中,得到佛光加被,心境便轉為開朗、歡喜。又如,佛光能使人轉危為安,化險為夷,消災免難;能使人生的各種境遇轉向良好;在臨終時也是得蒙佛光的加被,而消除對死亡的恐懼,非常自在、歡喜地往生淨土;往生以後,佛光能止息惑業的輪轉,截斷五取蘊的相續,也就是在得到佛光攝受而往生後,就會從清淨蓮花中化生,徹底脫離有漏蘊;以光明的加被,從此念念增長菩提善根,生起誓願作佛、誓度眾生的菩提心等。

「釋迦佛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總而言之,對於阿彌陀佛光明的功德,即使具一切種智的釋迦佛,運用最大的四無礙辯才,晝夜不斷地讚歎,經過一大劫尚讚歎不到其中的一分。所以我們要頂禮無等無倫的彌陀光明。

如此了解十二光佛,就能深知「彌陀以光明攝化眾生」的深義。彌陀以光明遍入十方世界海中,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攝化眾生,我們知道這一點,就要「依彼佛光,顯我自心」。也就是要至心不斷地念佛,以佛是智慧光,我們就會念得破除無明、開顯智慧;以佛是清淨光,我們便會念得身心清淨、解脫業系;以佛是歡喜光、安穩光,我們則會念得時時歡喜,原有的各種矛盾、不如意都會逐漸改善,家庭關係、個人命運等都會轉向良好。

我們應當記住這些讚偈,至少也要記得十二光佛的名號。有空時就經常念一念。走路時、等車時、坐車時,做一些不用心的事時,想一想十二光佛,然後至心地皈命阿彌陀佛,則隨時隨地都能得到加持。

彌陀光明的力用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慧遠法師在《淨影疏》中將本段解釋為眾生見聞佛光所獲得的利益。「遇斯光者,三垢消滅」,顯明除障的利益;「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開示生善的利益;「若在三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指佛光能除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即佛光能令眾生得安樂。

首先,轉惡成善的利益:「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這段經文,在漢譯 中是這樣講的:光焰遍照到無數天下的幽冥處,恆時明朗。所有的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無不見到無量清淨佛光明,見光明者無不慈心歡喜。世間中有淫慾、瞋怒、愚癡的人,見到無量清淨佛光明,莫不行善。所以,阿彌陀佛的光能遍照無數天下的幽冥處,眾生見到佛光,就會起到轉惡成善的作用。

前面講過,彌陀光明是從如來果地智慧現起,此光明能照在眾生心上,攝持眾生的心,轉惡成善,滅除煩惱,生起歡喜。色法的光明就沒有這樣的作用,即只能破除外界的黑暗,不能使人消除貪、嗔、癡,生起慈心、歡喜心等。比如當今的電力發達,一到夜晚,都市中處處燈火通明。但人們在這種光的照射下,反而煩惱熾盛,造了很多殺、盜、淫等惡業。

我們知道,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以成就光明為要點。果位大願成就時,光明便遍照十方無數世界。眾生只要有善緣接觸到佛光,佛光就會直接取受他的心。佛光有很強的利他功能,能使眾生的心無自在地得到轉化。也就是說,當自心處在彌陀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等光明中時,自然會被光明同化。如果心裡有淫慾、瞋怒、愚癡等,在見到無量清淨佛光明時,就會自然消滅,而且會生起慈心、歡喜心等善心。

那麼,為何遇到佛光會生善心呢?首先我們可以想一想,眾生為什麼生不起慈心、歡喜心?就是因為他的心已經被煩惱和業障蔽住了。我們都是凡夫,都有煩惱,所以這些情況稍微想想就能明白。比如當心裡生起淫慾的時候,內心很快被淫慾擾亂了,在這種狀態下,就沒辦法有歡喜心、慈心等。或者正在瞋恚氣惱的時候,根本不會有歡喜心,而且直接障住了發起慈心。或者陷在愚癡的狀態中,也不可能有清淨的慈心、歡喜心。另外,被深重的業力障蔽時,很難同時生起善心。譬如有些癡呆兒,從他的表情就能看出,整天呆呆傻傻的。他的心已經被往昔的惡業障蔽住了,這樣就很難生起慈心、歡喜心。還有些人平時造了很嚴重的殺、盜、淫等惡業,內心時時被惡業纏縛,顛倒而轉,也難以出現善心,難以顯發內在的善德。這樣就知道,眾生的心只要被煩惱和業力障蔽住了,就無法顯發內在的善德。

但如果眾生有緣觸到彌陀佛光,就會息滅貪、嗔、癡等垢障,身心柔軟,由此自然容易生起歡喜心、慈心等。這一點,稍有念佛經驗的人都知道,至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淫慾、瞋怒、愚癡等都會減薄。比如以前貪慾很重,對於男女、五欲等都有很強的愛染。但是念佛後發現貪慾薄了。念得很清淨時,內心就變得恬淡少欲。這是因為佛光極為清淨,我們念佛與佛光相應時,自心也自然轉為清淨。再比如以前嗔心很重,經常發怒、身心粗暴,念佛念得好了,得到慈光加被,身心氣脈逐漸調柔,叫你發脾氣也發不起來。另外,一些愚癡很重的人,通過念佛,得到阿彌陀佛的加被而開了智慧,以前看不懂經書,現在一看就明白,記憶力、領悟力等都明顯增強。

所以說,念佛有很殊勝的功德,內心得到佛光的加被,自然就變得少欲安樂、身心調柔,還可以開發智慧。我們的心如果常念貪、嗔、癡,就不會念阿彌陀佛;而如果常念阿彌陀佛,逐漸就不會再念貪、嗔、癡了。佛光能起到這樣的轉換作用。

我們已經講了十二光佛,知道光明有極其神妙的作用。而且光明遍在一切處,就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所以只要至心念佛,當下就會得到加持,整個身心、環境、事業、命運、福報、受用等方方面面都會發生轉變。首先,當我們的心得到佛光加被後,就開始轉惡成善、化染為淨。之後,由於最根本的心已經轉惡成善了,具備了善意樂,這樣由心發出的行為也就隨之轉變。每天都在安祥、清淨的心態中,歡喜修行。由此,心所現的根身器界、心運作的事業、心感召的因緣等,都逐漸轉向良好。這都是因為得佛光加被使心變賢善了,由此一切都發生改變。

就像《念佛三昧寶王論》所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當我們至心念佛名號的時候,由於名號與光明不離,念念持名中,佛光就在心上作加被,相續不斷地淨化內心。過去很重的貪、嗔、癡等,通過念佛都能減薄、消滅,最終會轉成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三垢得以清淨,則身心自然柔軟、內心歡喜踴躍。也就是念佛念得相應時,心上的罪垢便會息滅,善根就會顯發,之後會常生善心,生至心信樂的心,出現歡喜踴躍。這樣從早念到晚都在法樂當中,無論到哪裡都能給人帶來安樂。煩躁的人與之接觸,心會變得寧靜;身心熱惱者與之接觸,心便能得到清涼;有恐懼的人,也可以消除怖畏……總之,由於自心得蒙佛光的加持,發生了作用,自己也就成為佛加持神力的展現。祥光波及周邊,凡是接觸的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遇斯光」中的「遇」字,就像《往生論》所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即由佛本願力的加被,凡是值遇者都不空過。能迅速圓滿功德大寶海,得到無量無邊的利益。有一種解釋說,「遇」是指對於彌陀本願神力生起了信受之心,由此皈命彌陀、至心念彌陀,便能與彌陀佛光相遇,為佛光攝取。「斯光」指具足十二種功德的神妙佛光。

透過四十八願的學習,大家會了解到彌陀願海有無量不可思議的力用。如果對此生起了深信,那一定會主動與彌陀願海相合,通過念阿彌陀佛,來和佛的光明相遇。

那麼,被彌陀佛光攝取有什麼利益呢?

首先,「三垢消滅」:究竟來講,由佛智慧所現起的光明極其不可思議,它能滅除眾生心中的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因為,佛的光明是智慧所起,能滅除眾生心中的無明;根本的無明滅除,惑業也就隨之息滅。換言之,自心若與佛光相應,則能破無明、滅煩惱,由此必定契於涅槃理體而速得成佛。

按通途教理而言,自己經由修證,斷盡煩惱才能超出三界。但眾生被很重的惑、業、苦所繫,僅憑自力難以超出生死。因此阿彌陀佛發願成就無量光明,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但能至心念佛,佛光便攝取其心不捨,就會在他心中做加被。當自心與佛充分相應時,就容易開悟見性、破無明、滅煩惱。遇光的利益,從長遠看,就是被攝取到淨土,永拔生死根本。

對我們而言,在漫無邊際的輪迴苦海里,有一艘救生的慈航。只要以至誠心撥出求救號碼,就能得到佛光的攝取而被徹底拔出生死輪迴,引度於淨土。

另一種解釋是說:如同清水和天月和合時,天月的影像自然現在水中。與此類似,眾生聞到彌陀名號,生了信心,開始至心念佛,正等覺微妙名號就印現於眾生雜念的心想中。也就是至心稱念阿彌陀佛,無其他雜念,念佛的心印便在心中顯現。這時其他垢穢無法染污自心,一切苦報也無法毒害內心,這叫做「三垢消滅」。

這裡要看出,當心裡念貪、嗔、癡時,就跟惑業因緣攪和在一起了。這樣,由於心中出現很多染污,就會使得身心感受各種苦報。如果撇開一切,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煩惱等塵垢就染不上它。而且當至心持名得到相應時,身心上的業報也會就此擺脫,過去的業報也纏不上來。有些病人念得相應時潛通佛智,得佛力加被,病就沒有了。因為他一心祈禱阿彌陀佛的時候,念念處在佛光當中,疾病就毒害不了他,各種業報沒辦法纏上來,所以病障也會化掉。

「身意柔軟」,在行者現前的表現上,就是得到身心柔軟。這是發起信心和歡喜心所致。不難發現,當心裡生起邪見,或者忿怒、瞋恚時,身心就會由於緊張而變得僵硬;當心裡生起信心、歡喜心時,身心則感到輕鬆、柔軟。

念佛比較相應的時候,自然會開心、歡喜。處在信心、歡喜的狀態中時,身心是柔軟的。如果能持續一心念佛,經過七天、十天等,身心狀態就會有很大改善。比如遇到境界時,心裡不再那麼執著,能放得開。遇到逆境,心裡能不發脾氣、不動心;遇到順境,心裡很恬淡,不起貪著。如果轉化到量,身心氣質都會有大的改善。

「歡喜踴躍」,是指我們認識了阿彌陀佛的功德和恩德後,會由信解自然發出歡喜踴躍之心。

要知道,彌陀願海極其甚深,凡夫的分別心根本無法測到它的量。它到底有多深、多廣,威力有多大?這些根本沒辦法思量。唯佛與佛乃能了知。如果要把彌陀願海的境界和盤托出,即使以無量舌根,經過無數大劫也難以宣說一分。而我們通過學習《無量壽經》,有智慧的人稍微了解一點,馬上會知道這是深妙不可思議的境界,隨後心裡就會生起信解。確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佛的光明和名號不可思議,往生的利益不可思議等等。由此會想到阿彌陀佛的悲心極大,他在因地經歷了無量劫積功累德,就是為了惠予眾生不可思議的利益。我們現在有幸得悉了這個消息,而且能以信心來領受佛的加被,自然會生起踴躍歡喜之心。

總之,對佛生起信心的緣故,歡喜心自然湧生;有歡喜心的緣故,自然有至心念佛的踴躍。歡喜和踴躍充實之後,再看什麼人都覺得是好人,再做什麼事都覺得是好事,無論你吃什麼、穿什麼,都覺得很適宜、舒心。在自己眼裡沒有什麼不好的,因為覺得自己已經遇到了寶中之寶,遇到了無量利益安樂的源泉。自己已經深信,只要至心歸命阿彌陀佛,必定能攝取到願海不可思議的利益,解脫、成佛都可依次成辦。

此外,漢、吳兩譯裡都說到「莫不慈心歡喜」。其中「慈」是指慈愛、愛樂。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在面對他人時,看起來恨恨的、很不高興,就是因為心被煩惱和業的力量纏縛住了。當今人心普遍冷漠,少有看到笑容。常常都是怨尤、氣惱,各種的不滿意,碰到什麼都像被荊棘紮到腳一樣。以這種很強的自私和煩惱,就很難生起歡喜心。但是,得到佛光加被就不同了,時時沐浴在佛光中,常常是歡喜光、清淨光、解脫光、智慧光、常照光、安穩光……時時歡喜慈心,善待自他。這也是因為沒有瞋恚的障礙,所以在面對其他人時自然能發起慈悲心。由於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很歡喜,別人接觸時也會感到歡喜。

「善心生焉」,在這個狀態裡,心裡自然會生起善心。無論身體做什麼、口裡說什麼、心裡想什麼,都處在善的狀態中。這都是修行相應時的現象。

還可以解釋為,「善心」特指對於阿彌陀佛的信心。也就是由於對十二種光明的威神功德有了深刻的認識,就會對阿彌陀佛生起信敬,由此激發出念佛之心。

所以,認識十二光佛的體性和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沒聽過十二光佛的詳細解釋,對於佛光就不會有具體的認識,更不可能激發出念十二光佛的心。充其量只是跟著大家隨口念念,很難有由衷地禱念。如果能了解十二光佛的威神力用(知道佛光能夠破無明、得安樂、生福德、消業障、生歡喜、脫二邊等),就由衷地相信:一切所求都能在彌陀願海法門裡實現,而且佛光能恆時照在自心上。這就像如意寶已經出現在自己面前,只要有信心就立即可以取到那樣,光明就現在心前,只要肯至心念佛,跟佛光相合,就能徹底得到救護,從此離苦得樂、永超生死。

所以,由了解十二光佛的威神功德,能很快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一旦對阿彌陀佛有了信心,有了歡喜心、恭敬心、皈依心,就會生起如子憶母般的心。也就是會激發出內在的念佛心,會一切時常念、常祈禱阿彌陀佛。

要知道,對於彌陀願海起了深信心,就是得了根本,成了大福之人。《觀經四帖疏》中說:「此人甚為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為喻。」這裡讚歎至心念佛的人是人中的分陀利花(白蓮花)。又說道:「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所以,信心念佛的人是真正有福氣的人。

實際上,對淨土法門的認識越深、越廣,對阿彌陀佛的誠信、勝解、感恩就越會提升。之後自然會出生歡喜心、踴躍心、善心。所以,聞思經教利益很大。比如講法者每次認真地講解《無量壽經》,就每次都會生起歡喜。因為緣起上就是這樣,只要認真地去講,就會越來越清楚彌陀願海的深廣,越來越感念佛的慈悲,自然會感到非常慶幸,歡喜心、踴躍心會自然生起。之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界,心裡都是歡喜、感恩。

所以說,法界沒有距離,阿彌陀佛就在我們心中作加被。當自己調整好心態時,佛力就會加被在自心上。心會不由自主地按照佛願海設定的那樣轉化,無量的功德利益都會源源不斷地引發。不必說很高修證,稍得一點氣氛,都會感到非常歡喜。如果能深入修持,充分與佛相應,所獲的利益就更不待言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利益呢?實際這是極深的不可思議的佛的行境,即使寫無數本書也說不到它的實際層面。但是,只要我們諦信這不可思議之事,以信心趣入,至誠地念佛,佛光一定會在自心上作加被。各種功德利益都會由此隨分出現。

就現前的狀況看,念佛的人多少都會得到內在受用。比如會自然出現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這也是冥冥中佛光消除自心上的三垢而得以現前的。而且會念得很歡喜,感到身心清淨、安穩等。只要是誠心地念佛,身心一定會有轉變。念了以後,心態會轉好,會法喜充滿,做什麼事都很順等。這就是法爾道理。彌陀願海法門的功效就是如此,緣起就是如此。因心和果佛互感應,自然就在自心上發生這些效用。

從長遠看,未來還會源源不斷地發生更為不可思議的利益。以外界種子為例,種了一粒花種,到成熟時,就會開出很多花。每一朵花裡又有很多粒花籽,風一吹又種到了地裡。如果這幾朵花裡有一百粒花籽,那麼到成熟時,又會開出幾百朵花……像這樣,開花後又散了種,種成熟後再開花,輾轉不斷,會發展得越來越多。大家都看過很多以微小善法感多劫果報的公案。比如《賢愚經》裡講到,有個窮人看到僧眾經過村落,苦於沒有供養資具,就在路邊採了一些花對僧眾作供養。結果感得九十一劫當中身相莊嚴,所有資具隨心變現,最後依靠這個善因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道,證得聖果。這就看出,後來一系列源源不斷、無量無數的安樂果報,都是由最初的一念供養而來。類推可知,我們現在至心念佛,得到佛力加被,在自心上會產生多少作用,將來會出生多少殊勝利益,都是沒辦法以思維衡量到的。

下面解釋佛光有令眾生離苦得樂的利益:「若在三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勤苦」即勤勞、憂苦。這句經文的意思是,眾生如果在地獄、餓鬼、旁生三惡趣等受種種苦報的勤苦之處,當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時,就都得以休息,不再受業報懲罰而苦惱,而且壽終都得到解脫。

如《觀經》所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猛火是極其熾燃、難忍的,但是通過至心念佛,蒙受佛光加被,烈火頓時就轉為清涼風。這表明佛光能消除眾生罪業,令惡道眾生離苦得樂。

本經前面講過,阿彌陀佛因地時發願「拔諸生死勤苦之本」。在本經後面,世尊讚歎此經利益時也說:「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下至蜎飛蠕動等都能由此得到度脫。由此可見,佛的光明遍照世間,眾生如果處在三惡趣中,以他宿世的善根,在見到佛光的時候,痛苦立即消除,頓時身心得到安樂。在一些還魂人的見聞錄中,也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人死後非常恐怖,感受劇苦。但是一見到佛光,頓時就處在安樂中。一苦一樂,就在一念間。

真心念佛的人也會有類似的體會。比如原本受很重的業報,身心痛苦。通過至心念佛,念著念著就感覺沒那麼苦了,心裡還會出現安樂。身心的苦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無復苦惱」,是指由於見到佛光,三途的苦惱到壽終時就會徹底止息,不再轉苦報之身。也有將此解釋成轉重報為輕受。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見到佛光後,就能脫離三途苦報,得生人天善趣。這是指解脫暫時的惡趣苦。另一種解釋為,不但能解脫惡趣苦,而且能往生極樂世界,證得大涅槃,究竟解脫。

下面繼續解釋阿彌陀佛光明的功德:

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

「光明顯赫,照曜十方」是明示彌陀光明有無礙無邊的德相。此光明沒有絲毫障礙,能夠普照到十方無量無數世界。

《往生論》裡這樣講述讚歎門的涵義:「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意思是說,在了解了彌陀的光明後,就知道我們口稱彌陀的名號,就有名號所詮的如來光明智慧相出現。稱念彌陀名號的目的,就是和名號所詮之義相應。「光明顯赫」等,就是指光明的智慧相,它能照到眾生心上,破除眾生的愚闇。

另外,彌陀光明能夠攝持眾生的心,使眾生得到度脫。吳譯中說道:「阿彌陀佛光明,名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諸佛國,諸天人民,莫不聞知。聞知者莫不度脫也。」意思是,佛光普照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光的名聲也是遍聞十方。而且聞光具有極大的利益,凡是能夠聽聞信受佛光的人,無不獲得度脫。

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嘆譽,亦復如是。

釋迦佛說:不但我今天稱讚彌陀光明不可思議功德,十方世界中有無數的諸佛、聲聞、緣覺以及菩薩眾,也都這樣共同稱嘆彌陀的光明。

前面《讚偈》中說的「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一切諸佛三乘眾,咸共嘆譽故稽首」,就是依這段經文而作的讚頌。佛光能破除眾生心中的愚闇,能開明本心,所以並非色法體性的光明,而是智慧的光明。正因此義,一切諸佛、三乘聖眾都讚歎彌陀光明。彌陀本願中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這裡也可說是由這一願成就,而使得無量諸佛如實讚歎。

在此要深切地思維: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如果能懂得佛光的不可思議威力,就會明白諸佛讚歎的原因,也就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歸命無量光佛。

接下來開示稱念彌陀光明的殊勝利益: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大眾,所共嘆譽,稱其功德。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嘆其光明,亦如今也。

這裡「聞其光明」有信解的內涵,這和「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等有同類的意思。這是指眾生聽聞到彌陀光明的威神力後,對此生起了信心。

這裡關鍵是要聞信阿彌陀佛光明的威神功德。也就是深信佛的光明是智慧相,能破除眾生心中的無明。眾生是因為心處在無明中,才接連不斷地起惑、造業,從而流轉生死,受無窮的果報。這裡說的是流轉門的緣起相。那麼如何來達到還滅呢?如果能對阿彌陀佛的光明生起信心,進而日夜稱說不斷,由這樣一種聯絡,自己的心就得到佛光加持,而破除心上的無明,由此就能往生淨土、解脫業系、顯發自性光明,終至成就佛道。彌陀法門有它簡要的途徑。《往生論註》講到,阿彌陀佛有極大的加被力,凡是得到佛平等光的照觸,就能解脫種種意業繫縛,從此入於如來家,畢竟證入平等意業。

我們在本經中看到,法藏菩薩無論在發願的初、中、後期,立誓都著重在成就光明上。我們前面也講過,法藏菩薩的悲心是欲拔濟一切生死勤苦之本,而達到這一點的方便就是成就光明威神。所謂「神力演大光,普照無際土」等等。現在阿彌陀佛的大願已經圓滿,光明正實施普度,我們能否被光明度脫,關鍵在於自己是否有信心。一旦我們對此生起了勝解信,就會至心地稱念、讚歎,來和光明相合,這樣就能被佛力攝化。所以對光明起信是首要的因素。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彌陀光明生起至誠的信仰,自然就會至心地稱念佛名,由衷地讚歎光明。也就是會有「日夜稱說,至心不斷」的內涵。正如吳譯本所說:「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聲,稱譽光明,朝暮常稱譽其光明好,至心不斷絕。」意思是說,在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生起信心之後,稱讚佛的光明,晝夜常常讚歎佛光的殊勝,至心不斷絕。如果能夠對十二光佛的不可思議力量生起信解,然後至心不斷地稱說、讚歎,就能跟阿彌陀佛相應。

稱說法行的深義

這裡「稱說」,是指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或分別稱念十二光佛的名號,其中也包括廣義的禮拜、讚歎、憶念等。由於十二光佛的種種功德都攝在一句名號中,所以勝解了十二光佛的功德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也可說是稱念光明的功德。「至心」就是至極的信心,也就是對於彌陀光明的信心已經達到不可動搖的程度,在這方面已經到量(即凝結堅固了),就再不可能退失。由於對佛的信心日夜不斷的緣故,就會日夜不斷地稱說光明等。「日夜」、「不斷」都是指相續心,也就是讓這種稱說、憶念的心達到夢寐不忘。如同《念佛圓通章》所說,如子憶母般地憶佛、念佛,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裡極須貫徹的是「從信起欲,由欲起勤」的實修之道。首先要著力地引發勝解,有勝解後就會對阿彌陀佛生起堅固的信心,會深信阿彌陀佛是無上的怙主,具有最大的救度能力,而且和自己最有緣。之後就會發起欲求之心,也就是對於憶佛、念佛會生起踴躍歡喜。有了欲樂,就會發起精進,會全心投入到念佛當中。由於一心投入,用心專一,便具有了至心的內涵,隨後相續心也將出現。由相續不斷地憶念、稱說,以精進力就會證入三昧。以證入三昧,自心就會跟佛心融合。所以,以至心持續念佛,決定會被佛光攝受。

至心稱說光明的利益

以這種至心不斷稱說作為因,就能獲得後續一系列的功德利益,包括如願往生、能夠因光而成佛、最終現前與阿彌陀佛同等的光明等等。

首先「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這是指我們如果至心不斷地稱說阿彌陀佛的光明,就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已經獲得了真實的信心,並且達到了至心不斷地稱說阿彌陀佛,那就沒有問題了,絕對能夠自在往生。而且往生之後,由於心得到佛光攝持,就當即入在正定聚中,從此再不會退轉了。

「為諸菩薩聲聞大眾,所共嘆譽,稱其功德」,即往生之後,菩薩眾和聲聞眾都會讚歎自己的功德。漢譯中說:「可得為諸菩薩阿羅漢所尊敬,智慧勇猛。」從中看出,這是一條能轉凡成聖、速獲廣大功德的捷徑。

「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嘆其光明,亦如今也」,這是指往生後證得佛果時的利益。這一生捨命後直接生入極樂國土,然後在淨土進修,最終證得與彌陀同體的法身果。那時顯發的光明將如彌陀世尊的光明一樣顯赫,普遍為十方諸佛菩薩所讚歎,就如同現今釋迦佛等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一樣。

這也就是《讚偈》中所說:「因光成佛光赫然」。因為自己是由聞信佛光的因緣,與光明相合而得以成佛,故以此緣起,成佛時光明顯赫,被十方諸佛所讚歎。

總之,讚歎光明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議。因為,我們每起一念,必落於十法界中。如果心念貪、嗔、癡,那就落在惡趣法界裡;如果心念五戒,那就是人法界;如果念十善,就是天法界;再昇華到念四諦,那就是聲聞法界;再能念十二緣起,就處在緣覺法界;進一步能念六度,則是菩薩法界;最終能勝解佛智慧而至心念佛,就是佛法界。這樣就知道,由一心念佛所種的種子是極其不可思議的,因為它是佛法界的因緣。

其實說到底,淨土法門就是一心依止阿彌陀佛的法門,完全是借助阿彌陀佛的力量來解脫、成佛的。所以一再地強調,《無量壽經》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彌陀願海,因為修淨土的行者一定要依彌陀願海作為自己解脫輪迴、得不退轉、圓成普賢行願、速疾成佛的強大增上緣。而且要知道,這一切都攝歸在光明當中。彌陀願海是以無量光、壽作為攝化無量眾生的根本,而我們就是通過與光明融合,來達到跟阿彌陀佛相應,得到佛的攝受。結合中陰教法來說,眾生處在中陰界的時候,阿彌陀佛放紅光來作救度。如果當時能跟佛光相合,當下就能解脫,迅速成證菩提。這也表明,只要得到佛光的攝受,就能疾速成佛。

這裡要知道,「阿彌陀」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壽」其實就是指光明相續不斷。因為光明恆時普照十方世界的眾生而作攝化,以佛悲力在未來無數劫中相續不斷的緣故,所以稱之為「壽」。

最後是總結讚歎:

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釋迦佛說:如果讓我來演說無量壽佛的光明威神、巍巍功德,殊勝微妙之處,縱然晝夜不斷地讚歎,窮盡一個大劫,也說不盡其中的一分。

其實,淨土法門全體不可思議。所以,不要認為只是某一部分不可思議,其他部分則是可思議的。《往生論》裡把國土、佛、菩薩三種莊嚴攝入一法句,即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知道,一切莊嚴都是彌陀法身智慧所流現,全體不可思議,全體是諸佛所行境界,除佛以外其餘的聖眾都無法徹知。對此我們一定要生勝解信。

這一切都超出語言、思維的範疇,沒辦法拿世間的境界來對應、衡量。所以我們要相信佛的聖教量,誠信釋迦佛絕無妄語、阿彌陀佛絕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絕無二言。就像仙人父親對孩子的囑咐有重大意義,如果孩子能信父親的教誨,始終不諭地奉行,就一定能從中獲得大利益那樣,如果我們能隨順釋迦佛的教誨,至心稱念十二光佛來和佛光相合,則必然能蒙光加被而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

其實,這部經字字句句都能引動我們的信心。學習《無量壽經》正是以信心為手。這就像已經進入寶山,只要有手就能自在地取到妙寶。我們有了信心,就會開始隨順佛的教導而趣入實行。這樣深信佛的聖言量,知道彌陀願海有極其宏深、不可思議的功德,心裡就對佛生起真實的信心,也開始發起一心求往生的切願。隨後,彌陀名號就真正成為自己心中的如意寶,然後會至心不斷地稱念,從中攝取無量的功德寶藏。

以上主要講到佛功德當中的光明不可思議。實際上它通於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只是為了顯示方便法身的特別功德,而就光明著重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