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好,請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我們是講這次《阿彌陀經直解》的第二講,每日半小時。原來這個題目想叫融事,融化的融;會理,開會的會,會議的會,「融事會理直心解」。是想把這次的課程講到這麼一個期效吧,希望能夠在見地上,或者說能夠把這個像杠杆作用一樣,調得把我們的信願持名能夠再承載的一個大的這樣的一個高度或廣度。所以說最大限度地導入這個事理圓融,是這次講《彌陀經》的根本學習重點。

可是實際情況我們老說事和理,老說事和理,大家基本上對於事理為什麼圓融不了,就還是對這兩個概念沒有走心吧,或者說沒有去投入過。事,就是指的我們所有的現象界,我們踏踏實實的生活,我們所有的所思所想起心動念,還有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一切的萬法,這就通通屬於事,只要你能感覺到的就叫事。那麼什麼叫做理呢,就是這個森羅萬象,它一定有統一的東西,背後一個不變的東西,就是理,我們常講到理體,理體。

但是為什麼這麼講呢,就是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只能對待著講,實際上真正的實況是:事和理是一個東西,現象就是本質,本質就是用現象來體現的,它就是一個東西。很多時候我們甚至要用:手伸開了表達事,手握住了表達理。實際上,這也是多餘的,是這個世界造成的一個無可奈何的表達吧。實際上,手伸開的時候,這就是事,這也就是理,就是這樣的。

那好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一下,因為淨土法門從傳統上弘揚修學,它都是以事為根本。所以講這個課也是有風險的,我前面也講過了,有可能有一大部分人就要上來,上很大的台階,但是也有可能有更大一部分人就掉隊,雲裡霧裡,甚至會減損他的信願,這個大家一定要聽對。

因為你看印光法師就講過,善導大師那麼厲害的祖師爺,那麼他在《觀經四帖疏》裡邊,也主要是盡情地以事相上去發揮淨土,就是諄諄勸導的讓大家要相信十萬億佛土外的極樂世界,相信阿彌陀佛,他就是一個擬人化的這樣的一尊佛,像我們世間的人一樣,然後念佛求生西方,念念不捨。唯用這個宗教情懷用到極致,這就是善導大師留給我們的一個門徑,這是最保險的。

那麼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祖師爺,就是徹悟禪師,十二代祖師,他那會兒開示的時候也講過般若和淨土,般若就是代表空,我們也可以把它當做理。說般若和淨土這兩門大義,他講到就是說面是兩面,體是一體。

般若就是即緣起而明性空,淨土是即性空而說緣起,那還是認為淨土方便的把它劃分到緣起有的這個層面,給它這麼一個定位和面貌。

但是我們今天把它中肯一下,就是說事和理兩個修法,它關注的點不一樣,所以我們投放的著力力度也不一樣,它都屬於修行的門徑。但是一個是依著感性去順勢而為,就是在事相上去修;一個是從理性上去管理自己的這個當下的念頭,去反思和回歸。

所以它一個是盡情的,隨順佛說的,就利用我們這個情把它擴大把它究竟,順勢而為。一個是止念的,當然我們很多時候對於這個止念還有誤區,這就是一個麻煩點,就是我們一般都以為止念它是一種上等的修法,好像在掌控之中,禪修也罷,觀照也罷,覺性也罷,等等諸如此類的,就總以為止念是更為理性的修法。實際上,殊不知盡情的這個效果,可能更為到位和精準,因為止念是非常難以調適的,大家曉得。

你看,就好比說天台宗的這種觀法,就觀念,那麼在這個觀法裡面不是建立三觀嘛,一會兒觀空,一會兒觀假,一會兒又觀中,最後又說這個次第三觀還不圓滿,要即空即假即中,這樣子守在一處。

反正是偏一類也不對,守一處也不行,就是所謂的最後落了一個圓頓三觀,不思議三觀。那從中大家就發現了,這個止念的火候是極難調適的,就是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在修,實際上在玩票,不是真修,連會修不會修,你都沒有入到那個會修中。

但是實際上盡情和止念,它是同一個效果同一個手法,問題現在我們就不能同步在一個見解上。所以往往我們是一個半吊子的狀況,就是說盡情吧,也沒有盡,沒有真正地依著佛說的用宗教情懷把淨土信起,信到極致,所以沒有盡他就有凡情。印祖說了「竭誠自可轉凡心」,就是讓我們盡量地去盡情。

可是說到止念,我們也止不住念,為什麼,幾乎我們認為止念就是斷念,實際上止念它是一種什麼,是讓我們不在這個當下的念上再進行遊移,就任我行,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這個狀態。

但是,我們一說應無所住了,就不生心了,就一定要把念頭,壓在那兒,按在那兒,死執在那兒,這就沒有了覺知了。所以止念,它實際上是伴隨,是一種無間的伴隨覺知,他不是說再進一步去攀緣妄念,但是他絕不是說把念就死在那兒,就斷,這就是幾乎我們現在在兩種修法上都不能夠紮到底的緣由。

那好,再回到我們的這個本源上來,但是在淨土法門的弘揚學修中,一直有一個永不消失的干擾電波,是什麼呢?誤區就是事和理不能會通,往往是以事障理,以理來壞事,特別是以理壞事的這個方面體現的弊病更大。

大家都聽過,我們再說一次,比如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一句非常正知見的一個理,也是一個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們二元世界的凡夫,在理解上就跑了偏。怎麼樣的一種情形呢?你比如說,我們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修淨土求往生,念佛的時候,會有一種說法,說你這個太著相了,說淨土就在心裡,西方就在當下,自心本具的。

你如果這樣的是著相修行萬劫不成,說無相修行在一念間,然後說你著相修行,跟佛法的根本是不相應的。他反正是弄得好像就是說,你修念佛求生就肯定不是唯心自性,假如你能夠認識到唯心自性了,一定要放棄念佛求生西方。歷來的大病由來已久,就是因為事理不能夠融會。

所以我們打個比方,就像咱們中國人傳統上不是以前就一大家子,大家族四世同堂,本來這一大家裡面,還有這個大房二房或者長子長孫,次子次孫,就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是由一小家一小家組成的,這才叫一大家。

可是我們說的時候,有大家小家,實際上它就是一家,那麼一家裡邊包了這麼多大家小家,這就叫唯心自性,也叫唯家自家,可以這麼理解。

而問題是我們現在好像說到唯心自性了,就是說反正你已經意識到有一大家,就讓你不要去好好過小家了,就是有大家就可以了,就把理念投到大家,就要拆散小家,要泯滅小家一樣,那大家在哪裡呢?那麼假如說讓你好好地去過這個小家,他就認為你已經違背了大家,這就是唯心自性的一個誤區,容易讓大家執理廢事。

最好的狀態是心知肚明要靠大家,但是我依然老老實實過好小家,總而言之,就一家,這是最好的狀態。可是因為一直有弊病,迫使很多祖師爺們只能偏於說,你好好過小家就可以了,確實也可以了,因為小家一直就在大家中,就這麼個意思。我不知道講到這裡,有沒有講到點上,或者大家聽到那個七寸。

總歸我們這次融事會理解,就是讓大家盡量雙管齊下,於事於理圓滿地來增加我們的信力。就是所有的法義,這次講《彌陀經》,就是通過現前的事,就是我們此時此刻,我們講西方十萬億佛土跟我們現在娑婆世界,大家聽法,正在聞法,我們現場也罷,諸位在線上也罷,這都屬於現前的事。

就現前的事能夠入到當下的理,依當下的理,能夠融合成現前的事,就是把它弄軟,不要把理是僵硬的理,擺在一邊,事又是現前的事,非得把它掰成兩半,萬法唯心,心唯萬法,淨土唯心,心唯淨土,就是要依著淨土法門而不離這個純粹的唯心之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明白了以後,在修淨土的時候,全體明白它就是在理,就是在心性中,就是在實相裡,但是也不除開當下的法境,要去回望呀,回顧呀,要去展望呀,又去定是非,又是論對錯呀,這一些都屬於心外求法,這一點。

這次我們講這個極樂淨土阿彌陀佛,需要我們有一個什麼見解,我們設想一下,就是大家建立一個什麼呢,首先相信我們自己有一雙大眼睛,這個大眼睛就是我們的心。

不要說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這算個啥,就整個華藏世界海一大一真法界,到處都是,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眼,我們的視野,這是一雙大眼。但是同時又要意識到我們是一個小人物,小人物就是我們的身,現在淪陷在輪迴不由自主,所以只能夠借佛說法,修行度化。

這個大眼睛就比喻我們的心,心地心性是週遍一切法一切事物的,所有我們剛才講到的,看得到的想得到的,一切都是心的部分,無限的這個大眼睛。十方三世微塵國土諸佛都盡收眼底,這就是我們的心,一心本具的。

正因為我們的一心本具,所以才能切實地見到我是娑婆世界的一個小凡夫,我們這麼廣大的心量,現在用在這麼微小的色身上,一個小凡夫。那麼依照極樂世界佛的願力,借著這兩土世尊的因緣,讓我們得以知道、相信、發願,往生西方,圓成佛道。這才能從小人物從小凡夫變成大人物,這個大人物是跟我們大眼睛同步的大眼大人,這就成就,就叫法界藏身。

所以我不知道老作比喻,大家聽明白了沒有。這個大眼睛,就是我們說的真如法性,我們的理、心性,這個小人物就是我們依照信願行求生西方,就是這樣的。這個大眼睛,實際上是小人物的大眼睛,這個小人物慢慢開始修,一直修成大眼大人物,從來沒有一剎那間離開過大眼睛的關注,這才叫做唯心自性。

當然這還不是我們這次講的制高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我們一直還是分開論,我們現在是希望大家把心提上來,能夠當體就融到這個大眼睛小人物,也就是心和我們的身,它是一體的一個法,就是一個法,完全沒有必要再把它摘成兩個平面,它就是一個立體,用我們的信心去穿透,去穿刺,這是一種修法。但是如果能夠入到這個法境的話,就特別的殊勝,非常殊勝。

所以換個角度,就是說我們從凡夫以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這都是一系列的事,我們正在發生,正在運作,正在積極地修證成這樣的一種狀態,全體過程本身就是我們心的作用。你不要離開信願行,離開求生西方當下的這個狀態,再說有一個別的真心,全體當下就是心的作用,這就叫唯心。

那麼這個心性作用唯一的、真正的、實打實的體現方式是靠什麼,不是靠我們去描繪心性,猜想心性,好像要悟這個心性,完全不是。只有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的這個過程,連一點一滴都不能落下的全部認認真真的過程,這就叫做自性。要把它合攏,我們昨天講的,一定要把它合攏。

本來它就是渾然一體的,但是非要讓我們的分別心本能地拆開,所以說這個融事會理就是由這個法義引發我們的智觀,入到這個不二的信願中。

大家此時此刻就可以融這個事理。你看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的事就是理,這就是理。所有我們講真如實相,往生西方,它就是一個理,也是一個事,你不要用事和理去判斷,它就是一個,就一個。

一旦入了這樣的法喜,效果就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就會出現說,放一百個心,我肯定能往生,就是眼睜睜地看著我現在就在往生的路上。然後還會提滿分的力,一點都不會懈怠的,自然而然下意識地就會說:快點到,趕緊到,一定到!念阿彌陀佛,深信發願,就這樣。

這一切就完美結合起來,你都不用刻意一樣的,就自然而然好像天天活著,就是已經入了這個淨土的法了。

如果說再繼續拔高深入,縱然我們這樣講事理一如,可是我們還是不能把能聽的這個思想和所聽的道理(合拍)。就是我們剛才聽到,所有能聽的思想是我們的事,就你會想、你會認識、你會判斷,所有這些我們的事,都用在妄想上,沒有完全合拍在我們聽的這個理上來,你只要合拍在這個理上來,能夠再推進再真切再親切,把這個道理就完全柔軟運化到我們此刻的心念的時候,這個就叫信順。

這樣念佛就會事半功倍,信願就會身不由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叫禪淨雙修。如果一旦這樣,至少有一個指標它會出現,就是一切的問題都煙消雲散。比如說我們可能是,念佛著念佛著,突然間就會生起妄想,就害怕自己往生不了,又覺得我自己修行得不夠,就會生起疑惑,生起恐慌。往往又會覺得說,哎呀,念佛到底怎麼念呀,我心攝住了沒有,是正心的還是散心呢?我這功課怎麼樣,是否適合,如法嗎?是應該多聞廣學呢,還是就一句佛號呢?有時候又會覺得自己念得不好,心很散亂,反過來說其他的法到底修不修?不修嘛,好像有一點因緣,修的話,又覺得影響自己修淨土。

完了以後,又害怕自己修不成,最後最終臨終下墮,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什麼,大家要記住,煙消雲散,為什麼?就是他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種力量,下意識地就可以給自己開示,不存在這些問題。這就是我們事理一如的功德,在見地上。

所以大家有了這樣的一種事理圓融的信心和見地,你才能夠理解,理解什麼呢?為什麼祖師們開示說,我修了淨土了,達摩祖師來給我說禪,我也再不改了。釋迦牟尼佛現前再說還有別的法門,我也不違初願。為什麼?他不是真的說好像你跟一個固執的鐵心鐵膽一樣,他是因為你心裡通透了、明白了、篤定了,因為根本就一樣,還有什麼改的必要,就是佛、祖師來試我們來了,事理是圓融的嘛。

你才會理解為什麼有一個懷玉禪師他那麼牛,他牛到什麼程度呢?他就要金台往生,就要阿彌陀佛執金台來,銀台來了我就不去,就這麼牛,他堅固的信心是為什麼?因為他堅信心性具足一切功德。這個理,心性之理具足一切功德,想怎麼發揮事就怎麼發揮事。

才能夠理解,才能夠確定說,誒呦,有的祖師臨命終的時候,大家要知道,六欲天童次第來接引。你不要吹牛以為說這有什麼呀,我也不會生天,生天還在三界之內,六欲天還在欲界之內,你根本受不了。

像上次講《安士全書》的時候,文昌帝君前一世他是個山神,就因為有人來燒了幾炷香,求了他一下,想要個兒子,他就控制不住,就跟著走了,投胎去了。大家設想,六欲天童來次第接引,那是什麼境界,你當人你沒見過世面,你根本不知道有多麼的誘惑,但是他堅決不去,就等著佛來接,為什麼?就是因為他事理圓融,有了這個見地,這個事理一圓融,見地透過來,就是一種戒定慧,就是一種定力。

所以說在這一次我們講《彌陀經》,在這個就事論事居多的基礎上,能夠以事入理,以理來融事,事理的一如,這是我們今天特別要給大家說的重點。

那好,我們再邁入這個具體的內容上。先講一下經題,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個經題。以往我們字面上理解的話,就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叫佛,然後他教化有緣,了生脫死成道的方法中,有一個特別的方法他知道了,往生極樂世界,然後他告訴我們,就說,說這個淨土法門。說什麼呢?

說彼土的教主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去往生,最終能夠成功在那兒一生補處成佛,這麼一件事情。所以講這麼一件事情的一部寶典就叫經,就《佛說阿彌陀經》,此土的佛說彼土的佛,為了讓大家皆能往生,就這麼一部經典。

那麼從這部經題,《佛說阿彌陀經》六個字來看,我們都知道常說不是佛叫做覺者嗎,覺者。佛者,覺也,覺悟的大聖人。在娑婆世界或者說整個法界,大家要明白一個範式一個軌則,就是一切的覺者的行者的這個覺悟之道,都不能夠離開般若波羅蜜,這是三世諸佛十方諸佛不共之法,根本法。

所以《心經》裡面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極樂世界也得過這個法,般若波羅蜜。

我們說就是從聞慧、思慧、修慧得三摩地,覺悟這個實相境界。但是在覺悟的這個軌則上,怎麼覺悟呢?只有一個套路,就是從文字般若,它是一種工具,來起觀照般若,它是一種手法,我們說的法門。文字般若工具就是教法經典,最後入實相般若就是目的,這就是三摩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都繞不開。

你看咱們這兒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成就的。他當太子的時候,到城門那兒去雲遊,結果就看到這個老病死,然後又看到有一種修道人沙門,所以他才發了這個出家之心。這一些老病死的場景和概念對他來講就叫文字般若,給他以啟發,給他以機會。那麼慢慢發了心以後就出走王宮,尋師訪道,入山修行,然後一直到菩提樹下,之前這一系列,包括菩提樹下成道之前,都叫做觀照般若,就是運用手段去禪修,觀照,觀察的觀,照見五蘊皆空的照。

那麼最後在菩提樹下直至終於成佛了,這個就叫做證到實相般若,三般若。文字和觀照般若還屬於方便般若,就是運用方便善巧,為了入實相般若,就叫究竟般若,究竟智慧,這個套路你要明白。

那麼阿彌陀佛也是如此,阿彌陀佛當時他是「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讀《無量壽經》都是信口就來。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他聽佛說法,就是聽到文字般若。

然後他就思惟攝取莊嚴國土清淨之行,或者也講到說「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實際上就是阿彌陀佛修的觀照般若,其中的內容包括稱性發四十八願,觀照般若。

那麼最後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說,「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其佛世界,名曰安樂」,這就是說已經修成,叫實相般若。還是這三般若。

那我們為什麼跟大家講這個,因為等一下我們要以這個法去論一下經題,來跟我們的心地合拍,合拍什麼呢,就是這個覺悟,這個覺照。所以大家要把這個先匡死,為什麼,就是一切的佛法修學成功,無一例外就是這麼一個軌跡、模式,由文字般若引導觀照般若,證入實相般若。

所以大家有了解教法的,天台宗裡面有一個概念特別說得好,叫三軌,軌跡的軌,儀軌的軌,這個東西它又叫三法妙。這三軌是什麼呢?一個叫做真性軌,真實的真,本性的性,真性軌是什麼?就是我們說的實相般若。

還有一個叫做觀照軌,就是剛才講到的觀照般若,軌道的軌,軌跡的軌,不要聽錯。那麼還有一個叫資成軌,資,資糧的資,資質的資,成功的成,就是一切開發或者促成觀照心行的引發條件,實際上就是咱們說的文字般若,這個叫三軌。所有聖者必須依這三軌而成就,不得繞過去,不得走開。

好,那我們看一下《佛說阿彌陀經》這六個字,這個經題實際上就把這三法,把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表顯得非常的圓滿和圓融。

我們大家來看,當然說到覺悟來講,我們都知道,覺者嘛,以前我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也講過,佛者,覺也,也講過從這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角度,那實際上這部經典也脗合。

《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佛」就是自覺,就指的釋迦牟尼佛已經覺悟了,成佛了;然後「說」,就是覺他嘛,為五濁惡世說這個難信之法,就是覺他呀;那麼「阿彌陀佛」就是覺行圓滿,無量光壽。

再一個,也可以把「阿彌陀佛」當做本覺,為什麼,法界藏身。我們也講到本覺,然後還有一個始覺,就是「說」,本來阿彌陀佛成就已經十劫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一開始佛說的時候就是大家開始覺悟了,知道有淨土要往生,就是始覺。

那為什麼叫始覺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兒得了究竟覺大圓滿,才能把這個本覺開始告訴我們。所以這個就叫本覺、始覺、究竟覺,從這個角度套一下這個經題,也是一個覺。

那麼再看,《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屬於遍覺,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週遍,叫遍覺。那麼遍覺,雖然他是遍覺,你說的表達的不精準,你看剛才我們講到的事和理不能圓融,表達不精準可能就出現偏頗錯誤,所以說的一定要說對,這是佛說聖言量就叫正覺,「說」就是正覺,「阿彌陀」是遍覺,那麼釋迦佛叫無上覺,因為他在我們娑婆世界來講,是三界導師,四生之父。這是從這三方面的覺來看一下這個經題。

當然我們主要導入的就是要跟大家講這個,「佛說阿彌陀」屬於三般若,面面俱到。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來看,你比如說,「佛」就是指的觀照般若,為什麼呢?因為在咱們娑婆世界示現的八相成道修行成佛的過程,成佛的過程就是觀照般若。「說」,用聲音方便說《阿彌陀經》,說阿彌陀名號,所以說就是文字般若,這毋庸置疑的。「阿彌陀」就是實相般若,這個就比較難理解,說阿彌陀怎麼是實相般若。

為什麼?一個,名號當體即是實相,就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我們剛才講的一切法皆是實相,這四個字當然是實相,我們念阿彌陀佛念的就是實相,就是真理。而且名號的意義也是實相,為什麼?無量光壽就是實相法界,所以「阿彌陀」就是實相般若,「佛」是觀照般若,「說」叫文字般若。覺者,就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麼覺的,這三個軌跡。

那麼再換一個角度,「佛說阿彌陀」,前一個「佛」,釋迦牟尼就是實相般若,為什麼?釋迦牟尼叫能仁寂默,佛知見,在《法華經》中說佛為什麼出世呀,給眾生開示悟入妙佛知見,這就是實相般若。那麼說法度眾生,講《彌陀經》說法度眾,佛說,「說」就是觀照般若。說什麼呢?說持名一法,持這六個字就是文字般若。這是又一重。

那我們再看。「佛」,釋迦牟尼佛就代表文字般若,為什麼,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一切經教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就文字般若。「說」就是實相般若,這個又難理解了,為什麼說就是實相般若,為什麼,因為聲音就是實相,為什麼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呢?這是觀音菩薩的法,所以「說」反而是實相般若。「阿彌陀」就是觀照般若,為什麼,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必須仰仗四十八願作增上緣才能成就往生,這就是觀照般若,手法。

所以大家看到了嗎,聽明白了沒有?《佛說阿彌陀經》,「佛」,頭一尊佛,既是實相,亦是文字也是觀照;「說」,也是文字,也是實相,也是觀照;「阿彌陀」,亦是實相,亦是文字,也是觀照,所有的這個都是般若波羅蜜,就叫覺。

「佛說阿彌陀」就是覺,這就是一念真如覺性稱性隨緣發揮出的這麼一部經典,這麼一些文字,我們現在所有的理解力也是不離這個文字,皆不出什麼呢,我們剛才講到了,融事會理喲。大家聽見我在不斷地說,我說這些,就是事,可是當體全是我們心性真如實相之體啊。

能說的釋迦牟尼佛,他說的阿彌陀佛,能說而說的這個經論,就這個《彌陀經》,所說的我們要理解成的這個法門,包括我們現在能說的所在的咱們現在的娑婆世界,所說的我們將要前往的極樂淨土,能說的世界裡面,所度的這些眾生,你我他,所說的成佛十劫以來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清淨海眾,發現了沒有?只要我列舉的班班列列一切事件,一切人物,一切森羅萬像這就叫事,皆是這個真如實相,法性真心,當體就是,現在就是,就是覺,就是真心本性。

大家看到了嗎?心性就這麼廣大,想怎樣就怎樣,都是心性。大家感受到了沒有,心性就這麼廣大,週遍法界。心性就這麼具體,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就是心性,一個六字名,佛說阿彌陀佛,就是心性,這就是理,理就是事。

那如果大家真的能夠這樣理解的話,我們就發現,為什麼叫心性,心性是什麼?心性就是覺性。心性就是覺性,所以《佛說阿彌陀佛經》就是「覺者說覺」,或者說「覺說覺者」,或者是「說覺」吧,說的就是覺;或者說「覺說」吧,依覺而說,說就是覺。

大家發現了沒,所有的這些,《佛說阿彌陀經》這個內涵就是,人就是覺人,境就是覺境,皆是覺。與此有緣,與這部經典有緣,與這個法門有緣都是覺緣。當體念佛就入這個覺道,所以「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初發心就是正覺,沒有次第,沒有修證,你敢嗎,敢不敢信,法爾如是。

所以《佛說阿彌陀經》就是一個覺經,既是覺悟的經,也是絕待的絕,就是說絕了,把這個法門就說絕了,說到頂了,說到孤絕處了,普陀山那邊南天門有個海岸孤絕處,就是到頭了再也出不去了。這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一個覺字,大家往這個覺海里面會,心地上面會。

當然我們給大家講了這麼多,這還不是我們要推出的重點,大家思惟說《佛說阿彌陀經》,想想,為什麼龍樹菩薩一看經題就知道經義,就通達這個經的內涵。《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題,就把所有《彌陀經》的內容已經說絕了,最痛快直捷地已經告訴我們根本法,當然,什麼根本法?今天時間到了,四十分已經太多了,我們明天再講。

好,今天就到這裡,請大家合掌。

南無阿彌陀佛(十稱)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隨喜大家,今天我們半小時到此為止,明天晚上再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