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巧願,是善巧的願。這個很重要,對於十信位的菩薩來說,他們怎麼去修行呢?
就是通過善巧的願力,來轉換自己的內心。就好比吃飯,我們遇到好吃的東西,就會產生貪心,想要多吃一點;遇到不好吃的東西,就愁眉苦臉,甚至心裡產生嗔恨。但是十信位的菩薩,他修行不應該這樣。
大家看《淨行品》 裡的偈頌:「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當我們吃到美食的時候,你不要貪著它的味道,那是世間法、生死法,是輪迴的法,我們貪瞋癡的念一動,就種下一個輪迴的因。
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時時警策,當吃到美食的時候,就馬上為眾生髮願,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希望眾生一切都能滿願,心裡對世俗的五欲不再貪著。
如果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時,該怎麼辦呢?
「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吃到不好吃的食物,也不要厭惡,要思惟菩薩以禪悅法喜為食,通過這種方式迴向給眾生,希望眾生都能得到「三昧食」,不要貪著世俗的粗色之食。世間的食物都是不清淨的,大家想一想,它種植的過程、生長的過程,尤其是現代,使用很多化學的肥料、藥劑等,都是很不清淨的,看著顏色很好,其實都不清淨。
因此,遇到世俗境界的時候,菩薩通過善巧的發願來回轉,巧願防非,防止我們的過失。「離過成德」,離了過失,我們心心念念之間,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所以,整個《淨行品》 就是告訴我們,要如何在世俗中修利益眾生的菩薩行。菩薩行不單是指給眾生捐了多少錢,幫了多少忙,對於十信位的菩薩來說,更重要的是心裡面的發願和迴向。
大家看《淨行品》裡所有的偈頌,第二段都是「當願眾生」。我們心心念念,都要想到利益眾生,不要捨離眾生。受過菩薩戒的居士就知道,一念捨離眾生,於菩薩戒的戒體都有所違犯,所以菩薩戒有菩薩的學處、菩薩的行處、菩薩的修行。菩薩修行的根本,就是心心念念不要捨離眾生。《淨行品》之於十信位菩薩的修行,就有這種「巧願防非,離過成德」的殊勝,這就叫清淨。
整天煩惱,是因為沒有善法的積累
喜覺支,指心生善法而得歡喜,我們修持善法的時候會心生歡喜。有些人為什麼整天煩惱很重?是因為每天沒有善法的積累,我們放逸、懈怠、散漫,一天到晚,心沒有正念的攝受,所以一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感覺「我這一天又白過了」,於是心中非常懊惱不安。
如果人這一天時時都以正念攝持,不管有事還是無事、忙或不忙,總是在正念當中,就會感覺這一天過得很清明、自在、歡喜,就會有一種法喜,連睡覺也會睡得安穩。
所以我們只有行持善法才能生起歡喜心,善法生起的歡喜心就叫喜覺支。
我們,要這麼向菩薩學習
經文:「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
我們要善巧承事師長,承事師長的目的是從他們那裡得到法要,安住於種種的修行,所以拜訪師長的時候,要發願「巧事師長,習行善法」。什麼是「巧事」,就是不能用世俗的心去對待法師,現在很多居士把師父當做自己的親人,甚至產生依賴,這都是輪迴的苦因,你這樣拖著師父得不到解脫,挺可怕的,所以不要這樣。我們見師父就是為了學習佛法,從師父的身口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法。
另外,「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不應見過失」,即不要見師父的過患,如果感覺與這位師父不相應,就合掌退出,再去找相應的師父,不要因此誹謗、非議師父,我們內心要時刻保持對師父的恭敬。對三寶,特別是對僧寶的恭敬,福德無邊。為什麼呢?末法時代,佛法二寶需靠僧來弘揚,恭敬僧寶就是在恭敬三寶。如果天天見出家法師的過失,罪業很大,很容易斷滅我們的善根。
所以學佛人要恭敬每一個出家人,哪怕他是一個假和尚,我們遠離即可,不要去罵他,你知道人家是什麼來路?過去很多聖賢也顯現惡劣的形象。
《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不輕一切眾生,見到任何一個眾生都禮拜「如等現前當來,必定成佛,我終不敢輕慢於汝等」,我們要這麼向菩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