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債易還,命債難還

現在看第二段,還債的人應該怎麼還呢?他過去生把人家討得太過分了,那應該怎麼辦呢?看第二段。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過去生把人家這個畜生討得太過分的這個人,他有兩種情況:

假設這個人前生是「有力」,他有持戒還有修習禪定、智慧的這個功德力,以及他有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的福德力,那麼在還債過程當中,他不必捨掉人身,以人的果報來酬償過去所討過分的這一部分債務。欠錢就還錢,欠命還命,欠肉還肉等等,以人的果報來還。

「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假設這個討得太過分的人,前生沒有戒定慧的功德,也沒有佈施、持戒的福德,兩個都沒有,那麼他就反過來墮入到畜生道,來酬償過去生討的過分的這一部分。就是,對方在還債的過程當中,一種是以人道來償還,一種是以畜生來償還,還債的方式有兩種。

還債的難易也有兩種。看經文。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

在還債的過程當中,我們先看比較容易償還的。

「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就是說,我們假設欠人家的是財物,那麼我們在償還過程當中,欠錢還錢。沒有錢怎麼辦呢?那就用體力來償還,你可能做他的僕人,或者做他的牛馬等等,以體力來還債。還到夠了以後,這個因緣就停止了。這個是欠錢還錢,或者是以體力來償還。

你看《六祖壇經》有一段。六祖大師有一天在自己的禪堂打坐,有一個盜賊拿刀子要殺他。六祖大師事先就知道了,他就在打坐的禪堂旁邊放了十兩的黃金。那個盜賊要殺他的時候,他就把頭伸出來,結果那個盜賊砍三次都砍不下去。六祖大師說,我只欠你金,「只負汝金,不負汝命」。我前生是欠你錢,又沒欠你命,所以你殺不死我的。

這個盜賊看了以後就很感動,他自己也很慚愧,就要隨六祖大師出家。六祖大師說,你要出家可以,但不是現在。你現在跑進來,我的徒弟都知道,他們會加害於你。你趕快先跑,改天你再回來,再跟我出家。他過了幾年回來跟六祖出家,後來這個人也開悟了。也就是說,在還債的過程當中,錢財的債務是比較容易還,這是比較容易的。

我們看比較困難的部分。「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就是說,在欠債的過程當中有兩種因緣是比較麻煩的:你曾經殺害它的生命,乃至於去食他的肉。當然,殺命是直接殺生。吃它的肉叫間接殺生,因為你喜歡吃它的肉,所以別人才去殺,間接殺生。這種跟生命的傷害有關係的,這個就麻煩了。為什麼呢?

「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就是說,你殺它的命、食它的肉,來生他就殺你的命,吃你的肉。這種殺生食肉就牽扯不清,相食相誅,彼此互相地吃對方的肉、殺害對方的生命,就像車子的轉輪,互為高下,互相地討債,彼此的冤結越結越深,就很難停止了。這個地方講命債難還。

我們看怎麼辦呢?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這個應該講有兩個因緣:

第一個,我們依止自力的因緣。你自己能夠修止觀,正念真如。如果我們一個人一直跟著妄想走,我們就很難改變自己。你看有些人,他永遠活在過去。他創造一個妄想,這個妄想就去造業,造完業以後到地獄去;從地獄裡面出來,他還是隨順這個妄想變成鬼道,還是隨順這個妄想變成畜生;最後來到人間,還是依止這個妄想。他永遠沒辦法離開這個妄想。一直到他真實地能夠通達大乘經典,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其實這個妄想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把妄想捨掉以後,他的生命才產生重大的變化。這個是修奢摩他,改變你的思想才能夠改造生命。

第二個是靠佛力。靠佛陀的這種大慈悲的神通力來化解彼此的冤結,或者就是佛陀的說法,明白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否則是很難停止的。

這個地方指的是,在還債過程當中,我們欠的物債是容易償還的,命債難還。諸位,你要看印光大師《文鈔》,你會感到印光大師也強調這個觀念,念佛的人最好一定要吃素。你去看看《念佛感應見聞錄》裡面,一個人業障現前了,他念佛還比較容易過關,要是遇到冤親債主的干擾,最麻煩,他放不過你。

印光大師說念佛人一定要吃素,他很強調吃素。你造一點罪業,臨終的時候正念真如,靠佛力的加被,很快過關。但是你要是殺了很多很多的眾生,像台中蓮社有一個眾生一生殺了十幾頭貓,他臨命終的時候很麻煩的,因為佛也不能夠過分地去對治對方,所以他要弄得很麻煩、很痛苦。所以命債一定要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