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每天要觀想生命無常,觀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時間不多,死亡隨時隨地都會來臨的無常道理,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以及每個時辰,壽命都在減少,歲月在不經意中溜走而讓人察覺不到,流逝的歲月,永遠不會再回來。我們修行人要時刻提醒自己,珍惜時光,不要虛度,專心專意去修法。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佛經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雲、流水、閃電、晨露,人的生命就像虛空當中漂泊的白雲一樣,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沒有任何辦法改變死亡的命運,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我們在死亡的路上狂奔著,人人都像被判了緩刑的罪人一樣,一天在接近死期。佛陀也說過,看見眾生的生死就像看到秋天的舞步。有時想想,生命就如天上的閃電一樣,瞬間劃過。

人身又是極其難得,經上告訴這個道理,經常用盲龜穿木孔來比如。這個比喻這麼說:如果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廣闊無際的大海洋,在這大海上,有一個木板,上面有個孔,它隨風飄浮不定在大海上,沒有一刻停止。而在大海底下,有一隻瞎了雙眼的盲龜,一百年才會浮上來,將頭伸出海面一次。當它浮出海面時,把頭穿進木孔裡,想想這種機率有多麼渺茫嗎!而我們得到人身的機會,比此還少。還有一個比喻說得人身機率就像在光滑的牆壁上撒豆子,豆子附在牆壁上的機率。

我們現在得到人身,若不珍惜人身來修行,還等什麼呢?等著人身丟了,再想修行那時就來不及了,流逝的歲月,永遠不再有。經常聽到有人說,死怕什麼,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從佛法講,不太可能,因為人身太難得了。

而且死亡是一定的,這個世上找不到一個不死的人,致敬的佛陀已入涅槃、聖人們也一個個的離我們遠去,聲聞、緣覺也要和肉體分離,世間的神祗同樣也避免不了死亡,而且,不論你逃向何處,高山上、丘陵中,也逃不出死神的手掌,自古以來有無數神仙和皇帝都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但這僅僅只是美好瑰麗的夢想,誰都沒有找到,也不可能找到。某些我們所了解的「長壽法」也最多隻能做到拖延期,改變不了生命的規律,因此我們不能有不死的僥倖心理。蓮花戒說:「平常怕死,就能做到臨死時不怕死。」

更重要的是死神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來,也不會提高通知,當他來的時候我們只能乖乖的跟著走。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氣,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熱也能變成致死的因素,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其實,每天我們都聽到、見到過死亡,馬路的車禍、醫院中的病人,及世界各地的天災人禍,但是每當見到這些時,我們總覺的好像離我們很遠。可是,誰又能保證今天我一定會不死嗎?也許你可能覺得自己還年輕,可是黃泉路上無老少啊!意識不到這一點正是人的感覺遲鈍之處。因為懼怕死亡,我們閉口不談,感覺提到便很忌諱,那不是欺騙自己嗎?難道不提,死神就不會來臨嗎?雖然想到這些,會讓我們感到難受和可憐,但是真正勇敢、智慧的人是敢於面對並做出準備的人。

那麼死亡來臨時候,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沒有誰能跟你走,感覺是在痛苦絕望中被拋棄。那麼錢財我們能帶走嗎?錢財買不通死神,在人世上,人們羨慕的千萬富翁,趾高氣揚有錢的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不分高低,連一分錢也帶不走,歷史上無數英雄好漢,帝王將相,活著的時候,為所欲為,不可一世,但在死神面前,權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風都風吹雲散。這個時候,連我們最愛惜的身體,也離我們而去,我們天天裝扮它,照顧它,讓它得到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得到一切的享受,但這個時候它也背離了我們。

那麼面對死神,我們能帶走什麼?只能帶走我們平時修持的佛法。我們又能依靠誰?唯有上師三寶。這個時候,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只有佛菩薩,唯一有用的就是我們平時誦的經、咒。可是,我們能修法的時間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人生百年,睡眠就佔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無知,後十多年衰老多病,修行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間幾十年,為生存和虛幻的名利地位奮鬥競爭,不能認真思考人生的結局和生死大事。而且又有太多事情需要花費我們的時間,工作、吃飯、購物、交往等,可能我們修法的時間每天連一個小時都不足,並且在短暫能修法的時間裡,還昏沉、散亂、放逸。能夠專心修法的時間又有多長?我們僅拿這點兒的資糧面對死亡,結果可想而知!

想到這些,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究竟的利益好好思考一下。為什麼學密的修行者要去屍林裡面修呢,因為你在屍林裡修的時候,你可以想到,將來自己也會是這樣的結果,誰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律,只是或遲或早的問題。我現在看你死得可憐,而將來別的人看我也死得可憐,誰都是這個樣子。我念(斷法)或施身法的時候,拿著腿骨誦經也是這個道理,為了產生這種無常觀念,所以密宗很多法器都是用人骨作成的,就是啟示:沒有多少時間了,再沒有別的意思。

為此,奉勸我的弟子們和所有的修行人,常想死亡隨時會降臨,這時能夠幫助自己的唯有上師三寶和修持的佛法,所以為了自己今生以及今後一切世的利益,請你們珍惜時間,好好修習佛法!時時真誠修行,不能虛偽,若虛偽,開空花,不結果,所以學佛切記不要自己騙自己,修行人要守本分,不要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圓滿,菩提果也會成就。比如,在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的身不殺生,不偷竊,不邪婬,口不犯綺語,惡口、兩舌、妄語,心裡沒有貪心,沒有嗔恨心,沒有愚癡,身口意清淨來拜佛,佛也接受你的拜佛的供養,智慧也會自然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