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使中國社會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相互激盪,人類也必將開創新的歷史文明。二千多年前,自喜馬拉雅山南麓傳來的印度佛教匯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為世界人類留下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與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並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與思想道德等各個方面。直至今日,佛教仍然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但是,佛教世俗化傾向將是所有關注佛教發展的有識之士,應予高度重視的重大現實問題,尤其是佛教僧伽更應有此深切的憂患意識與敏銳的歷史洞察力,高揚佛教出離生死,追求永恆解脫的本懷。如此,才能使佛教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化世導俗而不斷超越。使人從以情慾為本的世俗社會,超越到以智慧為本的新的人生正道。

佛教在市場經濟下世俗化傾向的弊端

佛教在市場經濟的發展條件下,寺院的建設規模及設施,較從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與改善。各種檔次的佛學院如雨後春筍,方興未艾,遍及全國各大省區。佛教的期刊雜誌也同樣是琳琅滿目,品種繁多。佛教的教育,誕生了前所未有的博士、碩士、學士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如此看來,佛教的發展確也呈現出一派人才濟濟、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倘若再定睛一看,就會發現佛教世俗化的傾向正在悄悄地迎面襲來……

一、混合世俗社會的暗流 熱衷名聞利養的追求

市場經濟的大潮拍打著寺院的山門震天動地,莫向外求已成為遙遠的禪話,回頭是岸仍喚不住名聞與利養的追逐。佛教的信仰原本並不建立在單一的經濟基礎上,也不應以經濟作為衡量佛教信仰的指標,否則就會淪為拜金主義。純正的佛教信仰,是建立在無我的解脫道的基礎上,進而謀求世界的清淨莊嚴與人生的理想超越。釋尊的正覺與解脫,早已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縱觀當今佛教現狀之一斑,攀炎附勢、結交權貴者有之;為達到和滿足個人私慾,不惜犧牲佛教整體利益者有之;炫耀榮譽和地位,隨處招搖過市展示實力、魅力者有之;為謀生計倚傍佛門,行世間法者有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嗚呼!佛教傾危,竟至於斯!

二、高舉培養人才的旗幟 缺乏務實求真的態度

「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佛教的首要任務: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這是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於一九九二年在上海佛教教育研討會上對全國佛教徒所提出的號召。如今十年過去了,青黃不接的現像似乎因前輩大德們的相繼西逝而變得滿園春色,初露頭角的各大寺院住持,以嶄新的面容出現在佛教的期刊雜誌上,這也許就是三個培養人才的碩果吧!面對現有的成就,有人沾沾自喜,有人暗暗悲傷,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世俗化的人才標準,使一批精明能幹者突穎而出,亦贏得了社會的青睞與榮譽,但華而不實的作風卻在迷茫的掌聲中顯得越發蒼白無力,一如那風中的殘燭。站穩腳跟,務實求真,信仰堅定,身體力行,方能體現佛教人才的真正精神!

三、重視寺院經濟的發展 忽略組織道風的建設

如今,在我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寺院經濟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通過巍峨壯觀、金碧輝煌的殿宇,就可一睹其富麗堂皇的氣概。隨著旅遊業的進步與發展,寺院的門票收入亦相當的可觀。為了更多的創收,有些寺院常年懸掛水陸勝會道場的幡幢,使清淨莊嚴的法事活動,幾變成商業貿易的市場,而對於寺院的組織管理、道風建設、人才培養等關係到佛教未來前途與命運的頭等大事,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種本末顛倒的思想傾向,誠為佛教事業發展的一大障礙,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從源頭上堵住這股濁流,否則,勢必將失去佛教信仰的社會功能與作用。

四、僧尼職業化趨勢的氾濫 佛教信仰觀念的淡泊

出家僧尼承襲千百年來的佛制,是立志終生奉獻於佛教的志業者,而非以出家為就職擇業的工作者。多年來,隨著宗教職業者一詞的出現及大肆渲染,致使社會各界誤認為僧尼亦可成家立業。社會的有關企事業單位以市場經濟的形式投資寺院或建造大佛,以營利為目的,卻又聘請僧尼以工作人員的身份扮演著各種角色。這些錯誤的做法蔓延到叢林寺院,極大地威脅著出家僧尼的神聖性與純潔性。當然,佛教內部僧尼的信仰淡泊、不甘寂寞也是造成這種亂相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須指出的是:僧尼是佛法的繼承者與奉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遵從如來的禁戒與教誡,努力地通過自身的實踐去影響社會大眾,令之歸向正法。

五、倡導佛學教育的開展 缺乏應有的宗教體驗

佛教教育是關係到佛教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素。自恢復和落實宗教政策以來,全國各地所創辦的初、中、高各級佛學院迄今已有三十多所,為中國佛教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佛教教育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譬如:沒有規範化的教材、低水準的重複教育、師資力量的近親繁殖、信仰情操的淡泊冷漠等等。諸如此類的現象如得不到解決或糾正,則會積重難返,佛教教育的前途自然也就堪憂。另外,有些地方佛教學院的設立,其教學宗旨及目的不夠明確,彷彿是以辦學的方式集聚僧眾,換來一塊佛學院的金字招牌,為自己所住持的寺院增添一份榮耀。佛教本非純知識性的授受,必須要學以致用才能彰顯佛學的真義。否則,就會像太虛大師在《現代僧教育的危亡與佛教的前途》中所說:「出來的學僧,不能勤苦勞動去工作,甚至習染奢華而不甘淡泊。……以為別種事不可幹,除去講經、當教員,或作文、辦刊物等,把平常的家務(寺院中事)都忘記了」。有些學僧感覺沒有出路,也就漸漸地從僧海中消失了……

如何因應佛教世俗化傾向的思考

佛教世俗化的弊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必將呈現出更加複雜而多元的變化,這似乎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如何在此世俗化的逆流之中,保持佛教的神聖與純潔,同時又不違世俗地開展覺世救人的佛化運動,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將是我們所應關心與思考的問題,也是所有佛弟子應努力實踐的問題。

一、堅定佛教信仰的根本立場 追求生命永恆的解脫

佛教的信仰建立於生命無限的因果關係上,也就是要相信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流轉與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的現實。因此,正確的佛教信仰的價值觀,是引導我們不斷超越與趣向解脫的人生信念。在肯定無限生命的自我開創與正確實踐的前提下,只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精神,才能夠在現實人間以無我的智慧與慈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歷代高僧無不以那廣博的胸懷、深切的行願,以對佛教信仰的無限真誠、對有情眾生的無限悲憫,而奉獻身心所有的一切。德厚流芳,高山仰止,為世人之所永遠稱譽與讚歎。撫今追昔,當代中國佛教不正缺乏這份浩然正氣嗎?

二、選賢任能住持正法 深信因果無私奉獻

佛教事業的興衰成敗,取決於住持正法的僧團是否堅強有力。而僧團能否和樂共處,寺院的住持是關鍵。住持的人選不當,則會造成對佛教莫大的傷害。在這個商業化氣息濃厚的時代,企業化的管理方式,給寺院帶來了更多世俗化的內容。有些當了住持的,因果觀念淡薄,自私自利,心胸狹隘。在他們的眼裡,寺院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任意地佔有或支配,僧尼則形同職業者,任憑安排與發落。而寺院本是陶賢鑄聖的選佛場,是弘法利生的清淨地,寺院的財產是屬於「十方僧」所共有,豈能容忍個人私慾的玷污與侵佔。另外,寺院住持必須以佛教的整體利益為重,模範地遵守清規戒律,以身作則,任勞任怨,深信因果,以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擔當住持正法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歷史使命。

三、重視僧團建設的神聖純潔 再塑僧伽的良好形象

佛法的存在,並不以殿宇、塑像、經典來決定,而在於有無契合佛陀本懷與法性的僧團。清淨和樂的僧團,可養成光風霽月的胸襟,清淨莊嚴的品格,淨化自己,健全佛教。而個人意識氾濫,商業化、世俗化的團體經營,只能是出佛身血,破壞佛教。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僧團的建設,依靠團體的力量,達到住持正法的目的。如法如律的僧團,可使那些發心不純、無羞無愧或性情放逸者,在大眾的威攝下,真誠懺悔,調伏煩惱,否則即擯出山門。對於那些真心為教、用功辦道、看破放下的僧加,在「大眾薰修希勝進」的氛圍中,其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經過數年大冶洪爐的陶練,必將養成威儀癢序、心胸豁達、氣度渾朴的儀容與氣質。一出山門,使人見了,油然而生敬意。

四、凝聚佛教僧團內部的力量 全面振興佛教的事業

當前,佛教僧團的散漫像沙礫一樣,沒有絲毫的凝聚力。僧團由於缺乏整體佛教良性互動的全面意識,故而產生各自為營的態勢,彼此間漠不關心或竟爭攀比。為了重新整合佛教的有生力量,充分利用現有的人才資源,及豐富的寺院經濟,佛教僧團應以水乳交融的精神,求同存異,共謀發展。本著「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的思想,堅持慈悲、平等、無我的根本原則,以廣大的菩薩心行,實踐普度眾生的良好願望,從而達到自利利他究竟圓滿的目的。

五、弘揚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 倡導人間淨土的生活實踐

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不是世俗化、庸俗化、神鬼化的變異信仰,俗化與神化不會導致佛法昌明,也不能契合佛教的根本。但一般的佛教徒,不是落於流俗的興福、超薦,就是追求神奇和顯異惑眾的感應;或開口證悟、閉口解脫地急於了生脫死,對於人間利他的菩薩事業,漠不關心。因此,大力弘揚人間佛教的菩薩精神,以正知、正見、正信、正行引導廣大的信教群眾,積極投身於建設人間淨土的行動,從內心淨化開始,在生活中本著利他即自利的原則,但事耕耘,不問收穫。如此即是於生活的當下實踐淨土之行。人間佛教的目的是以人為本,提升人品,尊重人性,淨化人間,進而實現清淨莊嚴的人間淨土。但是,人間佛教,往往被片面地理解為適應世俗化生活的佛教,從而忽略了佛教化導世俗的根本立場,這是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理論者,所必須給予積極回應與有力痛斥的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