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之後,我們每天都會虔誠地向佛菩薩祈禱。其實,念經、禮佛、拜佛既不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痛苦,也不僅僅為自己尋求庇佑,我們是要以佛為榜樣,學習佛陀偉大完美的人格,學習佛陀對待眾生和萬物的慈悲精神,學習佛陀的智慧,對自己、對眾生、對一切事物覺悟而不再癡迷和迷茫。
佛法中處處充滿智慧,古代的帝王、宰相、良臣等都學習佛的智慧。我們學習佛法時,首先拜文殊菩薩,誦念文殊心咒,祈禱菩薩加持我們開啟智慧。辯經時候高揚的右手說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後;我們在佛前供燈,也是以此為助緣,增長自己的智慧。
沒有智慧,連自己眼前的一點小事都做不好,佛法也學不好。
佛法博大精深,很多內容是佛陀根據眾生的不同根基、針對不同的問題所講,如果我們的智慧不足,就沒法理解;智慧不足,也不會運用。
每個人入佛門的因緣不同,也許是因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痛苦,使得我們渴望尋求解脫,面對痛苦的時候,渴望逃避是人自然的反應,所以我們有時會以信佛來逃避現實的生活,脫離現實的生活似乎是最容易、最快速的解脫。
我們對自己周圍人和現在做的事情感到厭煩,而希望去遠處找到個讓我們快樂的事情,或是寄予遠方的師父和或是寺院,或是寄予於自己的佛堂之內,僻靜之處。但現實的生活一方面很難逃避,而即便我們能夠脫離現在的生活狀態,離開讓我們痛苦的地方、或人或事,但是很難逃出自己的心,自己的心總是徘徊在讓我們痛苦的事情上,不論人在何處,心裡的痛苦和煩惱卻始終不能擺脫。
也有的人信佛是為尋求庇佑,有可能把佛陀當成萬能的神,或以佛菩薩能夠庇佑自己為信仰的根據。要是自己的所求遂成,佛菩薩很靈驗;要是所求沒有實現,佛菩薩不靈驗。其實當我們以虔誠之心向上師、佛菩薩、護法祈求的時候,一定會得到加持。但是我們的所求能否實現,還要看自己當下是否盡到了應盡的努力,以及自己的德能和福報。
學佛之後,我們是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覺悟、越來越清楚和明白。
明白什麼?首先明白因果,明白種下什麼樣的因,招感什麼樣的果,其次明白因緣,某種因緣條件下,自己如何做,還明白事物的性質、發展的規律等,這些都是智慧。
佛法中所講的道理,當我們進行佈施、忍辱、精進時,需要用智慧來運用。如果我們不考慮現實的情況,而一味地生搬硬套,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也許會弄巧成拙,佛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需要我們運用,如何靈活的運用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