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五卷,唐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在弘福寺譯出。相傳此經梵文廣本有十萬頌,今譯是其略本,一千五百頌,譯文分八品。在唐譯以前,此經曾經譯過三次:一、劉宋元嘉中(424~453),中印度求那跋陀羅在潤州江寧縣東安寺譯,名《相續解脫經》,一卷,只有最後兩品。二、元魏延昌三年 (514),北印度菩提流支在洛陽少林寺譯,名《深密解脫經》,五卷,開為十一品。三、陳天嘉二年(561),西印度真諦在建造寺譯,名《解節經》,一卷,只有前兩品(開為四品)。此外還有西藏譯本。

  "解深密"是梵文"珊地涅暮折那"的義譯。
  據圓測《解深密經疏》、智周《成唯識論演秘》(卷三末)、遁倫《瑜伽師地論記》(卷二十上)都說"珊地"有"諸物相續"、"骨節相連"、"深密"等意義。各種譯本的標題,即各取其中的一義,而以唐譯題名為最當。

  本經解釋大乘境、行、果的深義,一共八品:第一《序品》是序分,第二《勝義諦相》,以下七品是正宗分。又正宗七品,可攝為三類:初四品明所觀境,次二品辨能觀行,後一品顯所得果。其梗概如下:一、《序品》,詳敘教主佛陀所具的殊勝功德和所住的淨土莊嚴,以及所有能解深義密義的無量菩薩聲聞大眾。

  二、《勝義諦相品》,說勝義諦相離言離分別,超過一切尋思與一切法非一非異,而遍在一切法中平等一味,即離言法性,亦即諸法實相。

  三、《心意識相品》,就世俗諦敘述八識(心意識)的體相。說明阿賴耶識生滅相續,是生死根源,以及它的各種名稱及其差別。乃至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生平等相。

  四、《一切法相品》,總括一切諸法的體相為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三種性相,以說明一切染淨的法相。

  五、《無自性相品》,明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即依三種自性立三無性。其中遍計所執性相是依假名安立,即相無性。依他起相是依眾緣所生,即生無性。圓成實相是一切法的勝義諦,為一切法無我性所顯,即是勝義無性。由此和會一乘、五性之說,謂聲聞、獨覺、菩薩三乘有情,都由此無自性性一妙清淨道,證得無上涅槃,由此密意說"唯有一乘",但其中也有鈍根、中根、利根等種性的差別。因此,世尊說法,有三時不同,初時只為發趣聲聞乘人,用四諦相轉正法輪,是未了義;在第二時中為發趣修大乘人,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用隱密相轉正法輪,仍是未了義;在今第三時中普遍為發趣一切乘人,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用顯了相轉正法輪,是真了義。

  六、《分別瑜伽品》,說明修瑜伽行中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的義相,顯示唯識止觀的妙行,證明諸法唯識所變,而分別其定慧行相。

  七、《地波羅蜜多品》,敘說菩薩十地乃至第十一佛地的名義,及菩薩所應學事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般若)六波羅蜜,而以智慧波羅蜜為能取諸法無自性性等義。

  八、《如來成所作事品》,敘說如來法身及化身的圓滿功德,以明此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

  唐譯本此經的註解,有圓測《疏》十卷,現存九卷(坊刻本會入經文),又道倫的《注》五卷(因《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到七十八,引用唐譯此經正宗七品全文,所以道倫的《瑜伽師地論記》卷二十上到二十一上等於唐譯此經的註解,金陵刻經處有單行本,會入經文,改題《解深密經註》,五卷)。此外有令因《疏》十一卷,玄范《疏》十卷;元曉《疏》三卷,璟興《疏》若干卷等,都已失傳。此經陳真諦譯本有他自己撰的《解節經疏》,亦已失傳,但一部分疏文散見於圓測《疏》內,經中國內學院輯成《解節經真諦義》一卷。此外西藏文譯本有:一、《解深密略釋》,無著撰,勝友等譯,二百二十頌,不足一卷;二、《解深密經廣釋》,失譯,西藏舊經錄或說為四十卷,龍幢撰;三、《解深密經大疏》,即圓測《疏》,法成譯,七十五卷。測《疏》漢文本今缺後六卷(釋經第十品大半),藏譯本完全(按測《疏》漢文本缺後六卷,近年已由觀空法師從藏文還譯為漢文,題《解深密經疏》,由中國佛教協會印行。--編者)。

  由於本經正宗七品的全文在《瑜伽師地論》中被整篇引用,又《成唯識論》也一再引用此經,因而顯示本經在印度是瑜伽行派的重要典據。自此經漢譯之後,慈恩宗人更依此經《無自性相品》,分判釋迦如來一代的教法,為有、空、中道三時教,並依此經的《心意識相品》及《一切法相品》文以三性說及唯識說為一宗的根本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