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不懷疑的心。
2、沒有污染的心。
3、沒有煩惱的心。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證自證分】 p1438 成唯識論二卷十七頁云:復有第四證自證分。此若無者,誰證第三。心分既同;應皆證故。又自證分...座床之一種。其形狀類似現今之椅子。本西戎所制,故有此稱。種類有二,其備機(有節者)而便於疊折者,稱摺疊椅;其...(一)(1241~1302)元代僧。俗姓楊。字仲華。博通古今墳典史籍,尤精性理之學。壯年出家,遍游講肆,專究華嚴。曾隱...亦名:共粗語戒緣起、粗語戒緣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殘法:「佛在舍衛國,迦留陀夷聞佛已制前二戒(故出不淨戒、觸女...煩惱之異名也。就喻以名煩惱,如世之公使,隨逐罪人,而繫縛之。煩惱亦隨逐行人,係縛三界,使不出離,故名使。又使...禪宗公案名。又作投子一切聲、投子佛聲、粗言細語、粗言細語。乃投子大同禪師寄一切佛聲之問,打破文字執著之一切計...(術語)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梵名 Caturdhyānabhūmi。又稱四靜慮天、四靜慮處、四生靜慮、生靜慮。指修習四禪定所得報果之色界天,或指居於此...(界名)六界之一。謂無邊之虛空也。...【圓成實自性能作五業】 p1241 顯揚六卷六頁云:問:圓成實自性、能作幾業?答:有五種。謂能為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術語)譯曰學,又曰應學。宜學也。為突吉羅之異名。大日經疏五曰:此中應學,舊譯名為式叉迦羅尼。大部補註二曰:...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問: 現在弘揚《弟子規》的朋友們也經常宣揚《二十四孝》。可是我聽說裡面有個郭巨為了孝養母親,卻要活埋自己的親...
請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在上次所討論的第一願與第二願,是大悲拔...
(一)唱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3...
一、讚法門殊勝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這個偈子,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的價值,善用生命,生命的價...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意思和他講。古人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來傳法。現在搞張小紙,...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怎麼來修這個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狀,叫示相轉...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做人做事是一...
清淨心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清淨土 | 下篇:清淨施 |
「安穩業」之對稱。指不善業。此業為受苦報之因,故有此稱。俱舍論卷十五(大二九·八○下):「不安穩業名為不善,...
證自證分
胡床
文才
與人女粗語戒緣起
使
投子一切佛聲
一法句
四禪天
空界
圓成實自性能作五業
式叉迦羅尼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孝道是什麼,該如何弘揚孝道

長相的莊嚴與否,跟善惡業力有直接相關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儀軌

徹悟大師淨土開示錄
聖嚴法師《不死之藥》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