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e
亦稱增上(卓越)戒學,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由於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對出家的僧侶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區別。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等。小乘五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八戒為:在五戒外另加臥高廣大床、花鬘瓔珞、歌舞戲樂。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項應戒的言行細目,合併為五項時,稱五篇門。大乘三聚淨戒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十重禁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說過罪、自讚毀他、慳、瞋、謗三寶。四十八輕戒為:不敬師長、不舉教懺、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項具體戒條。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菩薩)梵名縛蘇摩底。又名地慧。或稱文殊師利使者,文殊師利使者女。文殊五使者之一。胎藏界文殊院二十五尊中居於...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謂非服用,帽襪之屬。」(事鈔記卷二○·六·一四)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問:『羯磨文中...【他心智所緣】 p0487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他心智何所緣?謂緣欲色界系和合現前他心心所,及一分無漏他心心所。何...悉曇宇 (u)。又作烏、污、優、屋。悉曇十二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謂,塢字門,表一切法譬喻不可...為「隱顯四句」之對稱。乃華嚴宗法藏於華嚴五教章卷一,對別教一乘該攝門之不異門中之三即一(三乘即一乘),用四句...【過慢】 七慢之一。對方和我相等的,我以為勝過他,這叫『於等計己勝』。參閱『七慢』條。...指人之壽命。蓋壽命隨光陰而流轉遷謝,故稱為命光。首楞嚴經卷四(大一九·一二四上):「縱汝形銷,命光遷謝。(中...(術語)合內外四供與四攝菩薩而稱為十二供養。此名目出守護經九。又以四攝為供養尊,其說見本說略出經及出生義。...又作三拜。(一)三寶禮之略稱。又作三敬禮。合掌恭敬禮拜佛法僧三寶。舊華嚴經卷六淨行品、往生淨土懺願儀均載有禮拜...禪林用語。為「到即不點」之相對語。僧眾集會時,缺席者其名之上即被記以一點,稱點即不到;到席者之名上則不作記號...即牽日輪、月輪二車之天子,比喻甚為疾速。法苑珠林卷一(大五三·二七三中):「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二輪捷疾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討飯的女人,她撿了一枚金幣,撿了一文錢,但是這一文錢是金幣。她是討口的女人,如果她這一文錢...
我們在末法的時候,哪有善知識呢?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你就依著你所學的教義,依著經,聖教量,依著佛所說的。就是...
宋朝,開寶寺的釋惠溫,有一位侍奉他的童子,不知姓名,十四歲那年,有個看相的人叫健真,見到這個童子說:這個孩子...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人;一張是老婦照,溝壑縱橫、滄桑畢現,請問哪張好?也許你多...有一天,神創造了一頭牛。 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替農夫耕田,供應牛奶給人類飲用。你要工作直至日落,而你只能...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直以來,就與名山勝景聯繫在一起,人們往往把綠蔭環繞、清淨莊...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地冷漠;有的時候,我們與別人打招呼,而對方卻視而不見;有時...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如法修行,能夠永不歷三惡道苦。因為內心不起貪、瞋、癡,...
戒(sila)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極樂世界(sukhavati) | 下篇:境行果(sthana-carya-phala) |
(修法)以甘露軍荼利明王為本尊,為息災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軍荼利明王法,略曰軍荼利法。出於甘露軍荼利菩...
財慧
非衣
他心智所緣
塢
存壞四句
過慢
命光
十二供養
三禮
點即不到
堅行天子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這樣迴向功德會大得不可思議

如果這個離不開,你修什麼都危險

造地藏菩薩像感應三則
禪的態度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佛教與環境保護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