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隱顯四句」之對稱。乃華嚴宗法藏於華嚴五教章卷一,對別教一乘該攝門之不異門中之三即一(三乘即一乘),用四句分別之,以論三乘之存壞(有無),故稱存壞四句。即:(一)由即一故不待壞,(二)由即一故不礙存,(三)由即一故無不壞,(四)由即一故無可存。四句中之前二句,係顯示三乘即一乘之故,而三相(乘)宛然,此可使三乘之機得有所依;後二句則顯示三乘即一乘之故,而三相泯亡,此可使三乘之機得入一乘。又雖有四句之分別,然皆為即一,故唯有一乘,而無其他。總言之,三乘與一乘之不異、即一,故差別即無差別,平等即差別,因而三相泯亡之當體即三相宛然。(參閱「隱顯四句」6536) p238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眾生存活住持安隱】 p0982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頁云: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眾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術語)總括諸法為十二處,攝屬於法處而為意處之所對者,有五種,一極略色,分析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等有質之實...中國佛教禪宗著名寺院。位於浙江鄞縣東太白山麓。晉永康元年(300)僧義興來此結茅舍。唐開元二十年(732),僧法璿...(雜語)以湯為勸也。禪林食後有勸湯之禮。...日本佛教建築用語。日本之神社、佛寺等處,除本殿、本堂外,尚有奧院為開山祖師之靈堂,多建於岩窟等幽邃之處。 p5...(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歲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名數)唯識論對於說萬法為識之諸變而稱八識為能變。分三種之次第說之。唯識論一曰: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即十二因緣。說眾生涉歷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參閱「十二因緣」337) p189...(經名)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稱。梵網經本與華嚴經同部,悉翻之,則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羅什三藏...【過過慢】 七慢之一,對方勝過我的,我不承認,反說我勝過他甚多,這叫做『於勝計己勝』。參閱『七慢』條。...【色等皆剎那滅】 p0570 雜集論六卷八頁云:問:前說無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答:如心心所是剎那相,當知色等...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緣見因明,一般人眼根的見都必須...道心是在磨練中磨練出來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家還沒有幾年,認為自己總是不進步。不進步他不知道是怪誰,他...佛陀出世目的主要是宣揚生命的真相,生命真相的主要思想建立在因緣的道理,所謂諸法因緣生。因緣觀在佛教的思想分成...往昔,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特地以金縷織成衣服,供養世尊。世尊開示大愛道說:拿去布施給僧眾吧!...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令其盡淨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於登天,非吾輩具...問: 請問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話,是否要在佛前求懺悔呢?懺悔可以得清淨嗎? 大安法師答: 五戒,特別是前四戒:殺...學法的時候應當經常地對照,像《地藏經》上說,要我們每天念一萬聲地藏王菩薩聖號,念熟一點,兩個多一點鐘頭就可以...問: 弟子沒有受戒前盡量按照五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受戒以後感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心態是不是不好,會影響...
存壞四句
【佛光大辭典】
上篇:存獎 | 下篇:宇宙論 |
(術語)神機之語句。大明錄曰:文義俱明者,謂之理。忘言獨契者,謂之機。山庵雜錄曰:機語相投容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