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行,是我國隋代倡導三階教(佛教一個支派)的一位大德。俗姓王,魏郡(今河南安陽)人。十七歲時,出家於相州(今安陽)法藏寺。受戒後,博涉經論,重視行持。認為佛教須應時宜,實行濟度,不應空講理論。又比丘生活方式,對於菩薩行頗多不便,因此,他於法藏寺舍了具足戒。

  信行舍戒後,極力宣揚大乘利他精神,並且親服種種勞役,節衣縮食,救濟貧窮並供養三寶。雖舍戒而並不還俗。於是遠近有一些僧徒造門詰問,信行說明他要創立新宗的企圖。他認為隋代已是末法時代,應因時設教,以法驗人,從而依末法觀創立三階教義。他把整個佛法分為三階,闡明機教相應與根行相契。謂第一階為大乘根機,屬於正法時代;第二階為三乘根機,屬於像法時代,以上第一、二階教中有大小差別之法,名為別法;第三階為世間普通的根機,屬於末法時代。不論大小乘法,必須普敬普信,名為普法。普法就是末法眾生唯一得救的法門。有很多人從他化導,奉以師禮。

  開皇三年(583),他在相州光嚴寺,發願為皇帝、諸師父母乃至一切眾生,施舍身命財物、建立禮佛、轉經、眾僧、眾生、離惡、頭陀、飲食、食器、衣服、房舍、床坐、燈燭、鐘唄、香、柴炭、洗浴十六種無盡藏行,「願施無盡,日日不斷」,直至成佛為期。開皇七年 (587),信行已經四十八歲。

  他寫信給相州知事,誓願頓舍身命財物從事無盡藏的布施。要求相州知事代為奏聞,讓他他行這個志願(《信行遺文》)。

  這時左僕射(丞相)高顃,聞信行盛名,因請隋文帝召他入京,並施資於京師(今西安)真寂寺建立別院,供養信行居住(唐臨《冥報記》)。開皇九年(589),信行帶著弟子僧邕等自相州至京師,受到了很多僧俗的皈敬。

  信行教導門徒,悉行頭陀乞食,日止一餐,他又效《法華經》常不輕菩薩的榜樣,路上遇人,不問男女,悉行作禮,謂之「普敬」。由是他所領導的教團很快的得到許多道俗的信奉。

  信行晚年患病,體氣衰弱,不能起床,乃請佛像入房觀念。開皇十四年(594)正月四日寂於京師真寂寺,年五十五 (《續高僧傳》作五十四,茲據《故大信行禪師塔銘》)。弟子淨名、僧邕等三百多人,依林葬法,收其舍利起塔於至相寺旁,弟子裴玄證為撰舍利塔銘。他的教徒歿後,無論僧俗,照例也埋葬於他的墓塔左右,後來那裡建了信行塔院,稱為百塔寺。

  信行創立三階教的年代,據敦煌發現的《信行遺文》看來,開皇三至七年(583—587)間,始在相州提倡。後來由相州傳入隋都,得到許多道俗的信奉,不幾年間,便形成了一個三階教派。

  三階教所創立的無盡藏布施思想,與《華嚴經》的菩薩行思想有關。裴玄證《信行塔銘》說:「(禪師)披《雜華》 (即《華嚴經》)之文。起菩提之行,感波崙(常啼菩薩)之志氣,慨童子(善財)之精誠。誓欲洞達十二之文,和會百家之說。」可知信行之所以建立無盡藏,是受了《華嚴》饒益眾生思想的啟發。

  信行認為到了末法時代,應有一種能夠滿足時代要求的佛法,即所謂三階佛法。三階的名稱,是依時、處、人三項而建立的。約時三階,即以經上所說佛滅後的正、像、末三個時代而言,以佛滅後五百年正法時代為第一階,次五百年像法時代為第二階,佛滅千年以後末法時代為第三階。約處三階,以淨土為第一階一乘(大乘)之處,穢土為第二階三乘(小乘)之處,第三階為戒見俱破的眾生之處。約人三階即一乘、三乘和世間根機的區別,分為三階。他認為眾生根性不同,必須因人說法。既然時屬末法,處在穢土,人乃劣機的世間則應信修普法。若以下人而修上法,則不合機宜。所以三階教的主要教義,在於對根起行。

  信行認為第一階正法時,戒見(行為和認識)俱不破,第二階像法時,破戒不破見,二者都是具有正見的人。但到第三階的末法時,則戒見俱破。劣時劣處,又為便見(空或有)或邪見所支配。對於執著偏見的人,若授以第一、二階的「別法」,則信此一佛一經者,將謗他佛他經。所以信行主張在末法時期,不應學習「別法」,應該普遍歸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故他稱第一、二階為「別佛別法」,稱第三階末法為 「普佛普法」,略稱「普法」。

  信行的著作,最初見於隋開皇十七年(597)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卷十二,稱為《對根起行法集錄》三十二卷、《三階位別集錄》三卷,早已散佚。後世學者對於三階教的內容,只能從窺基的《淨土要訣》及懷感的《釋淨土群疑論》等書中的片段記事,略見其教理大綱而已。到了近代,日本佛教學者矢吹慶輝在歐洲從斯坦因、伯希和自敦煌盜去的許多古寫經中,發見了關於三階教的幾種寫本,從而進行研究,並參照日本古代所傳三階的典籍加以校訂發表。因此,現在可以見到信行的著作有《三階佛法》四卷、《對根起行法》一卷、《大乘無盡藏法》、《三階佛名經》等殘卷。

  信行的弟子很多,其傳記事蹟見於僧傳及碑銘的有:本濟、淨名、僧邕、裴玄證、惠了、僧海、道安等。

  (林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