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又作邪維,闍維,耶旬,闍毗,荼毗等。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稱阿字也,真言之梵名曰曼荼羅。阿字為真言中之王。故稱為大曼荼羅王。大疏十曰:於大悲胎藏大曼荼羅王如所...修小乘的人叫做粗人,修大乘的人叫做細人。...梵語 aniyata-bhūmika dharma。為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共有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等八種。此等心...又名諸法實相印,四法印之一。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作印定,...(一)涅槃之妙體,離一切生滅,謂之樂;此妙樂為菩提所得之果,故稱樂果。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上):「開示長...乃解釋經典時,依本文逐章逐句註釋其所含攝之意義,並闡明其義理。又作隨文解釋、隨文作釋、文句釋、隨釋。於隨文釋...【法攝受】 p075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頁云:法攝受者:謂或宣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有情。...又作四惑、四根本煩惱。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於唯識宗,此乃與第七末那識相應而起之四種根本煩惱。我癡,即無...(地名)Śrāvastī,本城名,後以為國號。其國本名為憍薩羅國,為別於南方之憍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新作室羅...【一業多業牽引一身多身四分別】 p0019 雜集論七卷十六頁云:復次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一身。謂由一業力,長...圓覺略疏明二障: 一、理障 謂本覺心源,湛然清淨,由無明妄染,礙正知見,不達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善於處理的人,舉重若輕;不善於處理的人,舉輕若重。 所謂善於處理,就是能夠掌握當前所遇...
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業生死凡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中染心易熾,淨德難成所作罪垢,無量無邊這四句...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值農忙,全家上下忙著收割稻穀,妻子也不例外,挽起袖子便熟練...問: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答: 首先我們要了解念佛法門對我們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末法的五濁...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始來,當初出生,隨處滅盡,但是堅固妄想所現之影,剎那剎那念...
《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聞熏聞修,以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家就養奶牛,聽媽媽說我們家以前還賣過貂,後來開始賣驢肉,都...我們今天在面對果報的時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這個是你該注意的,因為它影響你的未來。是怎麼個影響呢?我們看 (...
耶維
【佛學大辭典】
上篇:耶祇經 | 下篇:耶輸多羅 |
(術語)又名傳法灌頂,受職灌頂。傳受秘密之事法,而紹阿闍梨位之灌頂也。演密鈔四曰:灌頂之言有二種別:一傳教灌...
大曼荼羅王
粗人
不定地法
一實相印
樂果
隨文釋
法攝受
四煩惱
舍衛
一業多業牽引一身多身四分別
理事二障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

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去懺悔業障

不開口的真相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觀音菩薩能令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