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釋尊於此樹下成道,故名菩提樹,譯曰道樹,又云覺樹。然此樹之本名,法苑珠林八雲阿沛多羅樹,法顯傳雲貝多樹,觀佛三昧經云阿輸陀樹Aśvattha,西域記八雲畢缽羅樹(Pippala)。見畢缽羅條。謂貝多羅為菩提樹者誤也。酉陽雜俎曰:「菩提樹出摩伽阤國,在摩訶菩提寺。蓋釋伽如來成道時樹,一名思惟樹,莖幹黃白,枝葉青翠,經冬不凋。至佛入滅日,變色凋落,過已還生。至此日,國王人民,大作佛事,收葉而歸,以為瑞也。樹高四百尺,已下有銀塔週回繞之。彼國人四時常焚香散花,繞樹作禮。唐貞觀中,頻遣使往,於寺設供,並施袈娑。至顯慶五年,於寺立碑,以紀聖德。此樹梵名有二:一曰賓撥梨力叉,二曰阿濕曷咃婆力叉。西域記謂之卑缽羅,以佛於其下成道,即以道為稱,故號菩提婆力叉,漢翻為樹。」 翻譯名義集曰:「西域記云:即畢缽羅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謂之菩提樹。」廣東新語曰:「訶林有菩提樹,蕭梁時智藥三藏自西竺持來。今大可百圍,作三四大柯,其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計,大者合圍,小者拱把,歲久根包其幹,惟見根而不見幹。葉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采而漚之,惟餘細筋如絲,霏微蕩漾,比於紗谷,俗謂之菩提紗是也。」按訶林即今番禺之光孝寺,寺有西番訶黎勒樹,故名。粵東筆記曰:「菩提樹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光孝寺志曰:「嘉慶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颶風吹倒。陳中丞大文命工培護。越年枯萎。寺僧喬庵離相同詣南華接一小枝歸,植舊地。今扶疏猶昔。」雷州府誌曰:「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案菩提樹為常綠亞喬木,多產於粵東,高二丈餘。葉卵形,端甚尖長,花隱於花托中。實圓質堅不朽。今瓊山縣謂之金剛子。亦可作念珠。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又名生空、我空,二空之一。觀人為五蘊之假和合,又為因緣所生,知中無常一之我體,故云人空。證此人空之理...(雜語)至誠之誓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菩薩興至願。...【極清淨道離十過失】 p1200 瑜伽二十卷二十四頁云:又由證得此極淨道,離十過失,住聖所住。云何名為十種過失?所...【取有二種業】 p0817 雜集論四卷十一頁云:取有二種業。一、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為...指我國諸子百家主要教說中之周易、老子、莊子。華嚴玄談卷八記載澄觀之說,謂周易是真玄,老子是虛玄,莊子是談玄。...毗嵐,梵語 vairambhaka 之音譯。又作吠嵐婆風、毗藍婆風、毗藍風、隨藍風、旋藍風。意譯為迅猛風、恆起風、旋風。...(譬喻)一切之菩薩,盡發度盡無邊眾生之誓願,眾生未盡,菩薩既成佛,譬如欲盡其薪之木火,於薪未盡時,既自盡也。...【天帝釋】 p0370 瑜伽四卷十六頁云:又天帝釋,有普勝殿。於諸殿中,最為殊勝。仍於其處,有百樓觀。一一樓觀,有...【聖財所生樂】 p1227 瑜伽五卷二頁云:聖財所生樂者:謂七聖財為緣得生。何等為七?一、信,二、戒,三、慚,四、...【隨順教】 p1366 瑜伽二十八卷五頁云:云何隨順教 ?謂所說教,無倒漸次。...【三學轉異分別】 p0207 顯揚七卷六頁云:轉異分別者:謂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增上心...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問: 法師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大安法師答: 一個出家人給眾生治病,當然首先還要出於慈悲心,不要把它作為一...問: 我們有些同修很喜歡大談感應,或講些預知,問災難,請問是否正修?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還是要建立一個正確...秋季我們應該注意養生,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好保養的人群,正在努力向季節的改變做出調適。下面跟隨小編一起去解讀下...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三個是一體的,一句佛號信願具足...問: 弟子聽您講經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在您的教導中越來越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您一直強調信願的重要性,說信心不足願...佛陀在前面的經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二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五蘊所成就五濁的相狀,這個是一種表層的...凡夫起淫慾,世世常遷徙。宿生為女時,見男便喜歡。今世得為男,又愛女人體。隨在覺其污,愛從何處起。 睡起生覺:...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土宗的感應道交是什麼樣呢?是我...
菩提樹
【佛學大辭典】
上篇:菩提講 | 下篇:菩提心戒 |
華嚴宗古十玄門之一。系就心而闡明緣起之根本,亦即一切諸法皆依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建立,若善若惡,隨心所轉,故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