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剛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剛者,五部中金剛薩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謂極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剛薩埵,於五薩埵中隨取其一也。明為縛曰吽。第二以釋輪為座,天帝釋也,一名因陀羅,此雲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頂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剛界大曼荼羅三十七尊。此曼荼羅為釋輪,輪者方壇也,名為大因陀羅,是地地之名也。行者當住於堅勝金剛座妙高山王頂大因陀羅輪壇上,明為斫羯羅。第三第四兩尊之多羅為二目。第五毗俱胝為耳。此二尊,是觀音之眷屬也。下文謂多羅毗俱胝,並是羯磨部。於此攝羯磨部四菩薩,此金剛界在西向東,故以西方二尊為耳目,能以此身作事業,故屬於羯磨部。明為多羅,斫芻,必哩俱胝。第六吉祥為口舌,是文殊也,又為蓮華部之利菩薩。行者在東向西,故又以西方尊為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為行者口舌而作轉法輪。此攝賢劫十六尊等,明謂為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戲為鼻端,是金剛喜戲菩薩也。舉初之一而攝八供養菩薩,故下文謂喜戲名供養,明為縛曰羅囉底。第八金剛,第九觀自在,以此二菩薩為兩手臂。於此二菩薩攝金剛蓮華部八菩薩,故下文雲右臂觀音部,左臂金剛業。右者慧,故為蓮華開覺;左者定,故為金剛降伏。明為纈唎(觀音),吽(金剛)。第十三世,第十一不動尊,以此二明王為兩膝腳。於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故下文雲三世不動尊,即名四攝智。右觀不動,左觀降三世,即菩提心調伏降魔之四攝也。於此使者眾攝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諸執金剛神等,明為悉但隸路枳也(三世),左摧吽(不動)。第十二心為遍照尊。雖於五部佛中隨得何佛,然必以大日為五佛心,明為鍐。第十三臍為虛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薩能攝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謂虛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諸佛,故為行者之臍,明雲欠室利。第十四虛空寶為冠,於此虛空藏菩薩攝寶部之四攝菩薩,故下文謂頂上摩尼屬。五輪持身時,頂為空輪,故為虛空寶。大日經謂諸菩薩欠字安頂上者,即此義也。明為阿迦舍麼隸。第十五相好為金剛日,此寶部金剛光菩薩,是一切如來自性之光明,故為行者之相好。下文謂金剛光彼岸,於此攝四攝四波羅蜜菩薩,是如來四八之相好,能遍攝法界之相好,明雲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為一佛身。如世月團圓,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攝五部三部三十七尊,互為同體,更無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於瑜祇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同疏。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二足有情】 p0030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二足有情者:謂人等。...(修法)加持線樓,帶於行者之腰者。蘇悉地經一曰:復取白氎絲及以麻縷,令童女染作紅色或郁金色,合令作線,取結為...【無見無對色何大種所造】 p1097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頁云:問:世尊說有無見無對色,當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深秘的行業,亦即初地以上的行業。...【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p0930 如四如實智中說。 二解 顯揚六卷四頁云: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者:由...(術語)四障之一。諸眾生由貪慾瞋恚愚癡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譯仁王經上曰:實智平等,永斷惑障。...(術語)與宴坐同。中阿含經二十八曰:入室燕坐。...(地名)即漁山。一名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以陳思王曹植游此,感梵唄而著名。...(雜名)又作摩樓迦,摩婁伽。...(術語)佛舌有廣長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語也。...(術語)四道之第三。【又】佛道之總名。出離解脫之道。如解脫道論之解脫道。...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2005年,英國男子凱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萬英鎊,約合1億元人民幣的彩票大獎,然而如此的一筆橫財,並沒有使他感到...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煩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就要注意了,注意什...宋朝韓琦任宰相時,買了一個妾姓張,容貌美麗。訂立契約後,這個女子忽然落下淚來。韓琦問她是怎麼回事?她說:我本...大勢至菩薩的力量很大的,他衹要坐下來整個七寶地面都會動搖。你看《觀經》講觀大勢至菩薩這一觀,他震動的時候,大...第一個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徒弟去見師父:我終於悟了!覺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幾十年,我全錯了,可以不用去想,只當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圓明。我們講的《華嚴金獅子章》,就是圓明、圓滿、滿教。 賢...為什麼念佛要兼修禪觀?就是為了改變你的心態!因為你用攀緣心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號都變成一種攀緣的力量。 為什...
十五尊
【佛學大辭典】
上篇:十不悔戒 | 下篇:十五智斷 |
(一)(738~819)唐代禪師。渚宮(湖北江陵)人,俗姓崔。十五歲出家,二十三歲參謁嵩山律德,其後又謁石頭希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