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與線同字。梵語修多羅Sūtra,直譯為綖。義譯為經。兩譯雙舉為綖經。經文為如線之貫物,使不散逸,貫穿連綴文句與義理者,故喻之為線。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五法攝大覺地】 p0281 佛地經論三卷一頁云: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指斷除一切憎恨與恩愛的念頭,以使身心清涼的三昧。...僧侶行腳時,每以竹筒盛其度牒,以便隨身攜帶。自唐武后始,天下僧尼隸屬尚書六部中之祠部,度牒乃由祠部所發,故以...梵語 anutpādajāna,巴利語 anuppāda-ā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無生之智。亦即滅盡一切煩惱,遠離...(雜語)藥師如來建十二願,故稱為十二願王。...(Leumann, Ernst; 1859~1931)瑞士之語言學、印度學學者。曾至牛津大學研修梵語。由梵語原典翻譯諸經典,協助摩尼...(書名)梵名Yogāoāryabhāmi-śāstra,百卷,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三乘之行人,謂為瑜伽師。瑜伽師所依所行之...(一)小乘之修行;相對於大乘之行法,故稱小行。 (二)小便之異名。又作小解、小遺。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上...紝婆,梵語 nimba,巴利語同,又作賃婆、任婆。學名 Azadirachta indica。為產於印度之喬木。形似我國之苦楝子(學...【他信清淨】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頁云: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幽冥不可見聞者稱為冥,顯現而可見聞者稱為顯。[法華玄義卷六上] p4057...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
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行持戒布施多聞精進忍辱愛語福德智慧。種種助道悉令具足。 第...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時,突然聽到嗡、嗡的叫聲,小和尚流水悄聲對師兄說:師兄!你...
獨在教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臘梅花的幽香飄入鼻中。臨窗而望,夕陽的餘暉含笑籠在一株臘梅花樹上,籠的臘梅微醺似...
我們布施為什麼會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從《楞嚴經》稱性起修的角度,我們的...
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究其原由,總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
我們從佛陀的名號華光如來,沒辦法去判定是淨土、穢土,但是從國土的依正莊嚴可以看出消息。 基本上,我們判定穢土...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係從有知或覺之義的動詞budh轉化而來的名詞,意譯智慧、知、覺。舊譯又翻為道。菩...
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親懷孕時,夢見五彩的煙縈繞懷抱。師誕生時,室內光明洞然。師眼有重瞳...
綖
【佛學大辭典】
上篇:經體 | 下篇:綖經 |
(術語)又曰勸化。教人而化惡為善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又】(雜語)乞人施物,一名教化,...
五法攝大覺地
清涼三昧
祠部筒
無生智
十二願王
路伊曼
瑜伽師地論
小行
紝婆樹
他信清淨
冥顯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韋馱菩薩的十大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與愛

為什麼布施會有福報

人死後焚化遺體的意義所在

判斷淨土穢土的兩個指標
如何理解煩惱即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