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佛坐於法華妙蓮之理,謂為蓮華三昧。法華玄義七曰:「今蓮華之稱,非是假喻,乃是法華法門。法華法門清淨因果微妙,名此法門為蓮華,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非譬喻也。」【又】清淨之菩提心,離一切之塵垢,故名。大日經疏四曰:「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染著,即名蓮華三昧。住此三昧者,乃至諸法空相亦不可得。」【又】法華三昧之異名。如蓮華三昧經。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譯名。無量壽經上曰:尊者牛王。餘經譯為牛呞、牛跡、牛相等。...指與佛教有關之典籍。又作佛典、內典、妙典。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世典、外道書、外俗書。妙典系尊稱,尤指...(菩薩)Vajragh-ant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手執鈴以標大日如來警醒迷有情之德。又標歡喜。秘藏記末曰:...(術語)如實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薩,證真如而起行,謂之如實修行。往生論註下曰: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為六局所屬之行者。擔任六局(首座、書狀、藏主、知客、知浴、知殿六頭首)之職者,稱為執局。敕修百丈清規卷三(大...指梁、唐、宋、明等四朝所譔之高僧傳。南朝梁高僧傳,係慧皎所譔,凡十四卷。唐續高僧傳,為道宣所譔,凡三十卷。大...又作依文解義。指僅依據經典、語錄等之所述,以理解佛法義理之修學方法。即謂一般學者拘泥於文字、言句之表面意義,...凡九卷。明代僧一徹周理編。崇禎九年(1636)刊行。卷一之首有無學居士陶珙之序、戈允禮之引,內分「禪宗」、「應化...如來藏的別名,因如來藏在眾生之煩惱中,不失其真如清淨之本性。...(1628~1701)明末清初臨濟宗僧。西蜀果州(四川)營山人,俗姓王。號聖可。明末亂起,時師十五歲,遇老僧囑師常念...(譬喻)胎藏界之理譬如蓮華。金剛界之智譬如月或水。譬於水者,以金剛界智法身之種子為水大,即鍐字故也,水有五德...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急救眾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請...【原文】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免一語最極玄妙,處世者當深信熟...明代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說道:宋代書法家米芾說過,學習書法必須專一於書法,不要再有其他愛好分心,方能有成...有一位智者曾經對我說: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然而,現代社會由於道德淪...戒律是佛教徒的行為規範。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惡的意思,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是犯罪前的規勸,律是犯罪後...過去,佛陀帶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及五百位諸大菩薩,來到毘舍離城的奈氏樹園,弘揚佛法,度化眾生。隔天清晨,...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 一句彌陀,意旨如何,知音常少,木耳偏多。 一句彌陀,大意分明,蛇生弓...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
蓮華三昧
【佛學大辭典】
上篇:蓮華鐸 | 下篇:蓮華夫人 |
全一卷。北魏曇鸞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略稱安樂淨土義、安樂土義、略論。相對於「廣論」。本書略說三經一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