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皆破佛法,謂為三武之難。護法論曰:「上世有三武之君。」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講經論。初大意,次題號,次入文解釋,分三段為例。大意者,論一部始終之綱要也。止觀一曰:大意囊括始終冠...(名數)是永明所立,單于大乘判定其宗旨。一法相,謂一切染淨諸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而由各自...密宗諸尊的稱號,如不動明王是。明代表智慧,這些明王為化度惡神惡鬼,有的現忿怒身相,以智慧力去催伏魔障。...(譬喻)愚人誤以兔耳為角,實則無角也,以譬物之必無。楞嚴經曰:無則同於龜毛兔角。智度論一曰:有佛法中方廣道人...(植物)Udumbara,又作烏曇。花名。具曰優曇婆羅,烏曇跋羅,鄔曇缽羅,優曇缽等。譯曰靈瑞,瑞應。法華文句四上曰...全一卷。唐代龜茲國僧若那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屬密教尊勝陀羅尼法之經軌。其內容,初述陀羅尼和真言,次則宣說...1、神通和智慧。 2、一切的神通皆以智慧為體,故名通慧,意即通就是慧。...梵名 Nyāyabindu。又稱正理一滴、正理滴論、正理方隅。印度法稱(梵 Dharmakīrti)著。為西藏佛教所傳因明七論之...(名數)又作八關齋戒,八支齋法等: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身不塗飾香鬘。七...指生觀與滅觀。生觀,即依順序觀十二因緣,從觀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乃至緣生生老死等次第生起之相;亦即由因向果...袈裟之美稱。以其無煩惱之垢染,故稱無垢衣。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六八中):「如幻三昧經云:無垢衣,又名忍辱...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二十二日,師開示云:修道不難,但能放下萬緣,人法雙絕,四相皆空,平平實實做去即得。併舉某僧行相為例,其人耳聾...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這裡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師答: 有些事情沒有達到預...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覺得現在念佛人是萬修一二去。如果哪個師...守本分,修實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觀抑鬱和想自殺的煩惱可治也。 人生世間,貴守本分。凡一切人,發顛發...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愛,臉上的肌肉緊繃,看起來就像顆隨時引爆的炸彈。你可以看看...問: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覺長老答: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談到死亡的問題,每個人都很憂愁、恐懼。關於死...五會念佛的念法: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沒覺得這個習慣有什麼不對,而佛法為我們指出:對於凡夫來說,...
三武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於 | 下篇:三咒 |
二種死之一。與「命盡死」相對。死,係喪失壽(命)、暖(體溫)、識(心)而諸根變壞之相。外緣死即未能順應天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