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謂三聚戒一一具三聚戒而圓融無礙也。就殺生戒而雲,則離殺生之惡,是攝律儀,為長慈悲心是攝善法,為保護眾生是攝眾生。八宗綱要上曰:「此三聚亦圓融行故,三聚互攝。諸戒融通,如不殺生即具三聚。乃至一切諸戒皆爾,隨持一戒具三聚。」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三世業互對有幾果】 p0216 俱舍論十七卷十一頁云:已辯三性;當辯三世。頌曰:過於三各四。現於未亦爾。現於現二...(術語)寂滅道場之略。法華玄義一上曰: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游化鹿苑。...【惡戒者】 p1158 瑜伽五十三卷二頁云:由惡尸羅增上力故,所有不善思,俱行不善不信等,現在轉時,名惡戒者。...釋慧皎,會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縣西)人,俗家的姓氏不詳,是梁代著名的佛教史學家。 他博通內外學,對於經律尤...【本地分十七地】 這是《瑜伽師地論》全書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師地論》前五十卷的內容,此...(物名)香名。陀羅尼集經五曰:突婆香,唐云茅香。...(物名)入香之器。敕修清規念誦曰:燒香侍者捧香合。...(術語)唐善導以觀經一部所明十六想觀之行,攝於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觀以禪定之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故名之為定善...【等流】 等者等同之義;流者流類之義。等流,即同一流類之義,簡單的說,果同於因稱等流。《俱舍論》卷二十一載:...即現世獲得佛菩薩之利益。法華玄義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此土他土弘經,論其功德,觀文但明冥利,不說顯益...【恆審思量】 此為第七末那識之性質,亦即歷經三世,無有間斷,審查一切事理而思慮量度之意。於八識之中,獨有第七...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德林。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做學問也好,乃至於事業或修行...打開孩子的餅乾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隻蟑螂。 那蟑螂靜靜地伏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我看著這只見到人不逃跑的蟑...由於學過經濟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是投資的風險和收益。所以在學習暇滿人身的...是的,佛教深信祈禱的功能。事實上,從靈驗的程度及靈驗的比例上考察,佛教遠比其他神教的祈禱功能,更顯著、更有力...◎ 生命是無常的,在那無常變化當中,每一個變化你都沒辦法決定,都是由因緣來決定的,所以它是苦的。當你了解之後...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因為說話遭到過別人的白眼或讚歎的體驗。 同樣是一句話,不一樣的表情,不一樣...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謂理性、感性、與覺性?理性,指眾生追求事...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
三聚圓戒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三聚經 | 下篇:三聚懺悔經 |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