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謂理性、感性、與覺性?理性,指眾生追求事物真理的智慧,故又名理智。感性,是眾生受外界事物的感染與衝擊,發生內在情緒的變化,導致或苦或樂的感受,純是情感作用。覺性,指眾生本具的佛性,屬於天然的理體,亦是諸法的實性,原本靈明覺照,因名覺性。

在佛果言:理性,是諸佛覺悟真理的無上智慧;感性,是諸佛饒益眾生大慈大悲的精神;覺性,是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理性是般若德,感性是解脫德,覺性是法身德。是以理性、感性與覺性,在諸佛果上言,即諸佛所證的三德秘藏。

在菩薩修因言,理性是自覺,是上求佛道的智慧;感性是覺他,是下化眾生的愛心;覺性,是二利究竟,覺行圓滿所顯的佛性,所證的法身。可以說:理性,是菩薩的始覺智,感性,是菩薩入世救世的慈悲心,覺性,是菩薩用始覺智,契證本覺理的佛果菩提。

在小乘聖者言:理性,是理解諸法緣起性空的一切智;感性,是寡慾知足,修心聖道,隨緣教化的德行;覺性,是所證偏空理。因此,在小乘修證言,理性,是破除我執的理智,感性,是克制情慾的德行,覺性,是解脫涅槃的證得。

在人類社會言:理性,是人類理想的追求,哲學的思考,文學的發展,及科學的發明。感性,是藝術的創作,家庭的組織,情感的交流,及人際與國際關係的建立。覺性,是宗教的信仰,靈性的修養,精神的文明,以及人格的昇華。

理性屬知,感性屬情,覺性屬意。如果,人類的知,能理解真理,而趨於至真;人類的情感,能互惠互利,而趨於至善;人的意志,能不斷提升,體驗覺性,而趨於至美,將是圓滿無缺的人生,亦即是三覺圓明的佛陀。因為至真,是佛無上智慧所證的真理;至善,是佛饒益眾生的功德;至美,是二利究竟,三覺圓明的佛果菩提。是以人的理性,感性與覺性,能向真善美方面發展,結果,必臻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證得佛果無上菩提。

根據以上的原理,佛說:凡有知情意的生命,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雖然,但因眾生迷而不覺,未能發揮佛性妙用,如金在礦,混合沙石,未經鍛煉,雖含金質,而無金的作用。眾生本具佛性亦然,雖然生佛體同,聖凡無二,諸佛悟之不增,眾生迷之不減,如心經所言:‘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可惜眾生一向不知,缺乏修證之功,未能覺悟成佛,但理性本具,因名理即佛。

若然眾生,親近善知識,聞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或閱讀華嚴經,知‘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或閱讀法華經,知‘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如是無論從言語或文字,得知佛性本具,原可成佛,是名字即佛。

既聞大乘經典,信受奉行,深心隨喜,或自己讀誦,或為他人演說,自行化他,福慧雙修,歡心行道,名觀行即佛。

由觀行位修證有功,深入法性,得六根清淨。所得智慧,雖屬有漏,但與能斷無明的無漏智相似,位居十信,名相似即佛。

憑藉相似觀智,發真無漏智慧,開始斷一分無明,見一分佛性,顯發真心,名發心住;自此位位進升,節節深入,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直至等覺,在四十一位中,分破無明,分見佛性,分證法身,名分證即佛。

在等覺位,破最後一品無明,發圓滿覺智,轉入妙覺果位,智斷皆圓滿,福慧皆具足,最極清淨,名究竟即佛。

眾生因聞法信解,如理修行,斷無明,證法身,直至究竟成佛,於其中間,迷悟各異,智慧淺深不等。但所聞、所修、所證之理,唯一無二,同是佛性。因此皆名即佛。但由理即佛,提升至究竟即佛,皆始於理性的自覺,以及感性的淨化,始可以趨向覺道,體驗覺性,直至妄盡真顯,惑盡智圓,然後覺悟成佛。由是可知,理性、感性與覺性,是眾生本具的知情意,亦是眾生成佛必備的條件。三性連繫,不可分割,若能提高理性,淨化感性,深入覺性,必然反妄歸真,覺悟成佛。

二、三性的沉淪

眾生本具佛性,原可作佛,可惜迷而不覺、不知,未能提高理性,追求真理;更未能淨化感性,親證覺性;加以外界物質的誘惑,以致喪失理性,惡化感性,迷失覺性。沉迷財色,貪戀五欲塵勞,心為境轉,身為形役,或為滿足個人的慾望,明搶暗偷,強奪巧取,破壞社會秩序,觸犯國家法律。生前既要受法律裁判,死後更要受因果報應。所以佛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財:指世間一切金銀財寶,人生於世,衣食住行,在在需財。雖然,金錢並非萬能,但金錢可解人困苦,可供給人日常生活所需,更可壯人膽識,推砌人的地位,提高人的聲譽。所以世人無不喜愛金錢,甚至刻意搏取金錢,願意被金錢俘擄,作金錢奴隸。或因財迷心竅,作奸犯法,危害他人。結果財富日多,事業日隆,而罪業亦隨之俱增。一旦無常到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實在可惜。

佛教並不排斥財富,但勸人勤苦積財,用於佈施。所謂‘勤苦’,顯非僥倖,非不勞而獲;更非投機取巧,或強奪巧取,而是辛勤從事正當職業,爭取應得的利潤,過著正常合理的生活,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非義之財,不苟取’。稍有積蓄,應用於佈施,與他人分享,切莫慳貪不捨。

因為世間財富,五家所共有,實在不堅牢。唯有佈施修福,才能久享,若能將自己勤苦所得的財富,散播於三寶福田,或人間悲田,恩田,當感福報隨身,永絕貧窮困苦。

色:指有形象、有實質的東西,可分內色與外色。內色指人眼等五根,包括男女色情之愛慾。外色,指外在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塵境。人之初,大都努力積財,謀求致富。但一旦佔有金錢財富,又想嬌妻美妾,以及一切高尚物質享受。古人言:‘飽暖思淫慾’,又說:‘萬惡淫為首’。可見色慾之為害甚大。

名:名是名聞,包括名譽、地位。人既佔有財色,隨之而來的慾望,便是名譽、地位。但古人好名,則立德修身,積極行善,使自己名聲昭於時,利澤施於人;甚至生有益於世,死有利於後;做到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今人好名,卻不擇手段,沽名釣譽,甚至妒能害賢,想盡辦法擊倒對方,抬高自己,致使名枷利鎖,束縛身心,現在身心苦惱,死後報墮三塗。

食:食能滋養身心,增長氣力,保持生命。是以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雜阿含經言:‘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粗搏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粗搏食即段食,是有份量,有色質的食物,可直接供給人體需要,間接令人精神飽滿。

細觸食:指人六根對六塵境象接觸時,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皆能滋補人的身心,使人心生喜樂,情意愉悅,助長健康,是名觸食。

意思食:指人的思想、意志與情慾,能令人精神興奮,心意歡暢,有益身心,謂之食。

識食,指第八阿賴耶識,能執持人的命根,令得生存,特別是無色界及地獄中眾生,皆無需飲食營養,但由識心執持業果,延續性命,謂之識食。

增一阿含經更於前四種食外,加禪悅等五種食。謂修行人深入禪定,擺脫煩惱,內心悅愉,能長養諸根,名禪悅食。修學佛法,身心充滿法喜,能資養身心,長養慧命,是法喜食。行菩薩道,發弘誓願,廣修六度四攝,忘飧廢枕,僅以願力支持生命,謂之願食。修心聖道,恆念出世善根,能資益身心,無需世間粗食,亦可延續生命,謂之念食。小乘聖人,精勤辦道,能斷煩惱,證真諦理,得涅槃解脫樂,以維持身心,名解脫食。

段食、觸食,純屬物質;思食、識食以及禪悅等食,皆是精神食糧。物質飲食,使人生理健康;精神食糧,令人身心正常,慧命增長。可惜世人,只識追求物質飲食營養的享樂,不知精神食糧的重要,致使人心失常,精神枯竭,一切心理毛病隨之而生,非常可惜。

更令人可惜的是,人類迷信肉食滋補,肉類營養,而殺害生物,供給口腹之慾。殊不知‘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體性,只是別形軀,苦惱縱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黃庭堅詩)何況有命盡貪生,無分人與畜……。更何況肉食帶菌,肉食有毒。因為動物與人無異,常患各種疾病,人將患病動物血肉,送進體內,直接傳染病菌,自然引生疾病。即使健康動物,被殺害時,由於內心的恐懼、怨恨、悲憤種種情緒,使細胞產生毒素。人將含有毒素的肉類,吃入口中,藏在體內,日積月累,人體細胞,自然含有大量毒素,引生各種疾病,勢所難免。還有動物被殺,體內細菌立刻開始成長,細胞開始腐爛,再經屠場冷藏,儲存,運送,解凍,分割,銷售,購買,烹飪,然後進食。在一連串操作過程中,其細胞組織,不斷敗壞,細菌不斷增長,而產生大量危害人體的毒素,科學家名之為‘馬儂那他’細菌,將之濃縮塗在老鼠表皮,三星期內,就引起癌腫。人類竟願意長期不斷吸取這種毒素,儲藏體中,難怪禍從口入,百病叢生了。

佛教根據因果定律,說殺生食肉之人,必招多病短命之報。因果報應經言:‘今世多病,前身殺孽重’。殺孽重之人,不是多病,便是死於非命,所以雲願大師說:‘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悔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可知今日世界戰禍頻生,皆與人類食肉有關。是以為了健康,為了世界和平,最好提倡素食,停止殺業。只要在五穀瓜果蔬菜,以及各種果仁吸取均恆的蛋白質,其營養成分,較之肉類,尤為豐富,而且安全可靠。

現代人講究衛生,不但提倡素食,還提倡生食或斷食。佛在二千多年前,已經提倡素食,制止佛弟子一切肉不得食。因為‘食肉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見梵綱戒經)佛不但主張素食,還要人節食,但不同意絕食。如蘇悉經云:‘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得斷食’。實則,飲食之道,當因應時代環境,及根據個人體質所需而定。既不可大飲大食,導致腦滿腸肥,血管閉塞;亦不可不食,使血氣衰退,營養不良,影響健康及作業。此外,還要注意精神上的飲食營養,以促進身心健康,增長慧命。

睡:不食不動而無知覺,謂之睡。寢息於床,止息分別曰眠。睡眠原是調息身心方法之一,屬生理需要,但應作息定時,不可貪睡。若然貪睡,多睡,勢必形成懈怠放逸,荒廢正業,浪費生命,便成過患。佛教視睡眠為煩惱,屬十纏之一。貪睡之人,心識昏沉,闇昧無知,有礙精進辦道,纏縛眾生,於生死苦海,不得解脫。

以上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情慾,皆是眾生染愛塵境的煩惱執著,能蓋覆覺性,麻醉理性,丑化感性,使三性沉淪,因而作諸惡業,枉受生死輪迴之苦,故增一阿含經言:‘欲生諸煩惱,欲為諸苦本’。法華經亦言:‘諸苦所因,貪慾為本’。眾生不知貪是苦本,對財色名食睡等五欲,貪戀不捨,終日營營役役,策動機謀,貪多慕得,苦苦追求,固然身心苦惱,不得自在。即使追求成功,名成利就,富甲天下,但又為保管財富,擴展營業,維繫感情而操心、而搏鬥,身心更不得自由自在。

何況世間事物,總是無常,半生奮鬥,一生積蓄,所得的財富,若一旦投資失敗,或一旦毀於風災、水災、火災、地震、或政變,一夜之間,盡失所有,固然悲哀;或子孫不長進,沉迷賭博,傾家蕩產,更加苦惱……若然奮鬥失

敗,難免憤世嫉俗,陷於悲觀懊惱。所以佛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而勸世人,寡慾知足,修心聖道,以提高理性,淨化感性,開發覺性,使三性不斷提升而趨於統一。

三、三性的提升

諸佛菩薩,因中修行,由於三性的不斷提升,覺知:‘五欲過患,愚癡生死。’故消極於五欲的佔有與享受,積極於真理的追求。由於追求真理的熱誠,(感性淨化),啟發本具智慧(理性的提高),再由本具的智慧,激發無我大悲,積極救世的熱情,使理性與感性平衡發展,智慧與慈悲,同時並運。在情理平衡,悲智雙運的心態中,廣修六度四攝,發心利己利人,結果,斷惑證真,使覺性出纏,三性提升而趨於統一,終於覺悟成佛。

至於覺性出纏,覺悟成佛的過程,必須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階位,轉凡入聖,然後證等覺,登妙覺,圓證佛果菩提。

最初,由凡夫開始,提高理性,啟發正信,深信三寶,受持佛戒,外離五欲塵境,內除妄想執著;進而修習禪定,發真智慧,定力愈深,智慧愈明,見理愈真。如是念念向前,有進無退,從空出假,觀真履俗,上求下化,直至十信位滿,定慧均等,本具覺性,彷彿現前。

繼續進修,空觀成,發一切智光,破見思惑,了因慧心顯,住般若德;假觀成,發道種智光,破塵沙惑,緣因善心顯,住解脫德;中觀成,發一切種智光,破無明惑,正因理心顯,住法身德,如是圓修三觀,圓破三惑,圓發三智,圓證三德。雖未究竟,但隨分斷惑證真,入如來種,生如來家,法身道體,日益增長,成真佛子,依佛秘密藏,無住而住,名十住位。

既親為佛子,分證佛果功德,自此,行佛所行,作佛之事,荷擔如來弘法家務,繼承如來利生事業,於十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兼他,三世平等,豎窮橫遍,利樂有情;能深達實相,事理無礙,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善於往返生死涅槃之間,說法利生、助佛教化、代佛輪轉,一一行中,具足無邊勝行,成就十方諸佛利生軌則,舉手投足,皆為眾生模範,且行行斷無明,證法身,如是經過十番智斷,名十行位。

十行位中,稱性起修,全修契性,廣作佛事,廣度眾生。不滯空,不著有,滿足神通,具諸功德,皆能迴向眾生,迴向佛道,回事相修證、向中道妙理,解脫自在,位位進升,無明漸斷,覺性日顯,名十迴向位。

菩薩深入覺性,自幹慧初心起,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一位,分斷無明,分證法身,將入十地,還要加功策進,修習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突破障礙初地的一分無明,於佛所證的大菩提,善得通達,然後轉凡入聖,證入初地。

登地菩薩,駕駛十波羅密的慈航,衝破無明煩惱的暗流,超越二種生死的苦海,節節深入覺性,地地斷惑證真,直至十地位滿,修因究竟,智圓惑盡,覺性全顯,順法性流,入菩提海之際,適逢諸佛,逆法性流,入生死海,同時到達妙覺之門,雖未陞堂入奧,但智慧功德,皆與佛等,因名等覺位。

等覺菩薩,雖然到達妙覺之家門,但仍需要入金剛喻定,以堅固利銳的智慧,盡最後一品障中道無明,一念衝破無始無明,清除煩惱習氣,等覺一轉,使成妙覺。入如來室,登如來座,掌法王印,至此惑淨、理盡、智圓、位極,因圓果滿,方證本具覺性,究竟成佛。

綜上可知,成佛雖屬眾生本分,但覺性全顯,誠非易事。學佛的人,一定要努力提高理性、寡慾知足、修心聖道,以自覺自利;積極淨化感性,擴展德行,運用慈悲以覺他利他,直至覺行圓滿,二利究竟,覺性畢竟顯現,始成佛道。否則,說甚麼立即開悟,一生解脫,或是即生佛,都是騙人技倆,切莫盲從,自誤誤人,自毀前程。

最後,我的結論是,其一,基於三性的原理,是佛性平等,人皆可以成佛。可惜世人皆醉心於名利,貪戀五欲享受,而忽視精神發展,智慧開拓,致使理性喪失,感性惡化,覺性隱而不顯,被貪瞋癡煩惱所蒙蔽,作殺盜淫種種惡業,招引六道生死無限苦惱。如果我們都能夠提高理性,信仰三寶,研究佛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使理性與感性平衡而統一,悲與智同時運行,利己利人,則何止造福人群,奉獻社會,且積功聚德,終必成佛。

其次是信佛學佛以至成佛,皆基於理性的提升,覺性的深入,以及感性的淨化,善化。絕非迷信,或悲觀的行為。可以說:信佛學佛,是積極而非消極,是向上,是進步,而非退化,落後;是自利兼他,而非獨善其身。人能信佛學佛,無論對自己,對他人,或對社會,都有一定的利益與貢獻。特別是對青年人,更有鼓勵與輔導的作用,這留待明晚,再與各位作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