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以五種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謂如來口意三業離一切過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來之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謂之定法身。三、慧,如來之真智圓明,觀達法性,謂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脫,如來之心身,解脫一切繫縛,謂之解脫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脫知見,知已實解脫,謂之解脫知見法身。即後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後二者。就果而付名。而總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則謂之五分法身。大乘義章二十本曰:「此五種分別為分,法是其軌則之義,此之五種成身之軌,故名為法。身者是體,此五佛體,故名為身。」行宗記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受號。由慧斷惑,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濟緣記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為分。」王介甫金陵話錄曰:「五分法身,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陰故。戒,超色陰;定,超受陰;慧,超想陰;解脫,超行陰;解脫知見,超識陰。」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尊宿遷化,遺骸入龕三日後,即移至法堂,稱為移龕。是時,讀經普同三拜等,稱為移龕佛事。禪林象器箋喪薦門:「尊宿...全一卷。馬鳴菩薩集,宋代僧日稱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全卷由五十頌組成,記述出家、在家二眾皆須敬重灌頂師...即對祖先亡靈之尊崇禮拜。在印度,以定住於某地方經營農耕生活與商業生活,為國民生活之中心,因此土地與生產方法成...(雜名)梵語。華言池。見翻譯名義集。...外道觀空,必存空相而墮於空見,否定一切善惡因果,或以為諸法皆空;此空見如一切世間之事法能染污真性,故謂之塵,...(界名)維摩居士之國土也。維摩經見阿閦佛國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術語)謂如塵數多量之世界也。因明大疏序曰:應物機於雙樹,至教浹於塵洲。...(儀式)校定清規云:侍者上堂時,先使行者掛巡寮牌,住持巡寮自東廊第一寮巡起。寮眾各出外迎接,仍送出。眾寮人多...【初能變識略有三相】 p0683 成唯識論二卷八頁云:論曰:初能變識、大小乘教、名阿賴耶。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指財慳與法慳。慳者,吝之義。據地持經卷四載,吝惜財物,無憐憫心,見貧窮困苦,而不能惠施,稱為財慳;慳惜佛法,...(術語)知諸法之義,了了通達而無滯也。四無礙之一。大乘義章十一曰:知義無滯,名義無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堅守道德和節操。 中華民族歷來重氣節,千百年來出現了很...在《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中,有一個「醫子喻」,又稱「良醫救子喻」的公案:從前有一位聰明又有智慧的良醫,通...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生不應該那麼複雜。如果只有業力,那很簡單,看誰欠誰而已。你...在前面已經說過,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於學佛者的根性及時代環境的不同而產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場上說,...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經》的修學講完了。蕅益大師說後...大勢至這個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聯繫在一起的,大勢至菩薩叫無邊光,有的稱作無邊熾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諸位,從明天開始我們開始我們開始引導大家修習這個道法,我們必須讓這個道法在心中生起來。但這個道法是什麼,你要...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兩句話從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開始就講這個...
五分法身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五分十支 | 下篇:密教之五分法身 |
【令離欲】 p0530 瑜伽八十一卷八頁云:令離欲者:謂訶責六種黑品諸行;示現過患,令離愛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