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同於名聞。止觀七曰:「名譽羅罥,利養毛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禪宗公案名。系唐代臨濟義玄禪師示寂前與其弟子三聖慧然之問答。臨濟錄(大四七·五○六下):「師臨遷化時,據坐雲...(一)止持戒與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惡,不殺不盜之戒法,稱為止持戒。(二)積極奉行作善者,稱為作持戒。[四分律刪...執著事相的修,如將所做善事念念於心是。...在一日間,能無罣礙、無煩惱,清淨如佛之意。宗鏡錄卷二十三(大四八·五四三中):「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應時】 p1398 瑜伽九十卷十三頁云:八聖支道,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 二解 ...為「普法」之對稱。指有特定對像或內容之教法。華嚴宗以小乘與三乘之教為別法,而以華嚴一乘之教為一即一切、融洽無...(術語)謂莊嚴之像也。梁簡文文曰:降玆妙相,等諸佛力。...合七法門為三十七品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辯三十七...1、天道、阿修羅道、鬼道等三道的通稱。 2、神妙之道,即佛道。...(人名)Aśuddha,阿遬達為玉耶女之舅。玉耶,不孝無禮節,遬達詣佛所自責其不德,佛聞之對玉耶說婦道。見阿遬達經...【五種唯識】 唐代慈恩寺窺基大師,於《大乘法苑義林章》中,以五種六門賅攝一切經論中的唯識,此五種唯識是:一、...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點走。比如宋代的瑩珂法師。他開始不守戒律,喝酒吃肉什麼都敢幹,但是還有點自省的能力,...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帶了諸位比丘到處游化,走到了一條河的地方,因為佛陀規定:遇到河,不能顯神通飛過去,...問: 法師您好!弟子修行淨土法門並且吃長素。一個朋友想找我合作,拍攝中餐廳的菜譜。請問這會不會涉及間接性殺生...【原文】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讚歎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為利益也。...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的法身是沒有形相...勤修戒定慧。要斷這個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貪著於這個世間,你要解脫很困難的。我們昨天說了,四個人念《心經...維則禪師(約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譚,永新人(江西吉安人)。元代高僧、園藝家,倡導禪淨雙修,為開宗立派...【原文】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色謂色身。受謂受用。想謂思...
名譽
【佛學大辭典】
上篇:名籍 | 下篇:名體 |
(一)無礙自化,徹見事理之智慧。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中):「神智洞達,威力自在。」 (二)(819~886)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