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雜語)謂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虛靈不昧之心光是也。從容錄第三十一則頌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隱山和尚頌曰:三...梵語 tathā。又作如如、真如、如實。即一切萬物真實不變之本性。蓋一切法雖有其各各不同之屬性,如地有堅性,水有...稱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稱名念佛是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觀想念佛有二種,一種是觀想佛的塑畫像,名觀像念,...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釋迦方誌。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全書分為封疆、統攝、中邊、遺跡、游履...與比丘同在一處和經過一宿的食物,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取食。...指一切之心所法。心所法與心王同時起作用,故稱心(王)相應;以其係有為法,故稱行。[尊婆須蜜集論卷一] p1405...(術語)梵雲阿羅伽,此雲欲。如五欲之欲,希求之義也。見翻譯名義集十五。...虛妄分別者略有十種,謂根本分別、相分別、相顯現分別、相變異分別、相顯現變異分別、他引分別、不如理分別、如理分...(經名)二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左祇園先說法,文殊後來與須菩提應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連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辯...(術語)宿世之生命也。佛謂世人於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迴,謂之宿命。能知宿命者,...印度古代之樹名。據四分律卷十二載,佛陀曾禁止比丘炒食羅婆醯陀之種子,若犯者,即得突吉羅罪(輕垢罪)。上記四分...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
「消災吉祥神咒」消災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經當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災吉祥經》,來自於《消災吉祥經》,還有一部經是《...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對住持僧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對喇嘛廟中的僧人應尊稱喇嘛,...舍衛城內的大長者家,近來喜氣洋洋,好事連連:長者的商隊入海采寶滿載而歸;國王封賜土地;夫妻喜獲麟兒;而且恰逢...
釋迦牟尼佛陀為什麼有那樣超人的成就,而成為世界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位大聖人呢?為什麼能受千千萬萬人民的...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同時物質慾望太高,以致於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勞頓。長期生活在...
剛才所講的引導力,這個是從聖道的角度來講的。我們再從淨土的角度看,淨土宗是不是也應該要發願呢?看第二段。 (...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塊地上不著雪跡,皇帝感覺很奇...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哀求證明,決不復作也。 問: 或云悔過能消滅從前罪過,信乎。...
自然外道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自然外道】古代印度的外道之一。此外道主張萬物非依因緣而生,係由自然所生者,與無因外道相同。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上篇:自相共相 | 下篇:自業自得 |
又稱十二種惡戒。惡律儀者,謂所不應作之律儀。即:(一)屠羊,或殺而食之,或殺而賣之,以取利資生。(二)養雞,因嗜...
一道神光
如
三種念佛
釋迦方誌
內宿食
心相應行
阿羅伽
虛妄分別
大方廣寶篋經
宿命
羅婆醯陀樹
【大藏經】信心銘
【大藏經】解深密經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消災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遊覽寺院的四個禁忌
說話的藝術

向佛陀學習
人該懶散還是精進

願生淨土者,必須要發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