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雜語)Vṛkṣamūlika,譯曰樹下坐。飾宗記五本曰:苾力叉暮裡迦,此雲樹下坐也。智論云:樹下思惟,如佛生時,轉...【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戒】 p0753 瑜伽四十一卷十七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亦名:洗浴法、浴法 子題:陶家 資持記釋云:「 陶家 ,即范土家。洗法,先下後上,於事順便,故取為式。」(事鈔記...(雜語)粥飯了,掛缽於鉤也。因之禪僧止住於他寺曰掛缽。又曰掛搭,掛錫等。...與心王相應而起之法,即心所有法,簡稱心所。...依正,即依報與正報。依報,指世間之國土,此土為身所依之處所,故稱依報。正報,指能依之五陰身,此身系業力感報之...【初地菩薩離五怖畏】 p0684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一頁云: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由善...【不顧沙門】 p0326 瑜伽六十二卷二頁云:云何不顧沙門?謂棄舍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歌羅分】 經音義云:如以一毛析為百分,一分名歌羅分。論以義翻,名為力勝,以無漏善法,勝有漏也。...(雜語)Nāman,又作娜麼,曇麼。譯曰名。俱舍光記五曰:梵雲那摩,唐言名,是隨義、歸義、赴義、名義。謂隨音聲歸...又作冥利。佛菩薩加被於人身之利益,非凡人所能覺知。法華玄義卷六上(大三三·七四八中):「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從前,有一個青年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一家客棧。由於青年的精心經營及家人對他的支持,客棧的生意十分紅火。 不久之...一個人如果整天帶著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還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長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騷的不...
今天給各位講講我們本寺的趙州和尚和趙州禪。趙州禪的內容非常豐富,就像古人所說,講到趙州禪,就沒有你的開口處,...1、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復天淵懸殊也。 佛則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
我們前面講到佛者覺也,那麼到底覺悟是覺悟什麼事情呢?是從兩方面和三方面來說。先看兩方面的二義,先看覺察,再看...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迴向了,終於要結束了,可以輕鬆了,解脫了。...
異熟能變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異熟能變】唯識宗所立的三能變識之一,異熟能變為初能變,亦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的變。異熟,舊譯為果報,新譯為異熟,這是依過去善惡的業力、招感而得果報的總名,此異熟果,即第八阿賴耶識。異熟能變,即阿賴耶識的變。
上篇:異熟果 | 下篇:異熟習氣 |
(術語)食鳥獸魚介之肉也。佛初於小乘教許食三種之淨肉,後於大乘教,禁食一切肉,恐害菩薩之大悲心也。見涅槃經四...
苾力叉慕裡迦
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戒
比丘洗浴法
掛缽
心相應行
六種依正無礙
初地菩薩離五怖畏
不顧沙門
歌羅分
那摩
冥益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大藏經】百喻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勝利之道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趙州禪師和趙州禪
讓你靜心的34條法語

有五根,何等為五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