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梵名 Dharmagataya?as。意譯法生稱。南齊譯經僧。中印度人。善隸書。高帝建元三年(481),於廣州朝亭寺譯出無量義...【上品加行】 p0232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頁云:上品加行者:謂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應。...【依躭嗜舍】 p0768 顯揚五卷十一頁云:依躭嗜舍云何?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眼所識色,顧戀於舍,執著諸業,...(名數)一害自身。二為智者所呵。三惡名流布。四臨終後悔。五死而墮於惡道。見四分律五十九,三藏法數二十三。...專心繫念某一對像。長阿含經卷二(大一·一五中):「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又念雖有稱念、心念二義,淨土...(菩薩)Vajrarakṣ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菩薩之一。如甲冑之護身,司以大慈之鎧,持身之德...中國佛教宗派。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謂一真法界的理體是清淨和無為的。...又名生佛一體,或生佛不二,意謂眾生與佛的體性平等毫無差別。...(術語)梵語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毀者,墮於生滅者,覆真理者。義林章二末曰:世謂隱覆可毀壞義。又曰:性墮起...(術語)四空處定之一,無色界第二識無邊之禪定也。...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在大乘佛法的內涵當中,講到宇宙間有兩種力量是特別的殊勝廣大: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一個是外在佛陀的力量。...在舍衛城裡有一名叫須項的婆羅門,十分擅於農事。他總是找好肥沃的土地後,精心選種,再僱用農人來耕種。所有作物都...1、懺悔自己過去身體、語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盜的罪業。 2、從今以後,決心不犯偷盜。 3、看見別人從事偷盜時,設法加...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 比丘是梵語(印度古典...墮畜生道,你也聞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墮到畜生道,才能聞到佛法。什麼叫大善根呢? 我在鼓山求學的時候,住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別。大覺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覺,普度眾生。...工作中難免有順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覺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擊。其實,如果沒有逆境現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長...在修行中我們的智慧是因為我們的成見給障礙了。要想開發我們的智慧就要想辦法去掉我們的成見,比如通過讓自己忙起來...
慧頵(唐京師崇義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歷代名僧辭典】
和上諱慧頵。俗姓張氏。清河人也。有晉永嘉。避地居於建業焉。天性通簡風神詳正。洽聞博達砥礪後賢。昔在志學早經庠塾。業貫儒宗藝能多具。父正見有陳文國英彥所高。自有別集。嘉其欣奉釋門。悟其神宇將欲繼世其業。故有所志請。並抑奪之和上識真日積情陳切至。若不出家誓當去世。乃恐其畢命。且隸李宗。既處靜觀權持巾褐。遂授三五秘要符籙真文並算數式易禁劾等法。神慧開明指掌通曉。又旁詢莊老三洞三清楊子太玄葛生內訣。莫不鏡識根源究尋支派。末乃思其真際崇尚自然。駐采練形。終期羽化。討尋至理。若響難追。即密誦法華意歸佛種。未經時序文言並竟。會陳帝度僧。便預比挍。太建年中便蒙敕度。令住同泰。剃落之後親親乃知。既是官許即便稱慶。由附緇侶稟聽眾經。後至前達日增榮唱。隋降陳國北度江都。又止華林棲遑問法。有解法師。成論名匠。因從累載聽談玄義。稽洽先聞更弘神略。以道行成著緇素攸歸。開皇末年被召京寺。於時晉王開信盛延大德同至日嚴。並海內杞梓遞互相師。每日講乘五輪方駕。遂得通觀異部遍覽眾傳讎討舊聞考定新軌。陶津玄奧慧悟彌新。深鑒訶黎漏文小道。乃歸宗龍樹弘揚大乘。故得中百般若唯識等論。皆飲沐神化披閱文言講導相仍用為己任。時閑屏退成慮研思。所誦法華通持猶昔並講文義以為來習。貞愨守正不妄參迎。沙門智首道岳等。並學窮稽古架業重霄。飲德欽風留連信宿。詳議法律刪定憲章。歡笑而旋尋復造展。武德之始。皇姊桂陽長公主。造崇義寺。久崇戒范。義而居之。世屬休明物情望重。律師玄琓道張朝市。行感紫宸氣結風雲。游從龍象每事邀延。敘言友敬而謙虛成治。時復棲焉。琓深戢機神彌隆致接故。有出罪受戒。常居元席矣。貞觀十一年夏末。風疾屢增。召門人曰。形勢不久將畢大辭。宜各敦自愛。不宜後悔。恨福業未就。以為慮耳。乃割其冬服併用成之。又曰。若識神自課可有常規。恐脫昏昧。非時索食一無與法後將大漸。時過索粥。答曰。齋時過矣。便默然不言。其臨終奉正為如此也。至其年七月二十六日卒於所住。春秋七十有四。葬於高陽原之西。鑿穴處之。後又遷南山豐德寺東岩。斫石為龕就銘表德餘學年奉侍歲盈二紀慈誥溫洽喜怒不形誨以行綱曲示纖密。蒸嘗御涉炎涼不倦。初受具後。性愛定門啟陳所請。乃曰。戒淨定明。道之次矣。宜先學律。持犯照融然後可也。一聽律筵。十有餘載。因循章句遂欣祖習。貞觀初年。拔思關表廣流聞見。乃跪陳行意。便累餘曰。出家為道。任從觀化。必事世善。不可離吾。因而流涕。餘勇意聞道。暫往便歸。不謂風樹易喧逝川難靜。往還十載遂隱終天。悲哉。
上篇:道愻(唐蒲州仁壽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 下篇:道宗(唐同州大興國寺)[《續高僧傳》卷十四] |
(雜語)以雁行之不亂,喻行列之整齊也。續高僧傳二十二曰:應供列雁行之僧,戒聞敘重受之夏。又作雁立。敕修清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