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寧〕系曰。河東相國之論撰。所謂極其筆矣。然非夫人之為極筆。於他人豈極其筆乎。觀夫影響相隨未始有異也。影待形起。響隨聲來。有宗密公。公則有裴相國。非相國曷能知密公。相續如環未嘗告盡。其二公之道如然。則知諦觀法王法。則密公之行甚圓。應以宰官身。則裴相之言可度。今禪宗有不達而譏密不宜講諸教典者。則吾對曰。達磨可不雲乎。吾法合了義教。而寡學少知自既不能。且與煩惑相應可不嫉之乎。或有誚密不宜接公卿而屢謁君王者。則吾對曰。教法委在王臣。苟與王臣不接。還能興顯宗教以不。佛言。力輪王臣是歟。今之人情見近王臣者則非之。曾不知近王臣人之心。苟合利名則謝君之誚也。或止為宗教親近。豈不為大乎。寧免小嫌嫌之者。亦嫉之耳。若了如是義。無可無不可。吁哉。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別解脫律儀之別解脫,是戒法的別名,戒所以各別解除身口意之惡,如受五戒八戒等戒...冥,即幽冥、無法見聞者;反之,顯,即顯現、可見聞者。 凡人之肉眼所不能見的佛菩薩,於冥中常見我等,此稱冥見。...(人名)此人之好聲似此鳥,故以為字。長僅三尺。上於初果。見中本起經下。...【七真如】 p0052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流派)犢子部外道也。...【瑜伽師地】 p1244 瑜伽一卷五頁云:云何瑜伽師地?謂十七地。何等十七?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梵語 mājsa-bhaksana-vinivrtta。即禁斷肉食。依小乘律,比丘可食不見、不聞、不疑之三種淨肉;然於梵網經、涅槃經...【障法無畏】 p1292 雜集論十四卷六頁云:障法無畏者:謂依止靜慮,由利他門,於一切種說障礙法自稱德號建立具足中...(術語)勝義諦為真諦之異名,法相宗就真俗二諦各立四重。合成八諦。...(動物)食紝婆樹之蟲也。涅槃經三十二曰:無智人樂生死,如紝婆蟲樂紝婆樹。作維婆蟲者誤。...梵名 Mādhyamaka, Mādhyamika。系以龍樹(梵 Nāgārjuna)之中論為基礎,宣揚空觀之學派。認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大智度論》談到,釋迦牟尼佛因地用種種身份來跟眾生結緣。其中有一個身份,就是示現在鹿裡面。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兩句名言...迴向,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一些細微處不注意,將來就會慢慢地養成懶散、...佛讚歎出家。這是中品上生,從這來看,他主要是針對僧眾而言。為什麼要讚歎出家呢?出家就能離開種種的苦惱,你在家...《善生經》的緣起是有一天早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到一個長者子沐浴之後向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禮拜。長者是指那些很...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法句經)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歲數很大,...
宗密(圓禪師,照禪師)(唐圭峰草堂寺)[《宋高僧傳》卷第六]
【歷代名僧辭典】
釋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書。欲幹世以活生靈。負俊才而隨計吏。元和二年偶謁遂州圓禪師。圓未與語密。欣然而慕之。乃從其削染受教。此年進具於拯律師。尋[言*日/句-口+匕]荊南張。張曰。汝傳教人也。當宣導於帝都。復見洛陽照禪師。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末見上都華嚴觀。觀曰。毗盧華藏能隨我游者其唯汝乎。初在蜀因齋次受經。得圓覺十二章。深達義趣誓傳是經。在漢上因病僧付華嚴句義。未嘗隸習。即爾講之。由是乃著圓覺華嚴及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及法義類例禮懺修證圖傳纂略。又集諸宗禪言為禪藏。總而序之。並酬答書偈議論等。又四分律疏五卷鈔懸談二卷。凡二百許卷。圖六面。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群有於對待。冥物我而獨運矣。密累入內殿問其法要。大和二年慶成節。征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於興福塔院。儼若平日容貌益悅。七日遷於函。其自證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數十粒。明白而潤大。後門人泣而求諸煨中必得而歸。悉斂藏於石室。其無緣之慈可知矣。俗齡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誡令舁尸施鳥獸。焚其骨而散之勿塔。勿得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而後去。其餘住持儀則當合律科。違者非吾弟子。初密道既芬馨名惟炟赫。內眾慕膻既如彼。朝貴答響又如此。當長慶元和已來。中官立功。執政者孔熾。內外猜疑人主危殆。時宰臣李訓酷重於密。及開成中偽甘露發。中官率禁兵五百人出合。所遇者一皆屠戮。時王涯賈餗舒元輿。方在中書會食。聞難作奔入終南投密。唯李訓欲求剪髮匿之從者止之。訓改圖趨鳳翔。時仇士良知之。遣人捕密入左軍。面數共不告之罪將害之。密怡然曰。貧道識訓年深。亦知其反叛。然本師教法遇苦即救。不愛身命死固甘心。中尉魚恆志嘉之。奏釋其罪。朝士聞之扼腕出涕焉。或曰。密師為禪耶律耶經論耶。則對曰。夫密者四戰之國也。人無得而名焉。都可謂大智圓明自證利他大菩薩也。是故裴休論撰雲。議者以師不守禪行而廣講經論。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乃為多聞之所役乎。豈聲利之所未忘乎。嘻議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禪者六度之一耳。何能總諸法哉。且如來以法眼付迦葉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為法。隨願而起者為行。未必常同也。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於萬法。得之者則於法自在矣。見之者則於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自迦葉至富那奢。凡十祖皆羅漢所度。亦羅漢。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始開摩訶衍。著論釋經。摧滅外道。為菩薩唱首。而尊者闍夜獨以戒力為威神。尊者摩羅獨以苦行為道跡。其它諸祖或廣行法教。或專心禪寂。或蟬蛻而去。或火化而滅。或攀樹以示終。或受害而償債。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轍跡者非善行。守規墨者非善巧。不迅疾無以為大牛。不超過無以為大士。故師之道也。以知見為妙門。寂淨為正味。慈忍為甲盾。慧斷為劍矛。破內魔之高壘。陷外賊之堅陣。鎮撫邪雜解釋縲籠。遇窮子則叱而使歸其家。見貧女則呵而使照其室。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並化荷擔不勝任。吾師恥之。避名滯相匿我增慢。吾師恥之。故遑遑於濟拔汲汲於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聳。人有依歸者不俟請則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簡於應接。雖驁佷不怠於叩勵。其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也如此。故親師之法者。貧則施。暴則斂。剛則隨。戾則順。昏則開。墮則奮。自榮者慊。自堅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義。凡士俗有舍其家與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變活業絕血食持戒法。起家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豐供養為行者。其餘憧憧而來欣欣而去。揚袂而至實腹而歸。所在甚眾不可以紀。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識其境界庭宇之廣狹深淺矣。議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其為識達大人之所知心為若此也。密知心者多矣。無如昇平相國之深者。蓋同氣相求耳。宣宗再闡真乘。萬善咸秩。追諡曰定慧禪師。塔號青蓮。持服執弟子禮四眾數千百人矣。
上篇:端甫(唐京師大安國寺)[《宋高僧傳》卷第六] | 下篇:乘恩(唐京師西明寺)[《宋高僧傳》卷第六] |
戒本疏·釋皈敬偈:「會正之極,勿過明慧。」(戒疏記卷二·二三·一四)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必須依佛正教,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