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寧〕系曰。夫約佛滅後驗入道之人。以教理行果四法明之則無逃隱矣。去聖彌近者修行成果位證也。去聖稍遙者學教易見理親也。其更綿邈者學教不精見理非諦。夫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斯頓心成佛也。理佛具足行布施行。曾未嘗述行佛。具體而微。東夏自六祖已來。多談禪理少談禪行焉。非南能不說行。且令見道如救頭然。之故。南嶽思師切在兼修乘戒俱急。是以學者驗諸行果。其如入火光三昧者。處胎經中以禪定攝意入火界三昧剎土洞然。愚夫謂是遭焚。若入水界三昧。愚夫見謂為水投物於中。菩薩心如虛空不覺觸嬈者。此非二乘所能究盡也。斯乃急於行果焉無令口說而身意不修何由助道耶。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總稱自北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韓國、日本之佛教,及由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之佛教。又稱北方佛教。十九世紀,開...亦名:不藏物塔中戒開緣、塔中藏物戒開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不藏物塔中戒。除病,為堅牢故藏,餘難緣如上。」...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經」載,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慾,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雜名)十王中之第二。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燋石下活大地獄。此重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為惡之人犯何...印度里程名。相當於一公里。後引申為極近之路程。[法華經藥王品、法華嘉祥疏卷十一] p79...明末曹洞宗僧。古田(福建)人,俗姓陳。世稱遍照興隆禪師。幼習儒業,年二十五出家,依恆濤大心深究心宗。後遍參諸...文殊菩薩的別名,因文殊菩薩司毗盧舍那的大智,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故名。...實在的有。世人不了知一切諸法都是緣生的,無有實性,因而妄執它為實有。...【流轉真如作意】 p0914 顯揚三卷八頁云:一、流轉真如作意。謂已見諦諸菩薩、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於染淨...(術語)十六觀者,往生西方極樂之門戶,故云十六觀門。【又】真言准於顯教九次第定之須逆觀,就無盡法界與無餘眾生...(公案)僧問趙州,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缽盂去。其僧省悟。見無門關七...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在佛經中說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魚之人,一天,賣魚以後錯過了住宿的旅店,不得已就在路旁一家花店借住一宿。花店裡面...能夠稱為祖師的,無論是宗門、教下還是淨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禪宗一定是要大徹大悟,教下一定要大開圓解,在淨土...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上香常識,因此才會被各種商販鑽空子利用。所以一直...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這一願是各得真金色身願,大家想一想,這就是佛果地...當知禍福無虛,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禍之與福本來我們自造自受,無可代替。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世界上的人...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稱為居士。 那麼,做一個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佛教在中國,信仰的人最多...原文: 有自負參禪者,輒雲達摩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輒雲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 此二輩人有真得而...悟前與悟後,從事相看並無甚區別。人人鼻直眼橫,個個吃飯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與未悟者一模一樣,如《金剛經》云...
玄光(陳新羅國)[《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歷代名僧辭典】
釋玄光者。海東熊州人也。少而穎悟頓厭俗塵。決求名師專修梵行。迨夫成長願越滄溟求中土禪法。於是觀光陳國利往衡山。見思大和尚開物成化。神解相參。思師察其所由。密授法華安樂行門。光利若神錐無堅不犯。新猶劫貝有染皆鮮。稟而奉行勤而罔忒。俄證法華三昧。請求印可。思為證之。汝之所證真實不虛。善護念之令法增長。汝還本土施設善權。好負螟蛉皆成蜾蠃。光禮而垂泣。自爾返錫江南。屬本國舟艦附載離岸。時則彩雲亂目雅樂沸空。絳節霓旌傳呼而至。空中聲雲。天帝召海東玄光禪師。光拱手避讓。唯見青衣前導。少選入宮城。且非人間官府。羽衛之設也。無非鱗介。參雜鬼神。或曰。今日天帝降龍王宮請師說親證法門。吾曹水府蒙師利益。既登寶殿次陟高台。如問而談略經七日。然後王躬送別。其船泛洋不進。光復登船。船人謂經半日而已。光歸熊州翁山。卓錫結茅乃成梵剎。同聲相應得法者蟄戶爰開。樂小迴心慕膻者蟻連倏至。其如陞堂受莂者一人。入火光三昧一人。入水光三昧二人。互得其二種法門。從發者彰三昧名耳。其諸門生譬如眾鳥附須彌山皆同一色也。光末之滅罔知攸往。南嶽祖構影堂。內圖二十八人。光居一焉。天台國清寺祖堂亦然。
上篇:河禿師(後魏晉陽)[《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 下篇:法喜(隋江都宮)[《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
(術語)三部五部各有部主。金剛部以阿閦如來或金剛薩埵為部主。諸部要目曰:金剛部阿閦佛以為部主。攝大儀軌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