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寧〕系曰。昔薄拘羅有五不死。今通公二不死。昔法充投千仞香爐峰而不亡。通且同矣。得非天龍負翼不損一毛乎。而能延彼連持色心未斷者。何俾其增修淨土業耳。
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術語)三界外之國土也。三界外有諸佛菩薩之淨土,謂之界外,三界謂之界內。此界外之淨土,天台差別為方便有餘土,...梵語 tinduka, tindu, tinduki, tindula,巴利語 tinduka, tinduka。又作鎮杜迦、沾牟、斤提、斤莖。譯為柿。柿樹科...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不犯者,先不知,不共期,須往彼得安,若力勢諸難者開。」(含注戒本卷中·一一·一三)...【聽聞正法五種勝利】 p1464 瑜伽二十卷四頁云:如是涅槃為首,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何等為五?謂聽聞法時...指如來語。佛之說法乃無為法,為真實者,眾生聞之亦難以十分理解,即使為眾生說法,亦如同無說,故如來之語,稱為「...(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後居百丈山,作禪門之儀式。稱為百丈清規,為一宗之洪範。元和...【五事有色無色分別】 p0285 瑜伽七十二卷十一頁云:問:如是五事,幾有色?幾無色?答:相、通二種。分別、正智、...(雜名)又云法衣。三衣之總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法華經序品曰:剃除鬚髮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Taixu 中國僧人。俗姓呂,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別號悲華。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人。光緒三十年(1904)於蘇州...凡二卷。北魏曇鸞撰。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並注。又作淨土論註、無量壽經論註、無量壽經優婆提...【界自相】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頁云: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靜藹。俗姓鄭,河南滎陽人,少年時到寺院遊玩,看到描述地獄種種狀況的變相圖,內心非常恐懼,因此想要出家修行了脫...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質,微細而複雜,通常人們都生活在自我營造的情感世界中,難能自拔,因此學習佛法,是必須要...印光大師在《復鄔崇音居士書》中講:前三日接到歧路指歸二本,見後附之徽章,頗不謂然。民國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階法師...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體...【原文】: 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若不修德,即親身...語言,不僅是人類文化留存、發揚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際往來的利器,運用得當是一種功德,運用不當造成的損傷不可計量...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質礙,它有固定的形狀,也佔有一定的空間,叫做色。我們的眼睛...素食革命~內心的覺醒一 1.吃肉正是一種沒有正當理由的謀殺行為。發明家班傑明富蘭克林 2.死肉應該加以埋葬,而不是...
志通(晉鳳翔府法門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歷代名僧辭典】
釋志通。俗姓張氏。右扶風著姓家之子也。早知遣世克務淨門。選禮名師登於上品。諸方講肆遍略留心。後唐之季兵革相尋。自此駕已東巡薄游洛下。遇嚩日囉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禮事之。乃欲陟天台羅浮。遂辭三藏曰。吾此求翻譯。屬中原多事。子議南征奈何路梗何。通曰。泛天塹其如我何。三藏曰。苟去吳會間。可付之梵夾。或緣會傳譯。通曰。已聞命矣。以天福四年己亥歲天王錫命於吳越。遂附海艦達浙中。時文穆王錢氏奉朝廷之故。具威儀樂部迎通入府庭供養。於真身塔寺安置。施賚豐腆。通請往天台山。由是登赤城陟華頂。既而於智者道場掛錫。因覽西方淨土靈瑞傳。變行迴心願生彼土。生常不背西坐。山中有招手石者。昔智顗夢其石上有僧臨海上舉手相招召之狀。顗入天台見其僧名定光耳輪聳上過頂。亦不測之神僧也。乃相見乃問顗曰。還記得相招致否。顗曰。唯此石峻峙顧下無地。通登此投身願速生淨土。奮軀而墮一大樹中。枝軟幹柔若有人扶接焉。殊無少損。乃再叩榼投之。落於岩下蒙茸草上。微有少傷。遲久蘇矣。眾僧謂為豺虎所啖。及見其猶殗殜然。舁就本道場。初通去不白眾。遂分人各路尋覓。至螺溪民村有巫者。言事多驗或就問焉。神曰。伊僧在西南方。現有金鎧神扶衛不死。我到彼。神氣盡矣。固難近也。皆符協神言。後往越州法華山。默修淨業。將欲化去。所止房地生白色物如傅粉焉。未幾坐禪床而終。遷座闍維有五色煙覆於頂上。法華川中咸聞異香焉。
上篇:景超(晉江州廬山香積庵)[《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 下篇:道舟(晉朔方靈武永福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毗尼母雲,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廢修道業。入三塗中,受重苦故。若不受苦報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