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次第差別有多種】 p063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頁云:又此次第差別多種。或有流轉次第。謂無明緣行,廣說乃至生緣...指慧之心所。數,舊譯為心數法,新譯為心所法。為心所法之一,即俱舍十大地法之一,唯識五別境之一。謂心王雖僅為一...【遠離樂有三種】 p1258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頁云:此遠離樂、復有三種。一者、劣樂,二者、中樂,三者、勝樂。劣樂...(雜語)即時即刻之意。與直下同義。佛果圓悟真覺禪師心要上所謂:初祖達磨到梁見武帝,合下用只個頭上一著子。碧岩...(術語)斷一切煩惱障而證得佛之涅槃也。離縛雲解,自在雲脫。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今就解脫之一德謂之解...漏是煩惱的別名,歸納三界一切之煩惱有三種,即 一、欲漏,指欲界之一切煩惱; 二、有漏,有是苦果的別名,...(譬喻)淫慾燒心,譬之火也。千手陀羅尼經曰:若能稱誦大悲咒,淫慾火滅,邪心除。...(雜語)子者種子也。種子所生之果,謂之子果。果所生之種子,謂之果子。因而五蘊之果報。為過去煩惱所生之果,謂之...(人名)晉道生,本姓魏,鉅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廬山。幽棲七年,鑽仰群經,後與慧睿慧嚴同遊長安,從...1、清淨的生活,如比丘離四種的邪命而生活是,亦即八正道中之正命。 2、以清淨之心為生命。...(術語)顯境名言種子之對。謂名言種子中,由自他之名言,顯色心諸法之體,於心前變現其相分,而薰習其種子於第八識...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提起學佛我真是好慚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信過,更沒有真正學過,為了養家餬口想盡各種辦法賺錢,不斷...維則禪師(約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譚,永新人(江西吉安人)。元代高僧、園藝家,倡導禪淨雙修,為開宗立派...在舍衛城,人們常常大事舉行供養,供養佛陀親自帶領的僧團。有時由一家人舉行,有時由三、四家舉行,有時由若干人舉...人者,忍也 忍字從刀從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軟的,結果在上面有把刀,這說明這樣的心是...【原文】 堂名大義,已為宣示。然欲利人,先須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則尚難化及妻子,況鄉鄰乎。果能真誠無偽,雖...有位天人天福享盡時,五衰現前,自知不久將亡。第一,他頭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頸中的光芒不再;第三,身形消...(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別是有權有勢的人。忍,真不容易。 ...
徑山寶印禪師
【五燈會元】
臨安府徑山別峰寶印禪師,嘉州李氏子。自幼通六經,而猒俗務。乃從德山清素得度具戒,後聽華嚴、起信,既盡其說,棄依密印於中峰。一日,印舉:「僧問岩頭:『起滅不停時如何?』岩叱曰:『是誰起滅?』」師啟悟,即首肯。會圓悟歸昭覺,印遣師往省,因隨眾入室。悟問:「從上諸聖,以何接人?」師豎拳。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作麼生是從上諸聖用底?」師以拳揮之,悟亦舉拳相交,大笑而止。後至徑山謁大慧。慧問:「甚處來?」師曰:「西川。」慧曰:「未出劍門關,與汝三十棒了也。」師曰:「不合起動和尚。」慧忻然,掃室延之。慧南遷,師乃西還,連主數剎。後再出峽,住保寧、金山、雪竇、徑山。開堂陞座,曰:「世尊初成正覺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憍陳如比丘最初悟道。後來真淨禪師初住洞山,拈云:今日新豐洞裡,只轉個拄杖子。」遂拈拄杖著左邊,云:「還有最初悟道者麼?若無,丈夫自有沖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遂喝一喝,下座。「若是印上座則不然,今日向鳳凰山裡,初無工夫轉四諦法輪,亦無氣力轉拄杖子。只教諸人行須緩步,語要低聲。何故?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上堂:「三世諸佛,以一句演百千萬億句,收百千萬億句只在一句。祖師門下,半句也無。只恁麼,合吃多少痛棒!諸仁者,且諸佛是,祖師是?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時是,佛祖一時不是,顢頇不少。且截斷葛藤一句作麼生道?大蟲裹紙帽,好笑又驚人。」復舉:「僧問岩頭:『浩浩塵中,如何辨主?』頭云:『銅砂羅裡滿盛油。』」師曰:「大小岩頭打失鼻孔。忽有人問保寧,浩浩塵中如何辨主?只對他道,天寒不及卸帽。」上堂:「六月初一,燒空赤日。十字街頭,雪深一尺。掃除不暇,迴避不及。凍得東村廖鬍子,半夜著靴水上立。」上堂:「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迂。桶底趯穿無忌諱,等閑一步一芙蕖。」師至徑山,彌浹,孝宗皇帝召對選德殿稱旨。入對日,賜肩輿於東華門內。十年二月,上注圓覺經,遣使馳賜,命作序。師年邁,益猒住持。十五年冬,奏乞庵居,得請。紹熙元年十一月往見交承智策禪師,與之言別。策問行日,師曰:「水到渠成。」歸,索紙書「十二月初七夜雞鳴時」九字,如期而化。奉蛻質返寺之法堂,留七日,顏色明潤,發長頂溫。越七日,葬於庵之西岡。謚慈辯禪師,塔曰智光。
上篇:知府葛郯居士 | 下篇:鳳棲慧觀禪師 |
(譬喻)乘人而運於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教行信證文類二曰:能流入願海,乘一切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