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二頁云:復次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謂諸行流轉智,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清淨智,及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此中諸行流轉智者:略由三種因緣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謂憙集故,觸集故,名色集故,隨其所應,若色集,若受等集,若識集。即此三種因緣滅故;三種行滅。是故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及清淨智者:謂於愛味過患出離,如前應知。四聖諦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別聖諦道理,應知其相。於異生位,修前五智,聖速證後四聖諦智。由證彼故;能於諸行,如實了知。又若於前諸智有闕;必定不能以諦道理,遍知諸行。要當證得,方能遍知。若於諦理遍知行智,有所闕者;必定不能於上修道,以對治力,斷諸煩惱,超一切行。與此相違,乃能超越。是故說言: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為百八三昧之一。此三昧與「畢竟空」相應,而達於諸三昧之不二相。三昧,乃禪定、正定之異稱。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即得戒與舍戒之併稱。又作發戒失戒。發得律儀、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三種之無表色,稱為得戒;反之,舍失所得之戒...【七定具】 p0054 集異門論十六卷十三頁云:七定具者:云何為七?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儀式)燒得度人剃落之發之式也。...【舍居處】 p0973 顯揚二巻十八頁云:三、舍居處。謂有事顚倒斷。為安立無餘煩惱息滅義故。...(一)梵語 pravrtti-vijāna。唯識宗所說轉起之前七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識。轉,轉變、改轉、...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之一,即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之相的行法。...行慧,梵名 Caritamati。音譯作左裡怛羅摩帝菩薩、惹[口*(穎-頁+隸)]怛囉摩帝菩薩。大日經具緣品、秘密漫荼羅品等...(術語)藥師如來之別名(醫王之名,諸佛通用,今因藥師之名,特謂此如來為醫王)。善逝者諸佛十號之一。...(職位)善解戒律者之稱。涅槃經三曰: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能解一字。行事鈔資持記下三之四曰:一...謂現在五蘊。是名現在界。...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是《般若》義。《佛...春天慢慢進入尾聲,夏天正式登場,濕氣重的體質,可以通過用健脾、祛濕功效的湯、粥來調節,除了土茯苓、赤小豆這類...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人處事不要嚴格要求別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的大悲心...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時,突然聽到嗡、嗡的叫聲,小和尚流水悄聲對師兄說:師兄!你...當我們觀察週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為小事動怒的人,身體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內分泌...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以固守妄想為誓願,以養懶惰為苦功,以長我慢為孤高,以弄唇舌...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前,戒嗔當時還算一個小孩子,沒有經文的約束,比起現在要頑皮...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無知又喜貪求,於是就會產生,無盡的煩惱業障,那人到底最容易貪求什麼呢?即是五欲、財、色、...
九種智
【法相辭典】
【九種智】 p0090
上篇:九結 | 下篇:九種慢 |
梵語 vāc-avijapti-karman。三無表業之一。即與語表業共於身中生出一種無法表示於他人之業體。言語使某作業發動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