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又聖教中說四真實;與此三性,相攝云何?世間道理所成真實,依他起攝。三事攝故。二障淨智所行真實,圓成實攝。二事攝故。辯中邊論,說初真實,唯初性攝。共所執故。第二真實,通屬三性。理通執無執,雜染清淨故。後二真實,唯屬第三。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法念住體】 p0762 瑜伽二十八卷十九頁云: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如彼...(人名)Revata,又云梨婆多,離越,離曰。羅漢名。正雲頡隸伐多。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也。或名假和合...禪林用語。與「大死大活」、「絕後再蘇」等語同義。佛教真理並非肉體之死所能得,乃是舍棄身心之一切執著(大死)而...(堂塔)梵名Veṇ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蘭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蘭陀長者歸佛以竹園奉佛而立精舍,是...【下產生】 p0236 瑜伽八十四卷十五頁云:隨其所欲而行住故;名下產生。...(名數)三解脫門之異名。智度論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術語)Uṣṇiṣa,又作嗢瑟尼沙,郁瑟尼沙,郁尼沙,塢瑟膩沙。譯曰佛頂,肉髻。佛之頂骨隆起成髻形者。三十二相...十種良善的行為是通向善處的道路。...【名有五種】 p0586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頁云:復次名有五種。一、心,二、心所有法,三、善,四、不善,五、無記...(術語)亦曰別入通。通教利根之菩薩被接,而接入於別教也。...擇滅者,謂是滅是離系,永害隨眠故。...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凡極難醫之病,均以念觀音為治。果虔誠,必有奇效。(文鈔三編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觀音大士,唯以尋聲救苦為事...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瞭然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降誕清季,童真入道,廣參叢林宗匠,融通宗門教下,先挑臨濟法脈,後因病苦舍禪歸淨,臨終預知...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觀音菩薩,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們與觀音菩薩有著格外的、特殊...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和...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我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 生命的整體,包括生命的過程、生活的狀態和生存的事實。 而什麼叫關卡...
印祖教我們修學念佛法門的一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 有很多人,特別是有文化知識的人,一入佛門,本能地就想博覽眾...
三性與四真實相攝
【法相辭典】
【三性與四真實相攝】 p0215
上篇:三種無自性性因緣 | 下篇:三性與七真如相攝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涼山。在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相傳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方圓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
法念住體
離婆多
大死一番
竹林精舍
下產生
三涅槃門
烏瑟膩沙
十善業道
名有五種
別接通
擇滅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修行應發三種心
印光大師:勸病苦念觀音聖號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完美逆襲病苦的徹悟大師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聖嚴法師《超越生命中的關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