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卷十七頁云:此中略有三種雜染相應。一、未調未順而死,雜染相應。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雜染相應。三、由彼煩惱自在力故,現行種種惡不善業,往有怖處,雜染相應。彼觀己身,闕沙門果證。由彼闕故;與三種雜染相應。如是觀已;心生厭患。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更互攝者,色蘊攝幾界幾處,十全一少分,受蘊攝幾界幾處,一少分,如受蘊想行蘊亦爾。識蘊攝幾界幾處,七界一處,眼...【得因】 p0992 瑜伽五卷八頁云:問:以誰為先,誰為建立,誰和合故;得何法耶?答聲聞獨覺如來種姓為先;內分力為...(地名)國名。譯曰金氏。西域記四曰:大雪山中有蘇伐剌拏瞿怛羅國,唐言金氏,出上黃金故以名焉。梵Suvarṇa-gotr...佛教、道教中,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道士為亡者誦經拜懺,謂之超度。 p5283...(菩薩)三十三觀音之一。補陀落海會軌第三院東門之延命觀音曰:頂上大寶冠,其中住佛身。身相深黃色,慈悲柔軟相。...禪林用語。團團,即圓形。圓如荷葉之意。謂荷花之葉如月圓,於禪林中,引申為徹底圓滿之意。五燈會元卷五夾山善會章...【煩惱邪行】 p1191 雜集論七卷六頁云:邪行者:謂貪瞋二煩惱、迷境界及見、起邪行。修道所斷,見道所斷,隨其次第...(術語)慈恩之唯識論樞要,惠沼之唯識了義燈,智周之唯識論演秘也。...【阿賴耶識行相所緣皆不可知】 p0784 成唯識論二卷二十一頁云:不可知者:謂此行相、極微細故;難可了知。或此...(術語)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內也。...即指隨侍諸佛、菩薩、明王等之使者成辦諸事之三昧。如文殊菩薩之八大童子、五奉教者及不動明王之三十六童子等。諸尊...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以法身是以心體絕待離緣故;心的體性,這個是真實義,所以,法身亦非空無義,乃有其自體性。所以講真如有其自體性,...有一天,莊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一篇大道理,朋友聽了,覺得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在那裡?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家門口...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就可能帶給我們困擾。有福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個蘋果的義相,我們說它的功能,假設它是五分,我們從零到十,...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這樣對我們淨業、淨土的信心的建立才會有理論的基礎。這樣...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事 辛勞奔波毫無意義 活在世時 不行善法 臨終求脫毫無意義 貪...我們手去摩頭的時候,產生那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看佛陀回答: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
三種雜染相應
【法相辭典】
【三種雜染相應】 p0201
上篇:三種重苦怖畏 | 下篇:三種諸煩惱趣 |
(術語)大日如來東方金剛手菩薩出生之三昧耶也。見略出經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