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十九頁云: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尸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雜語)有四解:一、開會之意。謂開除隔別之執情,而真實融會也。若對於開及廢而言之,則取融會所修之行之意。所謂...(雜語)具高慢之心,以己為貴,有等於佛之思也。約理言之,雖為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懸隔,起與佛同等之見,必至慢...亦名:取尼衣戒開緣 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不犯者,從親尼邊取衣,若貿易得,若為僧為佛圖取者,不犯。」(含注...(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說出世部之舊譯名也。宗輪論述記曰:真諦法師雲出世說者,隨順梵言,於此便倒。...(術語)無明之障也。八十華嚴經十五曰:所有闇障,靡不除。大集經十一曰: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壞闇障故,即是菩提...【戒禁取】 p0690 瑜伽八卷三頁云:戒禁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卽於彼見、彼見隨行...【無色無學】 p1063 顯揚三卷十五頁云:無色無學,謂生無色阿羅漢果。...(佛名)Vairocana,毗盧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稱。即密教之大日如來也。碧岩九十九則曰:肅宗皇帝問忠國師:如何是...1、華譯為有情,或眾生。 2、菩提薩埵的簡稱。...凡二卷。略稱涅槃經玄義。灌頂(561~632)撰。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本書乃涅槃經最重要之解說書。卷首為序論,...(修法)加持土砂之法會也。以此土砂散於病人或亡者也。...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
我們如果這一生,單單隻有這一生,如果沒有未來的話,其實我們都不要做什麼,為啥?好活歹活到最後都沒有了,都過了...生於此世間,受此身體,而行淫行,獲得諸多煩惱,諸多苦痛。因邪淫故自己感覺有如下報應: 一、頭髮常肮髒油膩,暗...
晚上,和老媽閑聊。她問我:你還記得小阿公嗎?小阿公是爺爺的堂弟,很早就去世了,但是我朦朦朧朧還有印象。 小阿...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不隨妄轉,這叫正念分明。正念...
容言: 好話、壞話、刺耳話,啥話都能聽得進。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是風度,是胸懷坦蕩。 讓人把話講完,是大度是謙...
讓孩子上重點學校好,還是出國留學好?選穩定的工作好,還是薪水更高的好?換一個市區的大平層好,還是郊區的小別墅...
還記得剛學佛時,一位居士說了一句讓我印像極為深刻的話,話多心散亂! 來到寺院,首先要守規矩。 少說一句話,多念...
在因果關係裡邊,我們推翻了三種不正確的見解。 第一個不平等因。 第一性的東西在推動,造出一切萬物的,大梵天也好...
六法能斷六種諍根本處
【法相辭典】
【六法能斷六種諍根本處】 p0313
上篇:六種言說道理說諸緣起 | 下篇:六種因緣諸業是實可依 |
【儞伽】 p1390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於諸處門,常流注故;名為儞伽。常能害故;亦名儞伽。...
會
貴己等佛
取非親尼衣戒開緣
出世說部
闇障
戒禁取
無色無學
毗盧
薩埵
大般涅槃經玄義
土砂供養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不同
邪淫後身體的苦痛

放生蛇反遭咬,結果意想不到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容言、容事、容人

慾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話多心散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