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七卷十二頁云:論曰:是諸識者:謂前所說三能變識,及彼心所。皆能變似見相二分,立轉變名。所變見分,說名分別。能取相故。所變相分,名所分別。見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實我法,離識所變,皆定非有。離能所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二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非不離識心所法等。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轉似我法外境相現。此能轉變,即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謂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執境,名所分別。即所妄執實我法性。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別實我法性,決定皆無。前引教理,已廣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識。虛妄分別,有極成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毗婆舍那,梵語 vipa?yanā,觀之義;即以寂靜之慧,觀察六根、六塵內外諸法,使三昧成就而進趣菩提之修法。據深密...【空緣】 生識九緣之一。謂眼以空而能見,耳以空而能聞,無空則不能發眼、耳之識,故空為眼識與耳識之緣。參閱『九...又作坐禪納豆、寺納豆、納豆。將已蒸過之大豆,使其發酵,加鹽製成之食品。古時代之禪院,坐禪僧為防頻頻如廁而預先...(術語)宗鏡錄九曰:纂靈記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無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為二人引至地獄,於地獄門前...指自性清淨心。妙,即無上、最上之意;淨,清淨之意。明,即遠離無明而達於徹悟之境地。 p2853...禪宗公案名。唐代僧溈山靈祐之法嗣仰山慧寂,從田裡擔稻回來,溈山藉問稻之熟、未熟以測知仰山之得處。景德傳燈錄卷...【放大光明】 p0797 瑜伽三十七卷六頁云:放大光明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或有一光,往...晚參,即指於禪林中,學人在晚間蒙受宗師家之指導而參學;蓋晚參系由宋代臨濟宗之汾陽善昭禪師而盛行,故稱為汾陽晚...(譬喻)解脫之德,深廣如海。華嚴經二曰:此智幢王解脫海。...金光明經玄義雲三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云不生不滅。 一、性淨涅槃 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永斷論】 p0495 集異門論十二卷十一頁云:永斷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諸結過患,斷結功德;故名永斷論。...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耶ye 2)南na 無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爍shu...
我們看拜懺的方法: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誓願。四、讀誦禮拜。五、如教明證。 在律上說懺悔要具足...情愛糾葛,苦多樂少 我們這幾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知道外面發生了很多事,報上刊載的事,有時也能啟發我們,對修...
隨著高端手機的發展,由手機帶來的隱患也漸浮於水面,成為社會的憂患,如手機帶給兒童眼睛的危害;手機讓人變得冷漠...在寺院中所舉行的佛事,要以水陸法會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為最經常,其次,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舉行的。 水陸法會全...
諸位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前後四次勸我們應當要發願: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勸我們三次。...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受,這種美麗就是善良;有一種氣質,是至尊的,高貴的,它需要...一 人身難得 六道眾生中人身最為難得,為什麼人身難得? 人處在六道的中上階段,再往上還有兩階,往下呢有三階。 往...
【原文】 唐智寬,蒲州河東人。常誦維摩經及戒本,感天神繞房。性慈惠,好贍病人,不計道俗及路遠近,無人治者,即...
分別及所分別
【法相辭典】
【分別及所分別】 p0385
上篇:分別顯示抉擇 | 下篇:分舍利窣堵波 |
(術語)造作於有為法之因緣遷流於三世,謂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識四者,其他之有為法,名行蘊。五蘊之一。蘊者積集之...
毗婆舍那三行
空緣
坐禪豆
破地獄偈文
妙淨明心
寂子擔禾
放大光明
汾陽晚參
解脫海
三涅槃
永斷論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拜懺的方法
慧律法師《1998年佛七圓滿開示》

手機的利與弊
佛教有哪些佛事

你的目標是淨土還是娑婆
善良的美麗
法聞法師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