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二卷二頁云:云何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明王)Trailokya-vijaya-rāja,又名月黶尊勝三世王。五大明王之一,四面八臂之忿怒身,踐大自在天之夫妻,在五方...【純自利】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七頁云:此中菩薩、於純自利應知應斷者:謂為己樂;求財受用。或為悋法;於佛...【見與慧四句分別】 p0644 發智論七卷四頁云:諸見是慧耶?答:應作四句。有見非慧。謂眼根。有慧非見。謂五識...為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九。即於本時之果報,能自由示現壽命之長短,為一...亦名:屏處與女人坐戒犯緣、與女屏坐戒犯緣 子題:屏處 資持記釋云:「緣中, 屏處 者,律雲,若樹牆壁籬柵,若...(菩薩)Tārā,是觀音院之一尊,即多羅觀音,蓮華部之部母也,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羅主定德。...(術語)依詮談旨謂為詮。廢詮談旨謂為旨。是法相宗之名目也。...【無漏道有二種】 p1082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頁云:此無漏道、復有二種。一者、有上。二者、無上。如有想定、其有上者...【摩納縛迦】 p1336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頁云:摩納縛迦者:謂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術語)大乘許於一時有多佛出世,且勿論。小乘則於俱舍十二有二說:薩婆多師之義,無邊之世界,唯一佛出世,無二佛...【觀待道理】 萬事萬物之存在或變化,皆有其所依的道種,大別之可分為觀待、作用、證成、法爾等四種道理,此觀待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
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事。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沉,佛日東舉。稽首歸依,肇律宗主。唐穆宗(...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為已任,至於社會生產、國家事務等社會職責,都...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 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一般人總以為佛陀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其實,佛陀也有無奈的時候。 有一個壞人名叫幹達多,...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念,姿態表現的非常之多,爭強鬥勝,爭美鬥艷,這事太多了。跟...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就在於它是個極特別的法門,不是常規的法門。所謂佛說八萬四千法,法法都是圓滿究竟易成的,但...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周易系辭》,有段文字,震動吾心靈: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
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齋戒學會的老菩薩的故事。末學不願意說她是一位病人,因為她除了身體患有乳癌之外,內...
唯希活命而求出家
【法相辭典】
【唯希活命而求出家】 p1009
上篇:唯識性有二種 | 下篇:唯本有種不應道理 |
本指開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於山谷幽靜處,故稱開山。且取其開闢寺基之意,又稱開基。而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開...
降三世明王
純自利
見與慧四句分別
本壽命妙
食家屏坐戒犯緣
多羅菩薩
詮旨
無漏道有二種
摩納縛迦
一佛多佛
觀待道理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道宣律祖傳記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
佛的無奈

衹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慈法法師: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