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世間智】 p0509 瑜伽八十卷八頁云:云何世間智?謂於麁品所有雜染,能為止息對治。於中品者,能為制伏對治。云何...(名數)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緣色聲香味觸五境之心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此為六識中之...指帶異計之禪。為五味禪之一。行者所習之禪有深有淺,階級殊等,如於修習之時,心存異念,並於所習得之況味產生欣上...(雜語)聞見錄曰:歲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禱,宮人內璫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鉤貫臂,下懸香爐,焚香於神...止,謂法性寂然;觀,謂寂而常照。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止水影現萬象,故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於天台宗所說「空、假、中」三觀中,「假」並不僅作「假觀」一義解,亦表示即空觀、即中觀之假,故稱一假一切假。(...如來的真子,即諸菩薩。...又作求化、奉加、勸財。指勸化信徒,使其布施,以供佛堂寺塔之新造、佛具之補充修理等用途。又以募化乃勸募而結佛法...(飲食)阿揭陀之略。譯曰無病。出於可洪音義四。...【有色有情】 p0544 瑜伽八十三卷四頁云:有色有情者:謂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濕生中有受生】 p1406 俱舍論九卷五頁云:若濕生者;染香故生。謂遠嗅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往彼受生。隨業所應...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
往生者頓然跟佛的境界相同。這個淨土法門它很強調一念,你這個信願持名一念契入到彌陀大悲願海,你就得到了阿彌陀佛...我喜歡五台山那片湛藍的天空。更喜歡它的祥和與寧靜,因為它是文殊菩薩的淨土。 老法師時常提醒我們,要善於觀察諸...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人們常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我們看第三個意業。前面是身口,身口當然是共於五戒的,這個意業就不共於五戒了。我們看看它的內涵。 這個意業的調...
法國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長大後嫁給一個公務員,對她的家庭而言,這已經算不錯,但婚後她卻天天悶悶不樂...
佛陀往昔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闍崛山中僻靜處補舊衣。當時,有一萬位梵迦夷天人...有一天,佛陀在毘舍離國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向諸比丘說法。 過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極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
有一個愚癡的人,每天都悶悶不樂!鄰居看他這麼不快樂,就問他說:你每天都鬱鬱寡歡、不說話,有什麼心事嗎?他說:...
起居輕利不
【法相辭典】
【起居輕利不】 p0937 瑜伽八十八卷十九頁云:起居輕利不者:此問夜寐、得安善耶?所進飲食、易消化耶?
上篇:破僧罪 | 下篇:恚尋自害 |
(堂塔)應於增益等法,各安置其所尊,而為護摩修法之處。...
世間智
五識
外道禪
臂香
止觀不二
一假一切假
真子
募化
阿揭
有色有情
濕生中有受生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當知此人唯得大利
虛空本不動,白雲自往來

對自己和對別人要用不同的標準

天乘十善業之意業

中了二隻箭

舍利弗尊者入金剛三昧
慈心化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