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頁云:一切法中,無有我性;名諸法印。即此法印,隨論道理,法王所造。於諸聖身,不為惱瑜伽三十一卷十三頁云:云何遍知諸障因緣?謂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緣害。隨喜,能得一切聖財。由此自然吉安超度生死廣大險難長道;是故亦名眾聖法印。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起信論所說三細相之一。依根本無明而真心始動作者。相當於阿賴耶識之自體分。起信論曰: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安住十五種】 p0355 顯揚十八卷二頁云:心安住有十五種。一、初發安住心。謂修三摩地方便。二、證得安住心。謂...(喻)涅槃是眾聖所游之地,故喻之如宮殿。...(雜名)大梵天王之宮殿。在色界初禪之梵輔天中。俱舍論八曰:於梵輔天處有高大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別地,如世尊...(術語)自在徹見事理之智慧曰神智。無量壽經上曰:神智洞達。...謂山川草木等無情(無情識者),亦住於各自之本分,而有說法之義。說法不僅限於有情識之有情,即如無情識之無情亦能...【因明入正理論疏】 又作因明大疏。唐代窺基撰,凡三卷。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論者頗多,如淨眼、神泰、文備、靖邁、...【無餘依涅槃】 p1075 瑜伽九卷十五頁云:又復此識、與一切受、任運滅故;所餘因緣、先已滅故;不復相續,永滅無餘...(術語)言前後之心。或言心與心所。仁王經下曰: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人名)Mahendra,譯曰大帝。阿輸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請王寬七日,使進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過...亦名:聲聞戒雖制境理實制心 子題:菩薩戒、聲聞戒 資持記·釋受戒篇:「問:『戒本防心,何須制境?』答:『機分大...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蕅益大師說得明白: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衹要有真信切願,臨終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具足信願,散亂心念佛能往生。一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人...唐代劉貞亮把飲茶的益處表述為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高峰自敘悟由,而曰:不信有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語彼所自證,真實不虛,學道人所宜諦信。 且何名有心?...「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諸法萬象的說明。 所謂「四大」,是指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 地...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都可念。行時聲默隨意。臥時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坐時切不可...問: 如果夢中出現烏雲、狂風,從前方衝擊過來,從上空而過,眾人驚慌,而心中知道地震前兆,此夢何意? 大安法師答...
諸法印
【法相辭典】
【諸法印】 p1345
上篇:諸根棄 | 下篇:諸欲自相 |
(名數)財施,法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