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釋一卷十一頁云:是故當知聲聞乘道,即佛乘道,不應道理。若爾;其果應無差別。又於一切聲聞乘中,曾未有處,為諸菩薩廣說佛道。又亦不許佛與聲聞無有差別。師資建立,應無有故。由此說有二道差別。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凡五卷。隋代智顗說,灌頂記。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系後秦鳩摩羅什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之註釋書。初以五重玄...【變異邪執】 p1465 顯揚十六卷三頁云:變異邪執者:謂執諸法、先實有我,後成無我。...【無表色】 p1052 成唯識論一卷十四頁云:表既實無;無表寧實。然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理亦無違。謂此或依發...(人名)Dharmagupta,比丘名。又作曇摩鞠,曇摩德,曇摩屈多迦,曇無德,曇無鞠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譯曰法正,法...亦名:命梵二難出界法 子題:移夏不破安居 隨機羯磨·諸眾安居篇:「命梵二難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能食空】 p0892 辯中邊論上卷八頁云:能食空者:依內處說。卽是內空。...【色等外境亦有亦無】 p0573 成唯識論七卷十五頁云:色等外境,分明現證,現量所得;寧撥為無?現量證時,不執...【三緣起諸煩惱】 p0206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四頁云:由三因緣,起諸煩惱。一、未斷隨眠故。二、非理作意故。三、境界...(術語)行之四依與八正道也。以為緣糞掃衣等行之四依,正見等之八正道為因而得證果也。南山戒疏三下曰:行法依,即...(喻)無常之人生,如風吹之燈火。經曰:命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今日復明日,不覺死時至,冥冥隨業緣,不知生何道...(儀式)繞右旋而敬禮,即右繞三匝也。法會之行道式本此。賢愚因緣經九曰:須達遙見世尊,猶如金山。(中略)睹之心...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減少眾生殺業,二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現代社會文明雖然日漸發達,但眾生的殺業卻不見減少...問: 弟子已受過五戒,但在年終的年會上不得已喝了酒,請問法師是否需要重新受,還是怎樣?感恩法師。 容通法師答:...我們要歡歡喜喜地去面對一切,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長河,媽媽沒生我之前有我,今生結束後,衹要你有造作還會有重...問: 師父講到我們要修空觀,不要住在外來的空上,在具體操作上如何區分內外? 淨界法師答: 內空跟外空,我們說明...有人說,進入佛門的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善根深厚,一聞佛法當即信受;另一種則是吃苦太多,不得已在世間遍尋解脫的...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龕,供奉在別室中。侍者知公有異,銀屏往報方丈及三寮職事,齊集向公問安,請為法長住,...一者觀身正念,常懷歡喜,以飲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彌陀佛國。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藥,施一病比丘,及一切眾生,...佛教經常讓我們講身心無憂,身無憂,心無憂。那我們就快樂無比。但是我們往往都是身有憂心也有憂,一有憂愁,我們的...
聲聞乘道非佛乘道
【法相辭典】
【聲聞乘道非佛乘道】 p1394
上篇:粗重散亂 | 下篇:聲聞獨覺猶有煩惱餘習 |
【如性非不如性】 p057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頁云:非無因性:故名如性,非不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