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四卷(今存八卷)。又作十地義記、十地論疏。隋代慧遠撰。收於卍續藏第七十一冊。乃註解世親菩薩十地經論之作。本書初反覆說明十地經論所言之心意識,並以未見經文之阿梨耶識一語說明之。且謂阿梨耶識與心意識不同,阿梨耶識為真,心意識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為第八識,則不得以賴耶緣起之八識論直接比擬真如緣起。至慧遠作本書,以心意識(妄識)配前七識,而總第八真識、前七妄識為真如緣起論之大成。華嚴之六相圓融義雖亦據世親之十地經論,實際系依用慧遠之解釋始得大成。其章疏有十地經論義記抄出二卷、十地義記心意識考略一卷。[續高僧傳卷八、東域傳燈目錄] p42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梵名塞建陀Skandha,舊譯曰陰。陰覆之義,謂色心之法,蔭覆真理也。新譯曰蘊。積集之義,謂色心之法,法大...(術語)Caitya,又曰制底,制怛羅。舊稱支提。...(名數)此係入於見道觀四聖諦而生,無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識宗謂十六心悉為見道,俱舍宗謂前十五心為見...【八識界地】 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識,僅通於欲界五趣雜居地。眼、耳、身三識,通於欲界五趣雜居地,及色界離生...(術語)為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也。...【長時最勝】 p0799 辯中邊論下卷三頁云:長時最勝者:三無數劫熏習成故。...止者法性寂然,觀者寂而常照。止好比明鏡和止水,觀又如明鏡和止水一樣,能影現萬象,所以止和觀,是不二的,是一體...(雜語)此是比丘犯重,即時發露,無覆藏心。眾僧白四羯磨與學戒法。即非比丘,又不舍離袈裟,仍同大僧共住,故名得...【令心離蓋趣愛言教】 p0530 瑜伽八十九卷四頁云:云何令心離蓋趣愛言教?當知此教,復有三門。一者、一切煩惱蓋離...(雜語)Piakakośa,譯曰藏。刀鞘丞櫝之類,如三藏之藏是也。演密鈔七曰:梵語比吒迦俱舍,此譯為藏,即是鞘韞櫝之...【隨德名】 p1366 瑜伽八十一卷二頁云:隨德名者:謂變礙故名色,領納故名受,發光故名日;如是等名。...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這是為什麼?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惡業的綜合表現。-某人經常愛...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受戒學律,你喜歡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歡研究教理,聽教...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歡。可是因為四祖寺這邊沒有人會唱,所以這幾年誦《華嚴經》的...五欲就是前面講的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所引發的我們的慾望,它的這種過失憂患是非常巨大...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慧律法師答: 修行要解跟行並重,如果沒辦法參與道...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生命的序曲是幾聲的哭泣,而終結郤只是一聲的嘆息! ◆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死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2013年4月24日,海山長老安詳示寂,世壽86歲。長老以弘揚淨土法門為己任,行持不舍晝夜,悲心廣度眾生。德高望重,...
十地經論義記
【佛光大辭典】
上篇:十地經論 | 下篇:十地廢立 |
乃指燒八千枚乳木之護摩修法。又作燒八千枚供。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大二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