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稱為六即佛。據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上載,六即佛即:(一)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眾生。蓋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諸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故稱理即佛。(二)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從善知識處聞知,或從經卷中見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於名字中通達解了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故稱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進而依教修行而達於心觀明瞭、理慧相應(即境智相當)、觀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證此位,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五品位,即: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四)相似即佛,指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制伏無明之人;此等之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稱相似即佛。此位分為十信位。(五)分證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無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漸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得一分中道。(六)究竟即佛,指斷除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即證入極果妙覺之佛位。此六佛雖因智(悟)情(迷)之深淺,而有六種之別,然其體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稱為「即」。 p127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指凡夫之四種淨定。於四禪四無色等八地定之中,有外道之味定、聖者之無漏定,及凡夫之淨定等三種。據俱舍論卷二十八...【阿賴耶識與雜染法更互為因】 p0784 攝論一卷八頁云:復次阿賴耶識與彼雜染諸法同時更互為因。云何可見?譬如...【羸劣對治】 p1447 顯揚三卷十六頁云:羸劣對治者:謂由先善根資助心故;煩惱羸弱。...【風界】 p0876 瑜伽二十七卷二頁云:云何風界?風界、有二。一、內,二、外。內風界者:謂此身中內別風性風飄...(經名)四卷,隋闍那崛多譯,為喜王菩薩說觀察諸法行之三摩地者。...(雜名)人與鳥也。顯密二教論上曰: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已。譬如天鬼見別,人鳥明暗。...三種懺悔之一依據佛陀所制之戒律而自說一己罪咎,不敢覆藏之作法。亦即身禮拜瞻敬,口中稱唱讚誦,心意觀想聖容,三...【染淨二法】 染法、淨法之併稱。又稱淨法不淨法。染,即煩惱污穢之義,是無明之法。淨,即遠離煩惱,清淨之義,是...禪宗公案名。此公案系南陽慧忠禪師以一碗水加進七粒米,上置一隻筷子,以測紫璘供奉是否解得佛意。碧岩錄第四十八則...(真言)謂加持五處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見青龍軌上。...(人名)Piṇḍada,給孤獨長者之梵名也。玄應音義十四曰:賓坻,直譏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雲阿那他賓荼...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四、納妻相:經云: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 好,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納妻相,這個納妻是有一個原因...他父親是位大莊園主。 七歲之前,他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上世紀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個島國,突然掀起一場革命,...《立春養生法》 膽氣足則百病無,多敲膽經最舒服。名春實寒多暖足,藥湯泡腳最舒服。川芎丹參和香附,檀香熬水加冰...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謀,自以為做人很成功,但實際上...大海之濱,住著一隻龜王。水族子民,由於龜王的教化有方,無不互敬互慈,和睦共處。 一個月圓的寂靜夜晚,龜王緩緩...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證往生西方淨土,尤其對病時及臨命終時應注意的事項,講...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苦,何謂樂呢?這些無不都是依據每個人所養成的習氣,對身心感...
六即佛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六即 | 下篇:六妙門 |
五會念佛是淨土宗念佛的一種方法。其法主要在於念佛音聲的緩急,以此表達念佛的心情安靜和急切的意義。第一會是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