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出世間食」之對稱。指資養色身之食。九食中之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均屬之。[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華嚴經疏卷二十八](參閱「九食」143) p152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譬喻)貧女不知埋伏寶藏,困窮貧苦。智者教之,使發掘,得大安樂。以喻眾生不知有佛性,自沉淪於生死,佛教之使悟...【自在有三障】 p0600 辯中邊論上卷十二頁云: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一、匱聞。生長能感匱法業故。二、少聞...禪宗公案名。即指宋代梁山緣觀禪師與其法嗣大陽警玄藉吳處士之畫所引發的一段問答。五燈會元卷十四(卍續一三八·二...(一)佛教儀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齋會、法要。乃為講說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舉行之集會。即聚集淨食,莊嚴法物,供...(術語)身口意之三業為能作,其發動造作雲所作。無量壽經上曰:亦無所作,亦無所有。慧遠疏曰:亦無所作無因可作,...亦名:恐畏林、寒林、尸陀林 子題:林葬 資持記·釋頭陀篇:「大畏林,亦名恐畏林、寒林,即尸陀林,在王舍城西北十...(術語)西國之法有,以錢財或莊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齋食者,謂之七僧齋。俱舍光記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錢財或莊田等...內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塵界 一色界 二聲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觸界 ...(一)梵語 mānava。意譯勝我。即毗紐天外道在有情身中所執著的勝妙之我。[新華嚴經卷十九、大寶積經卷三十五、大日...指能招感無漏果報之業因。即能證得涅槃果之無漏清淨之戒、定、慧。相當於四諦中之道諦。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九(大二七...(雜語)冥然而往他處也。即謂死。唯識樞要上本曰:機感未符,杳從冥往。...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
最近看到蘇軾的一首詞《行香子述懷》,詞云: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壓力,各種攀比、各種來自婚姻家庭中的競爭的壓力,容易使...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 那麼醫學者他們的一個思考,站在一個醫生的角...
有一天,打算到機場,因時間來不及,因此,我拜託一位好朋友載我去。當我們開上正確的車道時,突然間一輛黑色轎車從...阿彌陀第一 淨土念佛法門是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諸佛菩薩諸祖師都是這樣指導。衹要你念佛、何罪不...
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覺不太想佛力。自己想往生,也有信心,這種情...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學佛要有正確的知見,學佛的目的是了生脫死,往生西方,圓...
尼爾伯納德博士,美國臨床醫學專家,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癌症計劃暨華盛頓臨床研究中心主席...
世間食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世間相違過 | 下篇:世間乘 |
(一)月之別名。以月圓如輪,故稱月輪。俱舍論卷十一載,月輪之直徑長五十由旬,其下由頗胝迦寶水珠所成,能冷亦能照...
貧女寶藏喻
自在有三障
梁山吳處士畫
法會
所作
大畏林
七僧齋
十八界
摩納婆
無漏因
冥往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若能放下,即時解脫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垃圾車定律
妙蓮老和尚《阿彌陀佛與持戒》

這種情況是對佛的願力認識不足嗎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